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之璠竹雕欣赏1

吴之璠(活动于清康熙年间) 清代书画家、竹刻家,为朱三松之后嘉定竹雕第一高手。字鲁珍,号东海道人。                                                                                                   他初居上海嘉定南翔,后迁徙天津。工绘人物、花鸟,行草书秀媚遒劲,竹刻尤称名手,所作'薄地阳文'浅浮雕最为工致。邑中作品流传绝少,生平事迹鲜为人知。他的创作活动,在康熙年间。直到乾隆四十年(1775),清高宗于内府看到他的笔筒作品,见刻有'槎溪吴鲁珍'名款,询问鲁珍何人,侍臣据陆廷灿《南村随笔》记载入奏,从此名声大噪。                        他承袭嘉定三朱的高浮雕传统,研创出一种稍高出地子的浅浮雕技法,金元钰称之为'薄地阳文'。吴之璠运用竹材特性,以微凸的浅浮雕技法雕出纹饰主题,留出大片空白另刻诗文以作衬托。传世的《二乔并读图》笔筒(藏上海博物馆),画面描写三国时代东吴乔玄的两个女儿--大乔小乔咏赏曹植《铜雀台赋》的情景,作者采用浅浮雕技法,人物神态栩栩如生,衣褶流畅,道具陈设有序,镂刻精致。笔筒另一面刻七绝一首:'雀台赋好重江东,车载才人拜下风。更有金闺双俊眼,齐称子建是英雄。'所刻诗文,能体现书法的笔力和气势,刀工精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嘉定派竹雕
吴之璠(活动于清康熙年间) 清代书画家、竹刻家,为朱三松之后嘉定竹雕第一高手。字鲁珍,号东海道人。
苏州为何叫苏州?
两岸馆藏竹雕作品欣赏(转帖连载4)
用刀如用笔——嘉定竹刻的技法与雕刻形式
明清竹雕笔筒欣赏(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