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阳节谈养生

2019年10月7日,农历为九月九日,为中国传统的重阳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历史上有重阳节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民俗。本文分析这些习俗的养生学意义。



一、重阳节的来历

之所以把九月初九日称为重阳节,其中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亦与中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则,中国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且为最大的阳数,称为“老阳”。九月初九,日月皆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

二则,上为阳,天为阳,清又为阳。此时天最高,最清,意味着阳的状态最旺。且《内经》云“积阳为天”,天有九重,亦称为重阳。

三则,有学者认为,重阳之名,实际上是天象的反应。龙尾星在夏历九月十日前后出现,此时日月并出,除月亮外,天上还有龙尾星、天策星、鹑火星、启明星,均与太阳相重,同时出现在天空,所以称之为重阳。

其实,从星相和中医理论去推演,其结论是一样的,这也充分地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是符合天文规律的。也就是说,古人仰观俯察,文化与天文本来就是一体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的文化。以民俗与养生为例,包括24节气、二月二龙抬头等等,都是有天文背景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我的博客搜索此篇:《话说“二月二,龙抬头”》。  

四则,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古人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文化与现代节庆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由此看来,重阳佳节,寓意深远。

重阳佳节

重阳佳节

0

二、养生思路

从中医来分析,重阳节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此时天地之气机变化剧烈,由夏季的长旺转为秋季的收敛,人气亦应之。《内经》讲“秋冬养阴”,就是说秋冬时节要注重将体内的气血、津液、正气等都收藏起来,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的规律,从而为来年春天的阳气生发打好基础。所以,重阳时节养生,当重视两个原则,一则收敛阳气;二则养好阴精

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

一则,时逢重阳,一定要调养气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当然要养好脾胃;

二则,养肺。秋季由肺当令,肺应于金,主收敛,养肺即是让人体顺应天地的气机,把阳气收敛下来;

三则,舒畅心神。肺在志为悲,当宣畅肺气,使之升降有度,防止气机郁滞。重阳节登高、赏秋等习俗正适合舒散郁结之气;

四则,保暖避寒。重阳时节,天气由凉转冷,不可盲目秋冻,以免伤寒,导致疾病。尤其是头部、腹部和足部不能冻。

0

三、重阳登高

关于九九重阳节登高的原因,可做如此分析:

一则,阴阳学家认为,“物不可极,极则反”。重阳为阳数盛壮之极,应是由阳极返回的起点,因此,重阳之后,阳极则阴生。此时应登高,多接天气。

二则,九为阳数之极,重阳节月与日皆为九。正逢金秋时节,天地之间阳气敛降。此时登高远眺,可使机体感受肃杀敛降之气机,以助阳气敛降归根。

三则,重阳正值暮秋时节,冷风乍起,气候转凉,草木凋零,季节的冷暖转变明显。可以说,重阳节是生活中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此时气候乍然寒冷,人们难以适应,容易感受寒邪而患病。但秋高气爽,阳光高照,高阜之处空气清新,若能在明媚的阳光下登高,既可强身健体,又能延年益寿。

四则,秋风萧瑟,秋气肃杀,黄叶飘零,容易让人产生悲伤。悲为阳气不舒畅,为阴,若阳气健旺,则秋悲自散。重阳节天高气爽,若能与家人、朋友、同学、同事一起到大自然中登高望远,本身是一个愉悦身心、舒放心灵的过程,可以旷心怡神,抗衡悲秋的负面情绪。

0

四、佩茱萸,

饮茱萸酒

重阳节为什么要佩吴茱萸,或喝吴茱萸酒呢?

一则,吴茱萸味辛性温而散,入肝、脾、胃、肾经,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养护脾胃之功效,对呕吐吞酸、腹痛泻痢均有奇效,尤其对虚寒性胃痛等疾病疗效显著。重阳节在秋冬交替之际,是疾病容易流行之时。用吴茱萸可以兴奋人体阳气,阳旺则阴邪自退,能预防疾病。

二则,吴茱萸能祛逐阴邪,使人逢凶化吉。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因为阳极阴生,阳为吉,则阴为凶。而吴茱萸即是“辟邪翁”,有兴阳避邪之功。

三则,佩戴吴茱萸香囊,其香气扑鼻,既能清爽神志,又可驱虫避邪。从吴茱萸的植物特性来看,此物有较浓的辛辣之味,能除膻腥之气,故古人认为佩戴此物能够避邪。

制作茱萸香囊的方法:选用单面绒布或绸缎等布面材料做香囊囊体,按吴茱萸30克、冰片6克、白菊花15克、苍术12克、藿香20克、艾叶15克、白芷10克、甘松12克、丁香12克配方,把中药研成细末,装入囊袋后缝合即成。香囊应精巧细致,方便随身携带。

现代研究表明,吴茱萸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等,还含有多种生物碱,有镇痛、升高体温、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调节子宫兴奋性、抗肿瘤、抗炎等作用。临床也发现,吴茱萸与醋调和外敷涌泉穴,对高血压、慢性消化不良、口腔溃疡等病有较好的疗效。

0

五、赏菊花,

饮菊花酒

古人逢重阳节要赏菊花。我们熟识的晋代诗人陶渊明对菊花尤为钟情,其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赏菊的经典。自陶渊明之后,陶醉于菊花盛开的田园之中,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时尚。王勃的“九月重阳节,开门见菊花”、“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以及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都描写了古人重阳赏菊的情景。

一则,菊花为秋季之花,农历九月盛开,是九月的物候。且菊花被誉为“花之君子”,秋令时节菊花芬芳争艳,清芳幽香,画意无限,赏菊能令人精神清爽而振奋。

二则,菊花既是可赏之花,亦是临床常用的中药。菊花味甘性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的功效。秋天气候干燥,最容易损伤肺津及人体津液。菊花味甘质润,归肝肺二经,有滋阴养肺、柔肝缓急、减缓肝阳上亢及肝气不疏引起的眼干、口苦、头痛及预防血压升高等作用。

菊花酒由菊花的茎叶和杂黍酿造而成,其味清凉甜美,能顺畅阳气、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陶渊明说:“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若不想饮酒,亦可趁重阳节喝菊花茶,一样可以养肺润燥,清爽头目。具体做法为:白菊花五六朵,以少许冰糖冲泡成300-400毫升,随意饮用。血糖高者可不用冰糖。

三则,菊花象征正直、吉祥、长寿,与老人节其义互通。

四则,西晋周处《风土记》载:“汉俗九日饮菊花酒,以袚除不祥。”菊花盛开,其气清香。酒性辛温,宣畅阳气。饮菊花酒能让人清阳上升,阳气健旺,古人认为有助于逢凶化吉。

0

六、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用秋季当季产的水果及花瓣制成的点心。吃当令而生的蔬果花朵,有助于让人跟上天地阴阳变化的节奏,当然有益于健康。况且,重阳糕还有益气养血、预防疾病的功效。

重阳糕的制作方法:糙米50克、薏仁30克、小米10克、花生20克、陈皮少许。以上配方一起蒸熟拌匀,按压成长条形状后切成块状,以新鲜菊花瓣少许点缀,即是润肺开胃的重阳糕。

综上所述,重阳节不但是一个有意义的民俗节日,还有着深刻的中医学渊源。今时我们欢庆重阳节,祓除不祥的寓意逐渐减弱,而祈求平安,健康长寿,思亲念亲的意味却越来越浓,且亦体现出尊老敬老的主题。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一秋游,带上茱萸菊花登山去
重阳“老年节”:茱萸香囊敬老人
今日重阳:一年里最吉祥的日子!诸事皆宜!
又是一年重阳节,快送长辈一份长寿秘籍~越早打开越好
重阳节的习俗中蕴含着这些养生智慧
重阳节,随身带个香囊,有助祛病防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