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纳粹劫难下的两位哲学家:胡塞尔与海德格尔

弗莱堡是位于黑森林脚下的古老小城,这里的黑森林蛋糕享誉德国。弗莱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从1916年开始,现象学之父埃德蒙德·胡塞尔就在此执教。胡塞尔出生于一个捷克犹太家庭,后来改信了基督教。他所倡导的现象学运动,在二十世纪初就形成了欧洲大陆重要的哲学思潮。

胡塞尔在弗莱堡大学教学、研究和著述。在他身旁聚集了一大批最有才华的青年,他们中有后来的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解释学大师迦达默尔,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逻辑经验主义的卡尔那普等等,弗莱堡大学因此成了学术大本营,现象学运动一时蔚为大观。

1928年胡塞尔退休,并在两个候选人当中选择海德格尔接替自己教职。退休后的胡塞尔依然活跃在世界现象学界,四处讲学开会,继续笔耕不缀,他原本可以和康德一样,在晚年继续享受他喜爱的学术氛围的。

但是,纳粹的上台成了胡塞尔一生的拐点。也许因为已经退休,也许因为是世界名人,胡塞尔逃过了第一波清洗,却没能幸免于《纽伦堡法》颁布后第二波更严酷的迫害:他的教师执照被吊销,次年被弗莱堡大学除名,他不能出版著作,被禁止出席国际学术交流,最后还被逐出了学术组织。

原来现象学鼎盛时期,胡塞尔家中高朋满座胜友如云的景象一去不返了,同事们视他为异己,只有少数学生敢于冒着被迫害的危险,乘着夜幕偷偷来家里小坐便匆匆离去。曾经的哲学大师,如今成了一个被抛弃的人。

在备受歧视的孤寂和令人窒息的敌意之中,79岁的胡塞尔于1938年因病去世,诺大的弗莱堡大学,竟只有一位教授前去吊唁,人情冷暖,竟至于此。胡塞尔之死于纳粹,或许并非像其他被杀害的犹太人一样,肉身殁于集中营,但要说他的心灵死于纳粹煽动起来的民粹之手,应该是大致不错的。

胡塞尔的遭遇可不是个案,类似的故事在极权之下每天都会发生。从这些故事里你能发现的,不仅是个人在沦为民粹运动的祭品后怎样被加上身来的屈辱和绝望所淹没,也不仅是人们见证了邻里同事一夜之间变为路人甚至敌人以后怎样归于隔绝和冷漠。

胡塞尔(左)

这些故事讲述的,更是社会的坍塌,是那些长久以来支撑社会的基石,如经史大义,教化人伦,学术文章,乃至于乡里民俗,家规门风,修养气度等等所有文明的底线,怎样在极权煽起的民粹冲击下,被从上到下地肢解、阉割和粉碎。极权切割社会肌体的利刃,刀锋所及,人间变为荒原。不过,纳粹的淫威到底没能扼杀现象学。二战后现象学得到很大发展,胡塞尔也被重新请回了哲学大师的殿堂,这是后话。

如果你认为纳粹为哲学家带来的只是厄运,那就错了。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得意门生,作为存在主义大师,他后来的哲学成就决不下于甚至可能超过了他的老师。但耀眼的哲学成就怎么也掩不住他背负的政治污点。海德格尔1933年初被任命为弗莱堡大学校长后,便加入了纳粹党。他的校长就职演说乃一派纳粹风范。作为校长,他曾试图将纳粹的举手礼(嗨,希特勒)引入学术界。正是这个胡塞尔的得意门生,批准禁止他的犹太老师出入学校图书馆。

在教学和研究活动中,他很乐于在各种场合在他的犹太同事或学生面前,展示那些自认为有所依仗的帮凶们在面对被迫害者的时候特有的冷漠和傲气。那时的海德格尔,已经将学生、老师、学者的风度和举止弃若敝履,剩下的只是一副纳粹党徒的做派。

由战后披露的许多海德格尔当年的文件来看,海德格尔对纳粹运动的效忠, 并不像海德格尔的一些门徒宣称的那样只是被动合作的关系,他对纳粹的投靠不仅是主动的,积极的,甚至是傲慢和厚颜无耻的。

纳粹的倒台开始了海德格尔的背运。战后弗莱堡大学的“清除纳粹化委员会”取消了他的教学权,并剥夺了他的教授头衔,并且在经过长时间听证之后, 将海德格尔定性为“纳粹追随者”。应当说,委员会对海德格尔还是网开一面的,因为在对亲纳粹人士的指控的五个级别当中,这是较轻的第四级。而且,尽管战后对海德格尔的清算几乎使他精神崩溃,他并没有受到进一步惩罚。1951年,海德格尔被允许重上讲台,并一直到他退休。

海德格尔(左二)

围绕着海德格尔的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国际学界有不小的争论。海德格尔之所以为人诟病,是因为他从未对自己纳粹时期的表现反省,仅仅轻描淡写地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一个“愚蠢的历史错误”。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不会不知道,反省的本意是对心灵的拷问,需要一点真诚。一个知识分子,对别人到处讲存在主义的深沉,对自己只说是出身书斋的天真,是否太滑头了吗?考虑到在师长同行朋友圈里海德格尔素有的表里不一的恶名,如此文过饰非似乎算不上稀奇。

相比之下,对海德格尔哲学的指控来得更严重,人们怀疑海德格尔的哲学与纳粹意识形态,有一种若隐若现但仍属可以辨认的呼应,而它的反犹主义尽管形式不同,却依然相当突兀抢眼。

如今,尽管海德格尔的同情者,其中包括被他抛弃的犹太裔学生,都为海德格尔辩护,希望把他的为人和他的哲学分别开来,把他的种族主义言论说成不过是他哲学大海中的小小的一粟。

问题是,如果你喜欢海德格尔哲学的理由,是因为觉得它会把你带到一个新的境界,那么,现实世界中这位作者的所作所为,恰恰成了令人不快的拖累。纳粹即使没有污染到他的哲学,也污染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这个有影响的思想家,生前生后都不得不背负这样的污点,殊为可叹。

不过,如果历史的是非曲直没有一个清楚的了断,历史又将何以为训?

微课推荐

01 20位哲学家醍醐灌顶的生命策略

普通人学习哲学,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上,不断地思索、怀疑、反思······从而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这门哲学课程将围绕人生中有关孤独、爱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个“大问题”展开,每个“大问题”分为5讲,为你讲述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加缪、柏拉图、萨特等20位古今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策略。

02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学史的智慧课程

这门课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书式的哲学导论直接扔给你,而是精心地把艰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讲述,用一整年的时间,通过104堂课程,带你一点点了解漫长的哲学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主讲人会为你解析《存在与时间》《理想国》《沉思录》《会饮篇》等20本经典哲学著作的精华内容。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近代早期西欧哲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内容。

03 100+部文艺作品的哲思与启示

每堂课程开始,主讲人都会以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或一首乐曲切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从鲜活的感情经验和体悟出发,再上升到哲学性的疑问和反思,让听众更轻松地打开哲学思考大门。

另一方面,好的文艺作品除了娱乐的功能,背后还包含着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背后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名人34 存在主义之父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他出生,他工作,他死了
《存在主义咖啡馆》:存在之真的探寻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对电影的影响
纪念海德格尔逝世四十周年:何为诗意地栖居?
弗莱堡大学,现象学哲学的起源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