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1期经方班随想之(6)——徐汝奇平脉辨证(上)
6.徐汝奇:张仲景是如何运用平脉辨证的(上)

首先我想表示自己对徐老师的钦佩之情。这次大会能在井岗山成功举办,大会执行主席徐老师及其家人居功至伟。我作为会务组的“杂工”级小兵,亲眼目睹了从学习班开始前两天到结束的过程中,徐老师一家所负出的艰辛。上至老师及师母,下至两位徐公子及两位准少奶奶,无一不为其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而徐老师自己或者是因为劳累过度,加之山上湿气太重,身体也不舒服,全凭着几包神通广大的葛根汤,完成了破纪录的七个半小时间的授课。在大会结束之后,会务组照相之时,另一位大会执行主席李赛美教授无停着重复着“谢谢,谢谢你们”,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发自肺腑。



徐老师七个半小时的授课,可以说为我打开了学习研究仲景学术的又一扇大门——“平脉辨证”。即以脉入道,以王叔和为桥梁,从脉的角度认识六经、认识方证、认识经方、认识仲景之学。用一名话来概括徐老师的核心思想,即经方医学的历史本源是“平脉辨证”,仲景辨证论治体系为“病、脉、证、治”,仲景论中之精髓在于以“平脉辨证”之法认识“方证对应”之理。据此,徐老师提出了“经方脉证学”与“经方水火论”等观点。


一.经方医学的历史本源——平脉辨证

仲景自谓“撰用《素问》……”等经典,在其后强调“并平脉辨证”才为“伤寒杂病论”,可知《伤寒杂病论》全书以“平脉辨证”为辨证之原则。而在《伤寒论》中,辨脉法、平脉法置于全篇之首,可见其为全书之总论。其后,又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2字真诀为其辨治之大法,由此可知“脉证”的情况是经方使用的准则。

而作为整理《伤寒论》的第一人,甚至是仲景之嫡传弟子,王叔和深得仲景“平脉辨证”思想之精髓,以仲景脉法为核心,写出了堪称是“平脉辨证”最好诠释之书——《脉经》。其书尊仲景先师“勤求古训”之教诲,“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可谓“博采众脉”而独尊仲景。故林亿感叹:“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成家,而不能修明之。”

所以,徐师认为:“《脉经》的成书,是为《伤寒杂病论》解读的最佳注释”,“读仲景,其实也读了王叔和;读王叔和,其实也读了张仲景”。

二.《伤寒杂病论》的辨治体系——病、脉、证、治


仲景每篇均冠以“辨XX病脉证并治”之名,可见“病、脉、证、治”四字是全书辨治思想的总纲。徐老师总结其体系如下:

病应于脉、见脉知病。
类证别病、病以证分。
平脉知证、以证测脉。
病可专治,治有专方。
从脉论治,平脉定方。
从证论治、主证主方。

(一)病

病,即六经之病,徐师认为是六大类疾病之总称。而六经病中,又与五藏六府及上中下三焦交叉关联。我一直认为六经辨证之中包含着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内涵,徐老师之教更加加深了我对其的认识。最核心的其实就是一句话:“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

在这里,仲景为什么不说“阴阳别焉”,不说“六经别焉”而说“三焦别焉”?有人说,这是仲景撰用古人之作,而非仲景原文。当然,这个可能性很大,但仲景收录进书,而切置于《平脉法》之篇首,可见对其之重视和推崇。而其中的道理,应该与脉气之生发、流注有关,最直接的就是寸、关、尺三部分候上、中、下三焦。当然,我认为还有更深刻的内涵,之后会有专篇讨论。

据此,徐师提出:“平脉辨证法从表里三焦立论”,“凡脏腑气血的病机变化,皆可从三焦分定”,而三阴三阳之病形“也可从三焦区别”。这是极大的创见。

(二)脉

徐师谓仲景脉法之纲领就是《平脉法》开篇的第1268个字,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每句话:“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脉是怎么回事?脉之三部又是怎么回来?仲景告诉我们,就是四个字:“阴阳相乘”!

《伤寒论》全书都在谈阴阳,三阴三阳不就是阴阳之离合吗?而脉,就是阴阳相乘而生,可见,脉就是候阴阳的最佳途径。“太阳病,脉浮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等等。仲景很多时候以脉而立法处方,而在太阳病、少阴病中更是如此。太阳是什么?是寒水;少阴是什么?是君火。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故六经提纲中,只有太阳、少阴论及脉。而太阳、少阴,正是阴阳气化的最拉接体现,这就是“阴阳相乘”。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会在后面的专篇中讨论,在此不作展开。

故徐师提出“经方是水火之剂”,除了是从《汉书·艺文志》中的相关记载中来,我想若从脉之本源上去理解:“平脉辨证”是经方医学之本源,脉证是经方使用之准绳,而脉又是水火阴阳相乘之所生,那么经方自然是水火之剂、阴阳之剂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脉辨证法
“仲景阴阳脉法”探源
伤寒杂病论慢慢讲(岭南经方书院内部讲稿)
走进仲景的世界:《伤寒论》到底应该怎么学?
经方临床大家胡希恕论经方辨证施治
医家皆修的“仲景之学”,伟大之处究竟在哪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