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乌梅丸的实战运用与解析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前言: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传统师承教育一般以师授为主。师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果。以下是杨兆林教授师承弟子跟诊经方医案、医话或自己门诊临证医案,供临证交流,提高临证,开阔视野。
杨兆林老师诊疗预约电话:15514535873,(请提前两天预约)

乌梅丸:

原文:(厥阴病脉证并治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伤寒论》

组成:乌梅丸三百枚,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去皮炮)六两 ,蜀椒四两 桂枝(去皮) 人参 黄柏各六两

《金匮要略》

组成:乌梅丸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去皮炮)六两 ,川椒四两 ,桂枝(去皮) 人参 黄柏各六两

用法: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內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功效: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

主治:胃热肠寒的蛔厥证。症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得食则呕,甚至呕出蛔虫,手足厥冷,亦可治久痢及反胃呕吐。随着医学的探索和发展,近些年,发现乌梅丸还可以治疗肿瘤,特别是胰腺癌、肝癌的辅助治疗。

附:《神农本草经》

乌梅:味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恶疾。生川谷。

蜀椒:味辛,温。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年,生川谷。

方解——摘自杨兆林《临证实战解经方》:

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配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热之品以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之品以清热下蛔;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正气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

摘录:

1)辨别厥阴病时,在临床中首先要辨别阴阳,在患者整体为阴证的基础上,既无少阴表证,又无太阴里证,表现为半表半里证,可以辨为厥阴病,这时候就可以考虑乌梅丸.

2)宋柏杉 因为乌梅丸有以下几大体征: 

第一:口干、舌干;

第二:有一个上火下寒,或者寒热错杂;

第三:有某一个症状,夜间两三点加重的特征;(第三点尤其的重要,只要临床患者叙述这个症状,出现无论什么问题,是咳嗽憋气喘或者是腿疼,或者是腰疼,或者是等等的,或者心脏病,两三点犯了,我们一定要想到这一点。) 

第四:脉沉细或者脉微细。

有这几点,我一般果断地应用乌梅丸!


厥阴证之机制:

乌梅丸乃仲景《伤寒论》厥阴证之主方,原文主治蛔厥、久利,属于典型的寒热错杂证。厥阴者,阴之极也,两阴交尽,为阴尽阳出之脏,邪客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厥阴经在脏为肝,其气应春属木,本寒标火,所以厥阴之治,既不从标,也不从本,而是从中治之,寒热并用,补泻皆施。

厥阴证之表现

1.在上

厥阴头痛、眼干、眼痛、眼睛模糊,包括慢性结膜炎、慢性青光眼、牙痛、失眠、口腔溃疡。

2.在中

胃痛胃胀,舌苔黄腻,大多数人选半夏泻心汤,从病机分析,乌梅丸表现上焦有热,下焦有寒,虚实夹杂错杂;半夏泻心汤主要以中焦偏实为主。关键区别:脉象,半夏泻心汤为濡数,濡主湿,数主热,湿热相搏;乌梅丸为脉弦,可兼缓兼弱,按之无力,无力为虚。

3.在下

小便不适,大便下血,或者便溏,或者少腹疼痛。慢性前列腺炎,局部有热,小便不爽、小便黄,舌苔根部腻,全身怕冷,局部热,全身寒,表现是上热下寒,以乌梅丸加减,脉象以左边关脉沉弱为主。

杨兆林弟子医案 杨娟病案 经方乌梅丸治疗慢性结肠炎一例 

作者简介:杨娟,女,河南省禹州市人,2018年跟师郑州杨兆林老师学习经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梅丸
乌梅丸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医案
经方方证要点
【中医名家胡希恕百年临床医案——过敏性结...
左手伤寒右手温病 44 乌梅丸方证
(四)乌梅丸——哮喘,呕吐,厥逆,吐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