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医生竟然能“兵不血刃”治愈主动脉夹层?


有一种病,发生急而凶险,患者送达医院前的死亡率为21%,24小时死亡率为50%,一周内死亡率为68%!


这个冷血杀手就是——


主动脉夹层

1988年,美国女排主攻手海曼死于主动脉夹层破裂;2001年,中国男排国手朱刚死于主动脉夹层破裂……夺去这些生命的罪魁祸首,都指向主动脉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我国人群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西方国家。以往的外科治疗依赖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而且死亡率和截瘫率高。


这个团队,实现了“兵不血刃”!


作为国内率先开展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少数团队之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符伟国教授率领的课题组经过18年努力,完成4231例TEVAR,为全球最大单中心样本,在探索与建立常规 TEVAR技术路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复杂病例的治疗方案。先后多次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以及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等。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壁有三层结构,由内而外分别是内膜、中膜和外膜。正常情况下,这三层膜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好比装修时使用的三夹板。在高血压、外伤、动脉发育不良(例如马凡氏综合征)等因素作用下,内膜-中膜上出现撕裂口,高压血流冲入撕裂口,像劈甘蔗一样将主动脉壁强行撕开,形成一个新的病理性腔道,称为“假腔”,原先正常的生理性腔道相对应地称作“真腔”。


主动脉内血流兵分两路,分别在真、假腔内流动。由此,假腔的最外层结构仅剩下外膜-中膜,比正常的主动脉壁薄,对动脉压的承受能力随之降低,因而容易发生破裂。


另一个常见的恶性结果是导致重要分支动脉缺血,包括下肢动脉缺血,导致下肢坏死、截肢;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导致肠坏死、短肠综合征,甚至死亡;肾动脉缺血,引起肾梗死甚至尿毒症;脊髓缺血,导致截瘫;颈动脉缺血,引起脑卒中等。



有症状,别硬扛!


“与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相比,主动脉夹层的被认知度相对要低得多,不要说一般老百姓,即使广大非血管外科专业的医务工作者对它都了解较少。其带来的主要危险是主动脉破裂大出血或者重要脏器缺血衰竭,导致患者猝死,常常不给医生抢救的时间,甚至许多患者至死都不知道是何原因。其实,现有的治疗手段完全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关键的问题在于普及相关知识,让更多的医生与患者认识和了解它们,及早发现,正确治疗。”符伟国教授说。


他介绍,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大汗淋漓, 并发缺血时,根据缺血发生分支动脉的不同,可以相应地表现为伴有晕厥、腹痛、截瘫,以及下肢发冷、发麻和运动障碍等。由于该病的专科性强,非血管外科专科医生对其的总体认知度有限,因此首诊的发现率和准确率相对较低,在临床上有时被误认为“肺炎”“阑尾炎”或“胆囊炎”等其他病症,甚至一些患者直到施行“阑尾切除”或者“胆囊切除”后症状仍然不能缓解时才得以诊断。


“主动脉夹层发病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往往与高血压有关。由于容易误诊,患者的剧烈胸痛常常被误以为是心绞痛、心梗。因此,如有胸痛症状,不要抱着‘扛一扛’的心态,应立即做CT检查,及早治疗,拆除这个‘不定时炸弹’。”符伟国教授说。


治疗只能开胸血战吗?


“主动脉夹层病情急而凶险,患者送达医院前的死亡率为21%,24小时死亡率为50%,一周内死亡率为68%。”符伟国教授说,“以前这类患者只能行开胸手术,但是创伤巨大,被称为‘血战’,死亡率高达15%~26%, 截瘫率25%。如今有了微创技术,情况截然不同。”


他介绍,腔内微创修复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1999年世界首次报道。原理是在真腔内植入带膜支架,封闭主动脉撕裂口,阻止血流进入假腔,促使假腔内血栓形成,降低假腔内压力,避免破裂风险,缓解缺血。其突出的优点是创伤小,死亡率降低至5%,截瘫率0.8%,因而近十余年来快速发展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一台主动脉夹层的腔内微创修复术是这样进行的:将与病变段胸主动脉匹配的带有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的人工血管预置于导管内,在X线透视监视下,在患者大腿根部作一个极小切口,将导管从股动脉进入,到达病变胸主动脉部位时,将支架型人工血管从导管内释放,记忆合金支架在血液37℃温度下恢复至原来口径,再将人工血管撑开固定于病变胸主动脉两端的正常主动脉上,血流就会从人工血管腔内流过,而胸主动脉夹层的内膜破口及瘤样扩张立即被修复,可谓“兵不血刃”


在实际临床过程中,会碰到部分患者的主动脉裂口位置距离其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的开口很近,甚至可能跨过主动脉弓到达升主动脉,此类患者无法用经典TEVAR技术进行治疗。


怎么办?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团队自主研发的原位开窗系统可以成功解决弓上动脉重建的技术难题。在植入人工血管支架完全覆盖裂口后应用原位开窗针破膜开窗以保留弓上动脉血供。相对于体外开窗技术,原位开窗技术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术中定位,使用相对简便。目前其他国家还没有类似产品上市应用,这是中国医生独创的产品,更是中国医工相互合作的产物,这是真正具有原创意义的中国制造,且已经得到了国家专利局的授权和保护


求知欲强的同学继续点视频

听符教授详解TEVAR创新应用:


1. 自主研发原位开窗系统在TEVAR术中有什么优点?



2. 与传统手术相比,TEVAR可以明显减少围手术期风险,同时让不少患者明显受益,但是,TEVAR术后也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请您结合贵院的临床实践,谈谈TEVAR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丨浅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
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诊疗指南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上的“不定时炸弹”
中国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临床指南2023
中放 | 中国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指南-介入治疗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