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献给城市的爱情诗:奇谲的现代城市寓言

经典之作,献给城市的爱情诗

想象力的极致呈现

奇谲瑰丽的现代城市寓言

王小波、苏童、阿城、梁文道推荐

《看不见的城市》

关注公众号:听潮观书

作者:伊塔洛·卡尔维诺:[意大利]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简介:《看不见的城市》是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创作的中篇小说。该小说中的55个城市故事,显示了城市的秘密,城市的真正魅力在于它是柔软的,它吸纳众多,无所不包,始终是希望的体现,又是郁积负罪感的源泉。《看不见的城市》小说的历史背景带出真实存在过的两座城市:忽必烈帝国的都城和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这两座城市的对峙显示了城市作为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不同的价值。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用古代使者的口吻对城市进行了现代性的描述。连绵的城市无限地扩张,城市规模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感受能力,这样的城市已经成为一个无法控制的怪物了。这就是后工业社会中异化了的城市状态,而这种状况会一直恶性循环下去。

内容简介

《看不见的城市》以马可·波罗向忽必烈汗汇报的方式描绘了五十五个想象中的城市。忽必烈在皇宫高高的阳台上,注视着帝国的壮大增长。起初是边界线容纳进了新征服的领地,然后是前行中的军队开进人烟稀少的地区,那里只有茅舍零落的村庄、稻麦不生的沼泽、瘦弱多病的百姓、干涸的河床和芦苇。

他的帝国已经向外扩展得太远了,忽必烈心想,到了该让它向内生长的时候了。于是,他梦想成片的石榴树里熟透的果子裂开,穿着牛肉串的烧烤叉子在火上滴着油滴,地壳运动塌陷的地表露出闪光的黄金矿脉。忽必烈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地拥有帝国。他企图在头脑建造一座样板城市,按照她来演变出所有的城市,样板城市包含一切符合常规的东西,再预先料想到常规的种种例外,便能计算出所有最可能的组合形式来。

作品目录

关注公众号:听潮观书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马可·波罗是威尼斯富商尼柯罗·波罗之子。在他出生不久,其父和叔父马菲奥曾到过蒙古帝国的钦察汗国经商,后因钦察汗国的别儿哥和伊利汗国的旭烈兀之间发生了战争,尼柯罗和马菲奥在回国途中偶遇旭烈兀派回元朝的使臣,便阴差阳错地随着使臣到了元大都,见到了忽必烈;后受元世祖之托,担起了元朝派往罗马教廷的特使——忽必烈希望他们从罗马带回100个精通各类学问的传教士。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随着父亲和叔叔,带着罗马教廷给忽必烈的复信,踏上了重探契丹(马可·波罗将中国称为“契丹”)之路。

历经千险万苦后,他们终于在1275年到达元大都,受到元世祖的欢迎。从此,一家三人在中国住了下来,一住就是十七年。1291年他们从泉州起航,经南海、印度洋、红海到达阿拉伯半岛,告别阔阔真公主后,三人从陆路返回家乡。1296年在威尼斯和热亚那的海战中,马可·波罗作为战俘被投入狱中。狱中的孤独和郁闷使他和早在狱中的比萨的小说家鲁思梯切诺很快成为朋友。马可·波罗东方周游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鲁思梯切诺,两人都感到相见恨晚。

于是,一个讲,一个写。一部轰动世界的东方游记就这样在1298年很快完成了。《马可·波罗游记》的出版使马可·波罗名声大噪,不久这部著作便以多种文字出版,成为“世界一大奇书”。马可·波罗也成为世界第一号游侠。

13世纪刚开始,蒙古人以狂风扫落叶之势横扫地球,先后征服金帝国、西夏帝国、花剌子模以及俄罗斯,把想象力所及的陆地几乎统统纳入版图。1259年,蒙古帝国又征服了朝鲜。1260年,忽必烈成为蒙古帝国当家人。马可·波罗是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相传他从威尼斯,途经中东,历时4年,到达元朝时代的中国,并且在中国游历了17年。此间,他还朝见过当时的蒙古大汗忽必烈,并在元朝的朝廷里担任过官职。他晚年在狱中口述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故事,他的狱友鲁斯蒂谦记录下来,就是《马可·波罗行纪》。

卡尔维诺对于后现代社会城市的思考,放进了该小说主人公马可·波罗对于城市的描述之中。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城市总是以失去历史和自然的代价寻求经济的发展,而城市的均一化变得不可避免。这个问题引起了卡尔维诺的注意,他开始对城市化表示担忧。作者在《看不见的城市》中书写了他的担忧。

关注公众号:听潮观书

作品评价

《看不见的城市》小说,以轻逸的笔法构筑了如梦般轻盈的城市,以飘逸轻灵之美揭示了现实生活的沉重与人类生存的重负。

——杨晓莲(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教授)

《看不见的城市》是一部以结构主义方法创作出的后现代主义小说。

——苏宏斌(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内容试读

当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走访过的城市时,忽必烈汗未必全都相信,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位鞑靼君王听我们这位威尼斯青年的讲述,要比听任何信使和考察者的报告都更专心, 更具好奇心。

在帝王的生活中,总有某个时刻,在为征服的疆域宽广辽阔而得意自豪之后,帝王又会因为意识到自己将很快放弃对这些地域的认识和了解而感到忧伤和宽慰; 会有一种空虚的感觉,在黄昏时分袭来,带着雨后大象的气味,以及火盆里渐冷的檀香木灰烬的味道; 会有一阵眩晕, 使眼前绘在地球平面图上的山脉与河流,在黄褐色的曲线上震颤不已;会将报告敌方残余势力节节溃败的战报卷起来,打开从未听人提过姓名的国王递来的求和书的蜡封, 他们甘愿年年进贡金银、皮革和玳瑁, 以换取帝国军队的保护: 这个时刻的他,会发现我们一直看得珍奇无比的帝国,只不过是一个既无止境又无形状的废墟,其腐败的坏疽已经扩散到远非权杖所能救治的程度,而征服敌国的胜利反而使自己承袭了他人的深远祸患,从而陷入绝望。只有马可·波罗的报告能让忽必烈汗穿越注定要坍塌的城墙和塔楼,依稀看到那幸免于白蚁蛀食的精雕细刻的窗格。


城市与记忆 之一

从那里出发, 向东方走三天, 你会到达迪奥米拉, 这城市有六十个银色的圆屋顶, 诸神的青铜塑像, 铺铅板的街道, 一个水晶剧场, 还有一只金鸡在塔楼顶上每天报晓。旅客们熟悉这些美景, 因为他们在别的城市也见过。然而这座城市的独特品质在于,倘若九月的黄昏来到此地, 白昼渐短, 你将看到炸食店门口同时亮起多彩的灯光, 听见某处凉台上传来女人的叫声: 啊! 真让人羡慕那些人, 他们觉得自己曾经度过这样的一个夜晚并且在那时是幸福的。

城市与记忆 之二

一个人长时间骑马行走在丛莽地区, 自然会渴望抵达城市。他终于来到伊西多拉, 这里的建筑都有镶满海螺贝壳的螺旋形楼梯, 这里的人能精工细作地制造望远镜和小提琴, 这里的外来人每当在两个女性面前犹豫不决时总会邂逅第三个, 这里的斗鸡会导致赌徒之间的流血争斗。在他盼望着城市时, 心里就会想到所有这一切。因此, 伊西多拉便是他梦中的城市, 但只有一点不同。在梦中的城市里, 他正值青春, 而到达伊西多拉城时, 他已年老。广场上有一堵墙, 老人们倚坐在那里看着过往的年轻人; 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当初的欲望已是记忆。

城市与欲望 之一

描述多罗泰亚有两种方法: 你可以说, 城墙上高耸着四座铝质塔楼, 七个城门口装有弹簧控制的吊桥跨越护城河, 河水流进四条绿色的运河, 把城市纵横划分成九个区, 每个区有三百所房屋和七百个烟囱。

每个区的婚龄少女都要嫁给其他区的小伙子,双方父母要交换各自专有的商品--香柠檬、鲟鱼子、紫水晶--以此为基础, 就能推导出整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你也可以像把我带到那里的赶骆驼的人一样说:“我很年轻时来到这里,那天早上, 许多人匆匆赶往集市, 女人都长着一口漂亮的牙齿,直率地望着我的眼睛, 三个士兵在高台上吹着小号, 到处是车轮滚滚, 到处是彩旗飘飘。在那以前, 我只知道荒漠和商队车路,而那个多罗泰亚的早上使我觉得今生今世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感受。在后来的岁月里, 我的目光又回头审视荒漠和商队车路; 而我现在知道, 这只是那个早上让我走进多罗泰亚的许多道路中的一条。”

关注公众号:听潮观书

作者简介

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年10月15日—1985年9月19日),意大利作家。父亲原是意大利人,母亲是撒丁岛人。

1942年高中毕业后,卡尔维诺在都灵大学上农学系。二战期间,他与弟弟参加了当地游击队。1945年,卡尔维诺全家迁居都灵。二战后,他在都灵大学攻读文学,后加入了意大利共产党。

作品有:《蛛巢小径》、《分成两半的子爵》、《进入战争》、《意大利童话故事》、《树上的男爵》、《房产投机》、《烟云》、《不存在的骑士》、《马可瓦多》、《监票人的一天》、《宇宙奇趣》、《零点起始》、《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叉的古堡》、《寒冬夜行人》、《帕洛马尔》等。

关注公众号:听潮观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品好书丨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一本看过就忘的绝世奇书
也读卡尔维诺
布鲁姆《如何读,为什么读》之伊塔洛·卡尔维诺
看不见的城市,听得见的温暖与关照
有人把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都画出来了
《看不见的城市》预告|你对所处的城市了解多少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