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忆北京的四大商场

记得五六十年代 婚嫁用品、扯布裁衣,小到锅碗瓢盆、针头线脑,都离不开百货商店。

京城风靡一时的“四大百货”,那光景说起来可能只有老北京还记得。


北京市百货大楼

1955年 北京市百货大楼

说到京城百货界的“老大”,北京市百货大楼当仁不让。

1955年开业当天,客流量达到了惊人的16.4万人次,当时,它是北京规模最大的商店,比东长安街、王府井大街、东华门大街上7个百货的面积总和还大上两倍,能同时容纳上万名顾客,一千名售货员。

排队抢购常常是百货大楼一景儿,以至于后来商场内不少柜台无奈地用钢管搭起护栏,以免拥挤的顾客挤垮柜台。

当时,北京人流行一句话:“百货大楼买不到的东西,您哪儿也别去了。 ”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计划经济年代,百货大楼是唯一一家被批准,享有全国采购权的零售企业。不仅能从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进货,甚至还能销售国外的进口商品。

所以不光在北京,在全国它都算得上是商品最全、品种最多的商场。

那时外地人进京可以不去玩,一定得去百货大楼买点东西。那时没有塑料袋,买东西都得用纸包,用印着“北京市百货大楼”包装纸包装的礼品,就是最值得炫耀的来自北京的礼物。

除了规模大,货品全,百货大楼广受欢迎的原因,还离不开过人的服务。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张秉贵,老北京绝对听说过他。他是糖果柜台的售货员,您要几斤几两的糖果,他绝对一抓一个准儿,凭借过人的服务质量,一度被视为百货大楼的“代言人”。

张秉贵如今,他的雕塑还立在百货大楼的门前。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 :“破烂摊”变出大百货

上世纪50年代的西单商场

如果说百货大楼是天生的宠儿,那么西单商场就是从“破烂摊”里艰难“ 长”出来的大百货。

建于1932年的西单商场,最初只有三道街巷,卖货的大半是摊商,主要是几家卖豆腐脑、豆汁、爆肚的小吃棚子,还有几处杂技场、书馆和相声场。

1937年,大火烧毁商场的一半。后来虽然将其修复,但因商户们资金短缺,加上经营作风不好,解放前商场一直没有兴旺起来。

生意不好做,很多商户就停业了。场内一些空房,有的变成企业的仓库、宿舍或食堂,有的变成摊商的住家,煤球炉子、小孩尿布经常拦住顾客去路。以至于人们反映:“这是什么商场,简直是破烂摊。”

直到50年代公私合营,西单商场才被改造成一个综合性的商场,由五个专业商场组成。

第一商场包括西单食品店,(买糕点和糖果) 专售腊味、海味、鲜货等。

第二商场专卖书籍:1956年 西单商场的旧书摊

第三商场经营风味小吃,还设有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门市部和杂耍场:

第四商场经营特种手工艺品,

第五商场则把过去分散在各个商场的百货摊全部集中起来,统一经营。

就这样,西单商场从“破烂摊”摇身一变成了,有吃、有喝、有穿、有戴、有娱乐场所的大百货。

即便这样,比起高楼华盖的百货大楼来说,货棚式的西单商场还是显得有些“先天不足”。

70年代,西单商场“重病缠身”,地基下沉,墙体裂缝,砖块酥碎、雨天顶部多处漏雨,地面脚踩泥浆。 重建商场迫在眉睫,可按当时的“家底儿”,只能发动职工自己干,条件别提多艰苦了。

光说拆除原楼体,就得靠人用十几磅的大锤和钢钎一块一块地往下“啃”,一天下来手、臂痛得端不住饭碗,只能用筷子插着馒头吃。

经过整整6年,新西单商场大楼终于拔地而起,大家都说它是一座“争气楼”。

70年代新建后的西单商场一度成为了西单地区最繁华的中心。


东安市场

东安市场:资历最老的百货商场

说到京城资历最老的百货,东安市场得算头一号。

东安市场的原址本是清代吴三桂的“平西王府”,“三藩之乱”后被夷为平地,成为神机营的练兵场。

1903年,慈禧批准开放当时已经废弃的神机营操场,供商贩们经营,便有了东安市场。

由于此地距离使馆区近,各国商号也来此经营,东安市场逐渐从摆摊设点的露天市场,发展成为一个商号、书店、游艺无所不包的超级市场。

东安市场最具特色的,得算里头汇集的各类小吃,糕点、肉食、海味、果品、蜜饯,能让人挑花眼。

还有各地风味的饭馆,以老北京涮羊肉闻名的“东来顺”、江苏风味的“森隆餐馆”、上海风味的“五芳斋”、西餐馆“吉士林”等。

文革”期间,东安市场改名“东风市场

1966年8月23日,东安市场被革命群众改名为“东风市场” “文革”期间东安市场改名“东风市场”,整修扩建,经营面积一度达到2.7万平方米。

直到1988年,才重新恢复了“东安市场”名称,也就是为人熟知的“新东安”。

随着王府井大街上各类商店日渐兴起,新东安市场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日益严峻,不得不从传统百货转型现代购物中心,现在只有老楼还挂着东安市场的牌子。


隆福大厦

隆福大厦:最具传说色彩的商场

1988年 隆福大厦开业

“京城四大百货”里,最具传说色彩的无疑要算隆福大厦,因为它的命运着实让人唏嘘。

早在明清时期,隆福寺地区就是繁华的商圈,甚至比东安市场的起步还要早,可以说是人气兴旺的风水宝地。

从硬件上说,1988年建成之日起,地下三层,地上八层,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的隆福大厦就是北京规模最大的商业大厦。

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隆福大厦,却偏偏是“四大百货”中最早没落的一个。

1993年,隆福大厦内 北晚新视觉供图

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于那场大火。

1993年8月12日深夜,隆福大厦燃起了一场熊熊大火。大火烧了8个小时,将4层后楼烧毁了3层,直接经济损失2100万。在当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损失最大的火灾。

火灾后,隆福大厦重建,在8层的楼顶上盖了一座有大屋顶的“大隆福寺”庙堂,也重新修建了“隆福寺”的牌坊, 无奈历经多次转型,都难重现当年盛景。

2004年6月,这个北京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商厦宣布关门停业,一关就是十几年, 直至近日,才传来隆福大厦有望回归的消息……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人们消费方式不断改变。 曾经叱咤京城的“四大百货”,有的荣光余在,有的黯然离场。

可不管怎么变,它们那段黄金岁月,也曾是一代北京人的黄金岁月,每每想起,总是如此难以忘怀

文章整理: 紫韵宸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隆福寺今昔
老商场无人接手 购物单书写变迁
10西单站
全国商场汇总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书市、书铺、书摊
从贸易大厦到万达广场,透过商场见证焦作发展历程!购物消费,您更倾向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