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念 | 米兰·昆德拉:一种态度,一种睿智,一种立场

🕯这篇文章来自🕯

🕯Athena🕯

米兰·昆德拉今日去世,终年94岁。

“那个时候,我深深渴望的唯一东西就是清醒的、觉悟的目光。终于,我在小说艺术中找到了它。所以,对我来说,成为小说家不仅仅在实践某一种文学体裁,这也是一种态度,一种睿智,一种立场。”
『无根的写作』
我们曾说过有机会会介绍俄语文学在黄金时代后的发展,但没想到是以这样的形式。同时,俄国对文学最后的影响也是以一种同样悲哀的方式:从十月革命以来,无数作家被迫或自愿流放,甚至被囚禁、被秘密处决。布尔加科夫、茨维塔耶娃、巴别尔、蒲宁、纳博科夫、索尔仁尼琴……再到东欧各国,被苏联在二战后接管后,在极度的压抑之下也爆发出了文学的反抗。米兰·昆德拉生于捷克,他一度是成功的小说家,直到苏联于1968年入侵捷克,他的《玩笑》被列为禁书,而他本人失去了电影学院的职位。他被迫流亡,出走法国。在那里,他出版多部作品并被剥夺了捷克斯洛伐克国籍,2年后,他被授予法国国籍。从此,他就正式成了一个流亡作家,进行着他无根的写作。

『如歌的行板』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它讲述的故事的背景是冷酷压抑恐怖的,但语言却舒缓、克制、抽离,如同一曲行板,徐步而行;要加上一个限定语的话,我会加上“如歌的”,缓缓流淌。在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中,托尔斯泰听出了人民的苦难;而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我们可以读出的是一个人在一个历史境遇中的无助与迷茫。

但这部书的主题绝不仅仅是控诉,更是对灵与肉、生与死、轻与重的哲学探讨。最沉重的负担反而会显现人最强盛的生命力;但当人失去了所有负担,就将远离人民、远离土地。而他创造的“媚俗”概念也已经成为了我们反思生活的一个重要概念。流亡作家们因为政治原因而流亡,但他们不是只会哭啼哀嚎的人——他们的思考往往超越政治,而关照整个人类,也许这就是人的尊严所在、人的高贵所在。

『回归,但是苦涩』
1990年,捷克斯洛伐克转变为议会国家,3年后,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昆德拉悄悄地故地重游,又悄悄离开。他对这片土地的情感复杂而无法言说——他已经是一个法国人、一个欧洲人了。1995年,时任捷克总统为他颁发捷克的最高奖项——文化功勋奖,至此,他与祖国终于真正和解。

2019年,米兰·昆德拉重新获得捷克公民身份。

2023年,今日,米兰·昆德拉逝世,享年94岁。

『』
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取自兰波的诗句,我就用兰波的一句诗来纪念米兰·昆德拉。
“软弱或者强大,这就是你,就是力量。你不知投奔何处,你不知到哪里去,也不知为什么要去。你无往不在,无所不应。反正是死尸一具,你是杀不死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捷克)米兰·昆德拉
中国文青为什么如此热爱米兰·昆德拉?
放弃体制内优厚待遇,坚持地下写作二十年,他们唤醒了一代人
告别米兰·昆德拉 独家专访《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译者许钧
中欧三国游·拜访捷克文化名人
关于捷克文学、电影、摇滚乐之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