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家族里最幸福的人,是那个白痴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毫无意义。

——莎士比亚《麦克白》

《麦克白》里面有一句台词, “Life… is a tale told by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

美国小说家福克纳应该很喜欢《麦克白》,他用这句台词里的sound and fury作为他小说的名字,还在开篇用了白痴的视角“痴人说梦”,这就是《喧哗与骚动》(旧译《喧嚣与疯狂》)。

如果说《红楼梦》讲述了封建社会一个大家族大厦倾塌的故事,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就讲述了一个美国南方大家庭衰落的故事,只是他通过不同的视角把这个故事讲了四次。

01

美国南方的康普森家族日渐落寞,老康普森生了一个白痴儿子班吉,还有大哥昆汀,姐姐凯蒂,弟弟杰森。

家族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大儿子昆汀身上,变卖了班吉最喜欢的牧场用作昆汀去哈佛读书的学费。

昆汀无力承受家族的期待,与妹妹凯蒂产生了奇特的关系。

很难说这种关系兄妹恋还是占有欲,在凯蒂与别人发生关系怀孕之后,昆汀大怒,差点杀死凯蒂。

得知凯蒂结婚的消息,不堪重负的昆汀投河自尽,家里对他的“教育投资”完全打了水漂。

凯蒂生下了女儿,因为被丈夫发现婚前的不忠行为赶出家门,她给这个女孩取名昆汀来纪念哥哥。

家里的钱都用来给昆汀做学费和凯蒂嫁妆,杰森对此深感不满。

凯蒂被赶出家门,昆汀自杀,在杂货店打杂的杰森成了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他暴力管教小昆汀,还侵吞了凯蒂给小昆汀的抚养费及母亲的财产。

最终小昆汀溜进杰森的房间,偷走了杰森的七千块钱,由于钱财来路难以启齿,杰森没法报警,只好作罢。

这个并不复杂的故事,被福克纳用高超的叙事技巧讲得生动有趣。

第一部分或者说第一次讲述,是在小昆汀偷窃事件发生的前一天,由白痴班吉的视角叙述,第二部分则是十几年前,昆汀自杀的那一天,是昆汀的叙述。

第三部分是小昆汀偷窃的那一天杰森的叙述,最后一部分则是家里的女佣视角的讲述。

作为意识流小说的大师,福克纳把这种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运用得出神入化,“乱”中有序。

说“混乱”是以人们习惯的线性时间叙事相比的,《喧哗与骚动》的叙事无法还原成线性时间,在班吉的叙述里,因为三十三岁的人只有三岁的智力,所以上一句还是发生在现在,下一句就回忆到了过去。

但时间上的“混乱”不等于叙事上的混乱,班吉的叙事非常符合我们的日常心理体验。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时刻,就那一个瞬间,可能是随意一瞥,也可能是别人的一个动作,说话的语气、眼神,空气里的温润、路边小吃店的暖光……不知哪一个就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往事如潮水涌来。

在《喧哗与骚动》里班吉的叙述部分就是这样,别人叫他球童(caddie),他由此想起了姐姐凯蒂(caddy,与球童同音)。

气味、火光等等,都是触发班吉回忆的事物。

相比之于白痴班吉,智力正常被家族给予厚望的昆汀的叙事反而更混乱,凸显了自杀之前的心理征兆。

无论是昆汀还是杰森,都是家族的牺牲品。

02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每个成年人都背负了太多来自父母、子女、家庭的期待/重担。

老大昆汀的遭遇让人想起一个网友的经历:家里卖掉了一线城市的房子供他去国外读书,然而几年之后卖掉的房子暴涨,而他却无法挣回那套房子的钱。

昆汀的压力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上个好大学、毕业,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而是关系整个家族的事情。

然而昆汀并不是那种爽文里的男主,天才型或者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他也没有金手指。他的能力无法配上家族的寄托。

昆汀只是有些懦弱的普通人,在得知凯蒂失身之后愤怒的昆汀找凯蒂的情人决斗,却反被打,这种事情在他哈佛的生活里也经常发生。

昆汀的资质和家里的财力本与哈佛无缘,家族拼尽最后一点力量,让他来到了顶级学府,也给他背上了沉重的枷锁。

杰森是昆汀的反面,他本来是家族的一个备胎,就像卡夫卡的《变形记》里主人公在变成大甲虫之前,妹妹本来是家里看不到的存在,而一旦哥哥指望不上,妹妹的地位立马得到了提升。

在昆汀自杀之后,杰森就成了一家之主。他恨姐姐,凯蒂给他一百块要看女儿小昆汀,他收了钱竟然真的让凯蒂经过窗口“看”了一眼小昆汀。

侵吞财产,克扣凯蒂给的抚养费,阉割班吉,这些看上去“十恶不赦”的行为,源自于杰森对家族的恨和自卑。

一个从来不被注意的孩子,因为哥哥的死而意外背上了家族的重担,他又如何承担呢?

杰森卖掉了家族的庄园,声称“解放了康普森家族”,同时也解放了他自己。

03

人们经常听到“努力”“加油”的声音,却很少听到“停下来,歇一歇”。

昆汀和杰森是家族压力的两面,一个因被给予厚望而不堪重负,一个因被家族忽视而心怀恨意。

唯有班吉,因为是白痴,从来没被给予过任何希望。

康普森教导昆汀要忘记时间并给了他一块手表。

不要把全部心力用在征服时间上,因为时间是无法征服的,甚至根本没有人和时间较量过。这个战场不过向人显示了他自己愚蠢与失望,而胜利,仅仅是哲人与傻子的幻想。

时间对昆汀来说一直一股强大的外在力量,家族在这个力量里衰落,也是这股力量对自己有过高的期待。

昆汀一直抗拒时间,还砸碎了手表。

然而手表的消失并不能消除心里的滴答声。

社会文化形成了一个“社会时钟”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社会里的文化期望。

文化不同,社会不同,但任何文化里都存在社会期望。

例如很多中国人觉得三十岁就应该结婚,美国人觉得十六岁就应该拿到驾照等等。

“社会时钟”促使人们接受自己所在年龄的特征与定位,不符合这些定位,就是失败者。

在昆汀人生最后的时刻,他的独白完全没有标点,不知道从哪里断句,但依然可看到对时间的“执念”。

“过去”是最悲伤的一个字了此之外世界上一无所有不到时间你说绝望都不行可是连时间都不管用除非它是

在这种混乱的对时间的臆想中,钟的最后一声响了,振动停止,夜陷入沉寂,昆汀心里的时钟也停止了。

家里唯一无压力的存在是白痴班吉。

班吉的智力定格在了3岁,而他的无忧无虑,他的无功利性也一直持续了下来。

福克纳偏爱“白痴”,他的作品中总有一个白痴提供一个“无辜”的视角,在《喧哗与骚动》里如此,在《我弥留之际》里也是如此。

班吉对时间的感受永远停留在了三岁。

三岁的孩子还不会看表,不知道那滴答声与时间有什么关系,也不会有社会文化期待,三岁的孩子只要健康成长就好了。(可悲的是“社会时钟”的束缚范围大有扩大的趋势,如今三岁的孩子也要被期待能读诗写字了)

班吉这种本真的对时间的感知,恰恰是一种“人性的”时间,而不是物理的/社会的时间。

对班吉来说,时间不是需要抵抗的力量,也不意味着自己要符合社会的期待,而是产生情感或者回忆的“瞬间”。

他没有“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概念,“时间流”是他的生活环境,困扰昆汀的“滴答声”于班吉和那些沙沙响的花差不多。

一切对他而言只是自然发生。

因此在结尾,班吉全然不知家里的变故,因为马车走了不同的路线而大哭,又因为路线修正回了自己熟悉的路径而平静。

他的双眼又恢复了空洞、湛蓝和安详,因那建筑的檐口和正脸再次由左向右平滑掠过,电线杆和树,窗户、门口和招牌都各当其位,井井有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著导读《喧哗与骚动》
福克纳:没有爱之前,人人穷途末路,有谁知晓短暂爱何时到来?
世人皆痴
大师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美国文学新神话
美国文学之十九:福克纳
【总第357期】《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文学评论《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