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只读一本书 · 人的一生总会被各种枷锁所束缚,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想要的幸福

“人屈从于感情,有如套上了枷锁;只有运用理智,人才能获得自由。”

我们无论怎样卑微平凡,都曾或多或少问过自己几次这样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关于生命的意义,很多书中都有提到过,给出的解释也各不相不同。在《活着》中,生命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在《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中,生命的意义是感受生活中发生的种种;在《佛陀传》中,生命的意义是深入思考;在《追风筝的人》中,生命的意义是解决自我冲突、自我救赎;在《回归故里》中,生命的意义是自我和解;

而毛姆却在《人性的枷锁》提出:生命是无意义的,人活着也没有什么目的,生命微不足道,死亡更无足轻重。有了如此的觉悟之后,人便获得了彻底的自由。不用把自己看得多么重要,一定要在这世间做出点什么才好,才对得起生命,才叫对自己负责。放下这些负担,坦然面对一切,才是对自己负责。

主人公菲利普天生患有腿疾,父母早亡,小小年纪被送去古板守旧的伯父家寄养。作为神父的伯父对小菲利普并无亲爱之情,为人自私冷漠,造成了这个早熟的孩子愈加敏感害羞的个性。菲利普的人生道路并不顺畅,他进行了许多尝试经历了不少痛苦才逐渐解除了宗教、学历、爱情、友谊、世人眼光、个性、世俗期待等等加诸在人一生中的种种枷锁,获得心灵的平静与精神的自由。

菲利普卸下的人生最后枷锁是幸福。他经历了自己的理想幻灭与铭心痛苦,观察到了朋友的自暴自弃、穷困潦倒或空虚无望,得出“人们一生中所作的努力同其最后结局显得多么不相称”的结论。

只有真正跌落到过谷底,才会知道,能够活下去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人生哪有那么复杂,所有的苦难与幸福,都不过是人生的一种格局而已。人类、生命就是宇宙中出现的一种巧合,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反而会发现自己比任何时候都要高大。因为接受生活带给你的一切,把他当成你自己的人生独一无二的一种格局,苦难又怎样,残疾又怎样,它们都和成功一样渺小,一样毫无意义。

《人性的枷锁》写于1897年,彼年毛姆二十三岁,刚取得医学学位,他的第一本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初涉文坛,就赢得一片赞誉,这使他坚定了要靠写作为生的决心。然而,当他把这本融入自身经历的自传体小说寄给出版社,却惨遭拒稿。毛姆随后接连试了多家出版社,均被拒之门外。

之后,毛姆通过《弗雷德里克夫人》扬名立万,成了英格兰炙手可热的剧作家。名利双收的毛姆决计要为戏剧艺术奉献余生,却陷入了对往昔岁月的不尽回忆,那些记忆片断咄咄逼人,把他从紧张的剧作中剥离出来。此年毛姆三十七岁,距离创作《人性的枷锁》第一稿已过去了十四年。

这时的毛姆怀念小说创作的无拘无束,感情无比充沛,渴望将过往经历编撰成书,希望通过书写的方式摆脱回忆的枷锁。于是,毛姆暂时退出舞台,开始了这本书的二度创作。在坚持工作两年后,这本不朽杰作终于出炉。毛姆给这本书重新想了个更贴切的名字——《灰烬中的美》,无奈这个名字刚被人用过。最终,毛姆引用了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第四卷的标题——“人性的枷锁”作为书名。

斯宾诺莎认为:“人屈从于感情,有如套上了枷锁;只有运用理智,人才能获得自由。”这句话,仿佛为主人公菲利普量身定做的。

《人性的枷锁》
作者: 毛姆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Of Human Bondage
译者: 张乐
ISBN: 978721008290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听毛姆讲读书的意义和人性的枷锁
七绝·读郭良卿《人生就是戴着枷锁跳舞》感记(通韵)
再读《人性的枷锁》,才明白世界是一间大病房,人人都带着残疾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通往内心世界的自由之路
《人性的枷锁》究竟是什么?读懂毛姆的这本书你就找到人生的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