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1《太阳是万物之源》

课题:太阳是万物之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太阳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太阳的作用

一、引入

1.放映关于太阳用途的图片。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太阳给了我们阳光,所以植物才能进行光和作用,给人类提供必需的氧气;太阳给了我们热量,不然地球可能就是一个冰球。今天,太阳能作为清洁能

源已被人们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板书课题:太阳是万物之源)

二、学习新课

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呢?

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看法。

2.观察两种植物在阳光下和室内的不同。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

在石油可开采量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两大危机的

夹击下,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做个现代工程师,展开想象,谈一谈,你最想“开发”出

太阳能的哪些新用途?

三、小结

太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四、布置作业-做一个调查

    走访你生活的社区,调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比例,

分析不同类型热水器的利与弊。

 

 

2绿色出行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调查、统计,了解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

2、通过谈话、讨论、听故事,了解摩托车、汽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从身边事入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1、调查表

2、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步行人的标记各二

活动过程:

一、以路人和家长为对象已进行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出行方式。

“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调查了人们出行时最常选择的方式,同学们都把它记录在调查表上了,现在,谁来告诉我你调查的结果是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二、说出自己调查的结果,并固定在相应的标记下面,分辨出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最少。

1、“谁来告诉我,加上之前我们调查的和刚刚调查的,你的结果又是哪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2、“我们来看一下,调查出来的结果中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出行方式,并阐述理由

1、“同学们如果现在你要外出,你最喜欢哪种出行方式?”

2、阐述理由。

四、看课件故事,了解汽车、摩托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选择科学的出行方式。

五、请进行第二次选择

“如果你现在又要外出,你又会选择什么出行方式呢?为什么?”

小结:如果家离你要去的地方不远的话,我们尽量不要自己开汽车或摩托车去,因为每个人都选择自己开汽车或摩托车的话,那就会排出许多的尾气,空气就会污染的更严重了。我们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或是电动车,如果家里没有这两种车的话,我们可以步行过去,这样不仅可以边观赏风景,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如果要去的地方实在太远,或是下大雨,那我们就可以选择乘公共汽车,有的小朋友心里会想:公共汽车不是也要排出尾气的吗?那如果乘公共汽车的每个人都选择自己开汽车,那马路上就会有许多的汽车,排出的尾气也就更多了。如果这么多人都改乘一辆公共汽车,那就减少了很多尾气的排放,你们说对吗?

六、制作“绿色出行宣传单”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懂得了出行时选择什么方式,但是我们还要让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也要知道环保的出行方式。所以,我们一起来做一回“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自己来制作“绿色出行宣传单”,然后我们一起到社区向大家去宣传“绿色出行”的知识,你们愿意吗?

 

 

3制作“绿色出行宣传单”,

 

活动目标:

  1、启学生说出可以作画的材料。

  2、教教学生使用油画棒、废旧报纸、蛋壳、彩纸、米粒、布头等多种材料为小动物设计衣服。

  3、教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和创作热情,积极参与动手制作的活动。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画每人一张、油画棒、蛋壳、报纸、布头、彩纸、剪刀、胶水、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提问:同学们,上周我们去了动物园,并且为动物园的小动物进行了画像。请小朋友说说,你们都画了什么?

  学生回答:有长鼻子的大象、有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有可爱的大熊猫、还有凶猛的大狮子……

  2、同学们画得非常好。小动物们给老师寄来了一盘磁带,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录音:冬天要到了,天气凉了,我们还没有衣服穿,听说学生们手可巧了,想请学生按照画像为我们设计漂亮的衣服)。

  3、小动物知道同学们是既聪明又有爱心的好孩子。下面就请小朋友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为小动物设计衣服?学生回答)

  4、同学们想得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帮助它们吧!(准备丰富的制作材料:油画棒、废旧报纸、蛋壳、彩纸、米粒、布头等)

  5、学生自愿选择小组及制作方式。

  6、小动物们想要穿漂亮、合身的衣服,并且对我们小朋友提出了要求。(播放录音:设计服装时应注意的事项,重点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7、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重点辅导。

  8、请学生互相欣赏作品,并讲解自己的意图

  活动结束

  同学们都为小动物们设计出了非常漂亮的服装,它们看了一定会非常高兴,明天我们就把设计好的漂亮服装送给动物园的饲养员叔叔,请他们为按照小朋友的设计为小动物们制作好衣服,为小动物穿上,让它们过一个暖和的冬天!

 

 

4课题:饮食与环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世界资源环境问题。

2.使学生知道不良饮食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3.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不良饮食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养成勤俭节约环保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一、引入

当今和未来世界人类面临资源匮乏、河流污染、空气浑浊、垃圾成山等资源环境问题的威胁。其实,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一些良好的环保习惯就养成了。也许环保习惯可以从餐桌上开始,我们可以用来传达对地球的关爱。

(板书课题:饮食与环保)

、二、学习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可见粮食对于人类是何等的重要。

同学们想一想:

1. 你平时是否注意节约粮食?

2. 你身边有没有浪费粮食的现象?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

1998年我国首次颁布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营养宝塔,提供了合理选择食物的指南。

想一想: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营养宝塔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的饮食是怎样安排的,你认为合理吗?

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三、小结

为了环保,我们要食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5课题:我们的教室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2、初步感受参与整洁漂亮的教室创设活动的乐趣,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设计:

  活动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整洁、漂亮的教室是怎么样的?

  2、我们的教室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3、怎样使教室更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让学生关心自己的学习环境,提出我们可以具体做些什么,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认真做好每天的值日生工作。

  活动二:带领学生去参观其他班级,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的积极情感。

  活动三:分组讨论

  1、保持环境整洁,我能做到哪些?

  出示几张图片,对照图片,说说自己哪些做到了,做到的学生发一颗五角星以表示鼓励。

  2、还没有做到的,我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懂得,要创设一个既整洁又漂亮的教室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从我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活动四:实际行动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打扫教室。

 

 

5课题:我们的教室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2、初步感受参与整洁漂亮的教室创设活动的乐趣,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设计:

  活动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整洁、漂亮的教室是怎么样的?

  2、我们的教室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3、怎样使教室更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让学生关心自己的学习环境,提出我们可以具体做些什么,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认真做好每天的值日生工作。

  活动二:带领学生去参观其他班级,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的积极情感。

  活动三:分组讨论

  1、保持环境整洁,我能做到哪些?

  出示几张图片,对照图片,说说自己哪些做到了,做到的学生发一颗五角星以表示鼓励。

  2、还没有做到的,我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懂得,要创设一个既整洁又漂亮的教室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从我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活动四:实际行动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打扫教室。

 

 

6课题:过度包装浪费大

 

教材分析:

当今和未来世界人类面临资源匮乏、河流污染、空气浑浊、垃圾成山等资源环境问题的威胁。其实,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对商品进行合理而适度的包装,可以在运输,储藏过程中避免商品受到损伤并便于消费者携带。但超出了保护商品,美化商品的功能要求,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过度包装

2.使学生知道过度包装对人类和社会带来危害

3.使学生增强节约意识,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过度包装

教学难点:过度包装对人类和社会带来危害。

教学设计:

一、教学引入

当今和未来世界人类面临资源匮乏、河流污染、空气浑浊、垃圾成山等资源环境问题的威胁。其实,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对商品进行合理而适度的包装,可以在运输,储藏过程中避免商品受到损伤并便于消费者携带。但超出了保护商品,美化商品的功能要求,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板书课题:过度包装浪费大)

二、学习新课

1.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商品,记录它们的包装有几层,是否属于过度包装。

2.想一想,过度包装会对人类和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3.我们用计算来看一下过度包装的危害,

生产8亿件包装盒耗费纸张多少万吨?

需要砍伐直径10厘米的大树多少万棵?

3.畅所欲言

分小组讨论,,选择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长购买的商品,分析其包装的合理性,并提出合理,环保的包装建议。

三、小结

我们要认识到过度包装的危害,自觉杜绝过度包装,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7一

课文说明:

  本课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懂得,少用一次性用品,不仅是节约资源,也可减少垃圾的产生。

  课文分三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了解身边有哪些是一次性用品。并将实物展示出来。故教师要在课前尽可能的多收集几类一次性用品。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分析一次性用品的利弊。大多数同学可能只看到一次性用品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其有害的一面。主要只谈增加了垃圾的数量,暂不涉及过多。

 第三部分,是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图来了解,自己应该怎么做。

目的要求

  1.使学生在了解身边有多少一次性用品的基础上,初步知道过多的使用一次性用品,就是浪费资源和增加垃圾的数量。

  2.教育学生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品。懂得节约学习用品也是保护大自然的行为。

课前准备

  1.一次性用品:塑胶(或纸)饭盒、杯、筷、餐巾纸、塑胶餐巾、一次性圆珠笔。

  2.学生用品:作业本、铅笔……

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一次性用品。

  谈话:

 ①妈妈每次买菜,是用什么装回家的?

 ②你早上或中午在外就餐时,是自己带碗筷吗?

 ③用了一次就不在用的东西是一次用品,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身边多少一次性用品。新授:

  1.指导学生认识身边的一次性用品。

(1)啓发学生回忆身边的一次性用品。

最好学生说一样,教师出示一样,并且将它们固定在黑板上。

(2)统计一组同学一天用过的多少一次性用品。在黑板上表示出来。

(3)设想:全班、全年级、全校、全市每天要使用多少一次性用品。

  2.指导学生分析一次性用品的利弊。

(1)分组讨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2)收集各组讨论结果,归纳整理。

可能会有的两种意见认为很方便造成浪费和增加垃圾的现象。

(3)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浪费可演示:

  用方便筷和纸张搭成一棵树,让学生直观的感到生产纸张和方便筷需要大量的木材和人力。

  而生产塑胶袋则需要大量的聚乙烯膜。因此使用一次用品,就是浪费地球上的资源,同时也增加了垃圾的数量。而节约生活用品,节约学习用品,就是保护大自然的一种行为。

  3.指导学生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 看书中插图

  分组讨论:谁做的对?并说出原因。

  你应该怎么做。

  4.全课小结。

  5.课后作业:

 ①在父母的帮助下,调查集贸市场的一个菜摊,一天要用掉多少塑胶包装袋。

 ②调查一家饮食店,一天要用掉多少一次性饮盒及方便筷。

 ③你有什么办法减少一次性用品?

教学参考

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

  现代化生活中充斥着许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食具、一次性桌布、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刮胡刀、一次性笔、一次性照相机……。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它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垃圾灾难。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当成为新的社会风气和新生活时尚,选择这种时尚虽然是生活小事,却能体现我们的环境意识。因为我们不愿用向后代透支的资源来营造自己一时的方便。

  请你多用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比如说,用可重复使用可换芯的圆珠笔,不用一次性的圆珠笔;出外游玩时自带水壶,减少塑胶垃圾的产生;旅游或出差时,自带牙刷等卫生用具,不使用旅馆每日更换的牙具等;不用普通木杆铅笔,请使用自动铅笔。

  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时尽量自备筷子,或者重复使用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筷子。

知识卡:

全世界的铅笔年产量是100亿支,其中75亿支铅笔是中国制造的。制造这75亿支铅笔至关需要10万立方米的木材。一些发达国家把制造木杆笔视为"夕阳工业",开始生产方便、精美的自动铅笔。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木筷。全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耗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课后小记

 

 

8从小事做起 从我做起[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2、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活动起因]:现在有许多人不懂得珍惜环境,满街的口香糖、小广告。对于这些情况进行讨论。同时,我们发现部分同学的环保意识淡泊,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破坏校园环境卫生的情况还屡屡出现。希望通过此次班会,唤起全体同学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切实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创设一个干净整洁的社会环境。

 [活动过程]

  1、班主任:现在有许多人不懂得珍惜环境,满街的口香糖、小广告。下面我们就对于这些事进行讨论。

  2、沿街乞讨现象清理小广告居民小区脏乱差现象

3、学生对于这些事进行自由发言。

行为是需要改进的?我们如何来保护身边的环境?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6、小组代表发言

  7、主持人对于发言进行小结

  8、环保知识抢答

  主持人:那么大家是否关注环保,对于环保知识知多少呢?就让我来考考大家吧。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环保知识抢答。

  9、主持人小结,班会结束。

  小结:使同学们深深的感受到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自己美丽的家园,美丽的地球,增强了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从各自的内心发出“我们要共同保护环境”的心声。

  10、班主任评价班会,指出需改进的地方,提出希望

 

 

 

9随着水滴去旅行

教学目标:

1、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小水滴旅行的原因以及过程。

2、对小水滴的变化过程感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1课时  完成开动脑筋到齐心协力板块

2课时  完成走出校园

环境与材料:

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图片、录像、小水滴的形象、故事录音、纸、笔

教学设计:

一、引起兴趣

1、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到哪些地方去旅行过的?

(教师:原来在我们中国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下次我也去旅行,去玩一玩。)

2、你觉得小水滴能去旅行吗?为什么?

(教师:你们真棒,和别人有不同的想法时,都能大胆的说出你们的理由。)

二、倾听故事

师:小水滴真的去旅行了,今天就请你们来听一听小水滴旅行的故事,可今天听故事可和平时不一样,我们要试一试边听故事,边把故事中你最喜欢的小水滴旅行中的一件事情记录下来,想不想来试一试。

三、记录故事

把你最喜欢的那一件小水滴旅行的事情记录下来,要是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就更棒了。

四、介绍记录

(一)教师指导要点:(小水滴旅行的路线图——地球上的水循环示意图)

1、小水滴变成水蒸气、云、雨的原因与过程

2、和别人不同的记录方式。

(二)把全班按照各自的观点分成正方、反方,如开一次辩论会。

(三)公益广告语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

五、小结:

原来你们都发现了水蒸气、天上的云、雨都是因为小水滴旅行的原因。我们还用自己的方法把小水滴旅行的事情记录下来了,你们真棒!接下来,我又想给你们出一个难题了,有没有信心完成?下次,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把我们记录的故事来制作一本小水滴旅行的小图书,行吗?

 

 

10植树节活动教案
师:这节课老师先出个问题考考你们,谁知道 3 l2 日是什么节? 那天,我们学校组织了什么活动?
生:3 l2 日是杜树节,那天,.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种花,种小树(=新课开始用考考你的提问方式,开启学玉思维大门,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意境,为导入新课作铺垫
师:课文中有几位小朋友在 3 12 日这六天和你们一样在校园里植树、种花。 (出示题头画) , -
师:在风和日 暖的春夭里,这些小树长得挺快,它们感激地向小朋友点头微笑。 (拉动投影片 ) ;花几也露出一张张笑脸
(
复一上投形片),欢迎朋友的到来。  (出示课文图 1>
:揭题 4、花草树木点头笑
(
=题头画由于运用 动片 和复片 ,所以使原未静止的画面出现了动感,
1)
当你们看到这样一幅美丽的景色时,心里 有什么感觉?
=我看到了美丽的兰花,长长的柳条上长浦了新丹子,我感到很愉快。
=我看到 一串 串的紫藤花,还闻到 季花的香味,舒服极也
: 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我们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生活感到特别舒服,特别愉快。
(
讯让学生根椐眼前的一幅美景,联系实际展开联想,以实代虚,虚实交替,从而使学生产生特殊的情感休验。 这种让学生以景激情,以情激情的敖学手段,极犬地激发 学生对大 然、对花草树木的喜爱之。)   
三、故事明理 ' A
师:(出示图 砾小华在摇树;放录音:“救命啊,疼死我啦!”),是谁在喊救命? 为什么喊救命呀
-
生:是小树在喊. 为一个小朋友在欺侮它,把它摇疼了 .
,
师: (出示ˉ 3)这时杨蓉姐姐跑来了(杨蓉姐姐劝小华),
扬蓉姐姐会对小华说什么呢? >
生肠蓉姐姐会说f小华,快别挨了 ,你看小树都哭
师:我们来听听杨蓉姐姐到底说了些什么?告诉我们_丁个
什么道理? (放录音)    
生:=她说乱挨小树汕树会死的,她还告诉我仰学校、公园等处的
= (出示要点 2)花草树木是公共财物
师:杨蓉姐姐还告诉小华,花草树木对我们人类有很多用处,你们看,柳树公公,果树阿姨椭姐姐和小草弟弟来了 ,我们和小华一起来听听他们的 我介绍吧。
: 哪位小朋友再来告诉小华 , 花草树木还有哪些用 ?
生:在北方,一排排的犬树可以把风沙挡住。
师: (出示要点 1)花草树木是八类的好朋友
(
:富有惰起的角色表演,把学生带到了植物王国之中,通过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_一闻,尝一尝这些感知过程,体会到花草树木对人类用处大,作用之多;人类生活离不开它。从扒学生自然地悟出花草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一道德观点,起到了启智悟理的作用。)
: 花草树木是八类的好朋友 。而我们 国家地方很大但森林很少,所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森林保护工作,下面我们来听一听老师采访普法办金叔叔的录音;
小树慢慢地长高了 ,花草树木长得很茂盛,它们向小朋友们点头微笑。
:请同学们看课文,读插图下的文字(加深理 )
四、行为导训   
:课文练习第插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对不对?
生:图上的小朋友把椽皮筋系在小树上跳是不对的纽因为这样做兮
损害小树,小树丑子会长弯的。
 
=分组讨论练习第:幅到 第六幅插 图囟,然后进行交流;  ,那么在曰常 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1《地球上的水》教案

    型:多媒体

    具: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分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2)、了解地球上水循环。

3)、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的观念。树立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

    点:水循环的过程,水资源的重要性。

    点:水循环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2‵)

演示课件:哈尔滨的冰川片断、微波荡漾的海洋世界、溪流潺潺的小溪、冒着水蒸气的湖面、白云轻飘的天空等

让学生讨论分析:地球上的水以何种状态分布于何种位置。

师:简要小结。(一滴水从上落下滴入水中,随着水波的荡漾,从水中逐渐隐出地球上的水五个字)(引出新课内容)

二、新课讲解:

(一)、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8‵)

生讨论分析: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特点或用途各是怎样?并完成表格:(由学生上台用键盘或手写笔输入,并可随意擦写,如学生输入慢,可由学生口述教师输入,也可提供答案,只要鼠标点击出现)

种类

分布

特点或用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或输入),分析讲解:(讲解海洋水时出示海水晒盐的图片及波涛拍岸的影像)

种类

分布

特点或用途

海洋水

海洋(储量巨大,但不能直接饮用,约占水总量的96.53%

含盐;a、海洋各处的海水含盐量不同,平均海水盐度为35%0b、海水蒸发时盐分不会蒸发;c、海洋上空气中有大量微小盐粒,这是海浪上飞沫由风带到空气中来的;d、海洋生物都有排出多余盐分的功能。

陆地水

河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

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大气水

大气中

水蒸气及组成云、雾的小水滴和小冰晶。

(教师指出:大气水含有气态、固态、液态水蒸气主要由海洋表面的水蒸发而来的。大气水在水循环中作用很大。)

这是我们根据水在地球上的积聚情况来分的。我们在对事物进行分类时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根据状态,可以把地球上的水分为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根据含盐量,可以把水分为咸水和淡水等。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22‵)

师:演示刚才的影像片断

生:思考并讨论我们看到的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陆地水(江河水)不断流向海洋后又是如何得到补充的?陆地水不断流向海洋后为什么又不见海洋水多起来?(结合课本第106页图5—3水循环示意图)

师:补充小结并逐步播放三个小循环动画:海洋与海洋、海洋与陆地、陆地与陆地及总的水循环。

   动画一:(海洋与海洋之间的动画)海水不断蒸发,天空中的云层不断增厚,变黑,到一定程度后,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

   动画二:(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动画)海水不断蒸发,形成云层,并不断地向陆地输送,同时云层不断增厚,天空变暗,电闪雷鸣,在陆地上空下起大雨,过一会显示水往地下渗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动画三:(陆地与陆地之间的动画)河水、湖泊水的不断蒸发,陆地上空的云层不断增厚,随后电闪雷鸣,在陆地上空下起了大雨。  

生:分别思考第一个过程中,海洋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二个过程中水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三个过程中,陆地上的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逐步讨论)

    师:逐步小结讲清每一个循环的过程,然后播放总的水循环动画:海洋水不断蒸发(伴随陆地上的河水等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海洋上空的云层不断增厚,并不断和,向陆地输送,然后电闪雷鸣在海洋上空和陆地上空下起了大雨,然后发生水向下渗透以及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回到海洋。

生:思考总的水循环过程?(讨论)

教师总结并出现它们的总循环图板书。

生:思考水循环的实质和意义。

教师补充小结。

(三)节约用水(水与人类的关系)(6‵)

通过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

地球上的水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可利用的水有多少?

教师总结,并介绍淡水资源情况 ,转入水污染。

生:思考受污染的水还能吃吗?吃了会怎样?

师:播放日本《水俣病》动画及录音:水受污染,猫吃了受污染的水纷纷跳河自杀,人吃了这种水面目痴呆,最后死亡。

生:思考人为什么要喝水?不喝水会怎样?世界上的生物呢?

师:出示两张表:生物体的含水量、人体失水后的表现。

1、生物体的含水量

名称

含水量(按质量计算)

一般动物

70-80

水母

98

草本植物

70-85

黄瓜

95

植物风干种子

15%以下

 

2、人体失水后的表现:

失水量(按质量计算)

症状

2-4%

口渴、尿少

4-8%

皮肤干燥、全身软弱

8-15%

高热、精神恍惚

15%

死亡

说明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水,离不开水。

生:思考作为新世纪的我们该怎么办?

(合理分配用水,节约用水,保护现有淡水资源和开发新的水资源等)。

师:结合国际情况介绍:联合国把每年的322确定为世界水日,以提醒全人类注意节约用水,大家都来关心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

生:思考如何解决淡水缺乏?(讨论)

教师总结:(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及西部的淡水短缺,采用南水北调引滦入京等工程)。如:我们上虞喝的自来水是从小舜江里引过来。近年来还采用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中的盐分离出去,而取得淡水。海水淡化技术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世界上不少地方都已建成了海水淡化工厂。

    小结: 出示板书内容由学生小结(3‵)

三、形成性练习:(3‵)

1、地球上各种水中储量最大的是________水,与工农业生产关系最密切是的________水、_________水和________水。

2、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大部分是(   )

A、河水和湖泊水   B、海洋水

C、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  D、淡水湖泊水和地下水

3、有关水循环的正确叙述是(    )

A、大气中的水气不参与循环

B、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最重要的循环形式

C、地下经流不属于水循环的运动环节

D、目前人们对水循环还无法改造和利用

4、对人体来说,断水与断食物,哪个更严重(  )

A、食物   B、水   C、一样  D没有关系

5、下列哪个不是液态水(   )

A、白气   B、云   C、雾   D 、烟

四、布置作业: 作业本331—5346—9                           

 

13教学目标:

1、通过对绿豆发芽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对比实验方法。

2、了解吸烟的危害作用不仅直接危害吸烟者的身体健康,还会供旁人分享,使他人成为被动吸烟者而受到危害。

3、通过阅读小资料,使学生了解被动吸烟的危害主要有损害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加剧心血管疾病,引起多种癌症。

4、通过问一问、算一算议一议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并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5、让学生走出校园,从自身做起,积极开展戒烟宣传活动。

教学准备:

上课前一周将种子萌发实验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性开展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上课时,让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带到课堂,进行展示交流。

教学设计:

全班交流:

1)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设立的目的是什么?

2)分组讨论:超市为什么应该是无烟区?

3)上网查询或做调查,汇报被动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采取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吸烟者尽早戒烟(如:社会舆论宣传、家人监督)

4)布置学生课外为学生戒烟做努力。

资料:(-)什么叫被动吸烟

被动吸烟是指不愿吸烟的人无可奈何地吸入别人吐出来的烟气和香烟燃烧时散发在环境中的烟雾。被动吸烟又称强迫吸烟”“间接吸烟”“吸二手烟

        吸烟所散发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雾(即吸烟者吸人口内的烟)和支流烟雾(即烟草点燃外冒的烟),吸一支香烟要散出2000毫升烟雾,其中一氧化碳占369毫升,含有害物质3000多种,其中致癌物质40多种,促癌物质10多种。支流烟比主流烟所含的烟草燃烧成份更多。其中一氧化碳,支流烟是主流烟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苯丙蓖是4倍;氨是46倍;亚硝胺是50倍。吸烟者每吸1支烟,大约要燃烧10分钟左右,如在通风不好的室内有人吸2支烟,则室内的空气污染要比室外的污染高出20倍。一个不吸烟者在一个曾经吸了20支香烟的房间,吸入相当于自己直接吸一支香烟的烟气。可能遭致与吸烟者同样的病症,承受与吸烟者相似的隐患。不吸烟的成人、儿童、甚至胎儿(通过孕妇)被动吸烟后,烟草中有害成份可在其血液、尿液和唾液中出现。加拿大一家儿童医院公布,从新生儿胎毛发现了尼古丁和它的代谢物痕迹,吸烟母亲的孩子比被动吸烟母亲的孩子含量多,不接触香烟烟雾母亲的婴儿胎毛没有上述物质。不吸烟者暴露于烟草烟雾中,最常见的是眼的刺激症状,头痛,鼻刺激及咳嗽,对患有心、肺疾病的人,受害更大。

(二)被动吸烟与癌症

由于被动吸烟吸入的毒性物质比主动吸烟者吸入量多几倍到50倍,能侵入肺部和损坏动脉内壁细胞,促进粥样硬化。除能引起肺癌外还能引起脑癌、甲状腺癌和乳腺癌、子宫颈癌等。

有人对40岁以上的91540名不吸烟的家庭妇女肺癌的发病情况随访观察,结果是丈夫不吸烟者,妻子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率为1,中等量吸烟者为1.61,重度吸烟者2.08。还发现本身不吸烟又无被动吸烟的妇女肺癌每年标准死亡率为8.710万。被动吸烟妇女肺癌每年标准死亡率为15.510万。经过大量研究得出的结果论是:如果同一个吸烟者共同生活,患癌症的机会,就会增加1.4倍;同两个吸烟者共同生活患癌症的危险增加2.3倍;同三个以上吸烟者共同生活,患癌症的危险增加2.6倍。患白血病的机会也比一般人高6.8倍。

(三)被动吸烟与心脏病

研究证明,与吸烟者同居的死于心脏病的危险比远离吸烟者高20-30%。美国,每年有53000人死于被动吸烟,其中死于心脏病者占23。新西兰,每年有270人死于被动吸烟,其中90%死于被动吸烟引起的心脏病。

(三)被动吸烟与儿童健康

1、儿童厌食与家长吸烟有关

儿童身体发育不健全,抵抗尼古丁的侵害能力还很低,家长吸烟,儿童被动吸烟,烟雾中有害物质残留体内很难排除。尤其儿童进食时,家长吸烟,会使儿童发生恶心不适,一旦这种恶心不适与某种食物联系起来,便产生条件反射,拒绝吃某种食物,时间一长就形成了厌食。

2、儿童身高与家长吸烟有关

儿童身体高矮一般来说与遗传有关,但香烟也是一害。科学家曾对千余名儿童进行长期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成员每天吸10支以下香烟,其儿童身高平均矮0.45cm;每天吸10支以上的家庭,儿童身高平均矮0.65cm;每天吸20支以上的家庭儿童,其身高平均矮0.91cm

 3、家长吸烟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据调查,在吸烟家庭成长到7岁的儿童,其阅读能力明显低于不吸烟家庭的儿童,在吸烟家庭成长到11岁的儿童,其阅读能力延迟了4个月,算术能力延迟5个月。留级生的家庭成员多数吸烟。

4、家长吸烟与儿童呼吸疾病

经流行病学对5—9岁的3528名儿童调查,父母一人吸烟,儿童患呼吸道疾病比不吸烟者高6%,父母都吸烟者,则高出15%左右。调查得知,有吸烟者的家庭中,其儿童发生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机会,比无吸烟者家庭高3—5倍。不吸烟家庭儿童患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仅为3.1%,而每天吸20支香烟的家庭,其儿童的哮喘性支气管炎发病率为10.4%,每天吸20支以上的家庭其儿童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为15.6%。

鉴于被动吸烟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一项决议,提出,对被动、强迫或非出于自愿的吸烟侵犯,不吸烟者有维护健康的权利,不吸烟者的健康应得到保障,免受这类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

 

 

14我们的石油还能用多久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活动,使学生知道石油界一种宝贵资源,了解石油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让学生了解石油的广泛用途,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石油。

3、让学生明白自然界的石油储量虽然很多,但是以我们使用的速度,以及石油的再生速度,石油资源是很稀少的、宝贵的,激发学生节约利用石油资源的意识。

教学设计:

一、石油是什么?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石油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著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1095)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二、石油有哪些用途?(学生看书讨论)

1、交流

     2、对于石油你想了解什么?

石油的生成问题,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为什么说石油是宝贵的能源?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到5亿年之久。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伴随各种地质作用,沉积盆地中的沉积物持续不断地堆积。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沉积物中动植物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碳氧化合物分子,最终生成石油和天然气。

三、有没有可替代石油的新能源?

学生充分看书讨论,再集体交流。

四、设计警示语

 

 

15废旧电池危害大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家庭、学校、社区的电池使用和处理等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在活动国培养学生调查、访问、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废旧电池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电池的使用和处理、废旧的危害的安全资料,准备几种常用的废旧,安全教育。

学生准备:调查生活中电池的使用和处理情况,搜集废旧电池危害的资料,准备废旧电池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视频导入:废旧电池的使用和处理资料。

二、讨论:自己家里胡哪些用品需要废旧电池?

汇报资料:废旧电池有哪些危害?

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铅:神经系统(神经衰弱、手足麻木)、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部绞痛)、血液中毒和其他的病变。汞:精神状态改变是汞中毒的一大症状。脉搏加快,肌肉颤动,口腔和消化系统病变。镉、锰:主要危害神经系统。

三、如何减少废旧电池对人的危害?

1、采取个人或小组小旗排行榜,发言。

2、展示调查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电池的各类和数量,要求以框图彧格拉形式展现小组的调查结果。

四、走出校园,完成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活动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让我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回收废电池开始,为环境出一份力。

 

16大地母亲的呻吟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谈看法,使学生知道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宝贵资源,它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特别是山东省耕地的基本情况。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老师:尽可能地搜集一些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资料、图片、录像

学生:查找有关土地资源的资料和图片,调查周边冬耕资源的现状。

教学设计:

一、土地对于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

学生汇报。

二、教师播放视频:土地遭到破坏,

人类的哪些活动给在大地母亲造成了伤害?带来了哪些伤害?

(学生展示资料,汇报)

三、阅读课文,了解我国耕地现状,知道中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善,特别是山东。

对此,你有哪些看法?采取个人或小组排行榜的形式,跳跃发言,最后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写出自已的看法。

四、全国土地日是哪一天?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这家。

五、课下画漫画,开展漫画展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谈看法,使学生知道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宝贵资源,它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特别是山东省耕地的基本情况。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老师:尽可能地搜集一些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资料、图片、录像

学生:查找有关土地资源的资料和图片,调查周边冬耕资源的现状。

教学设计:

一、土地对于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

学生汇报。

二、教师播放视频:土地遭到破坏,

人类的哪些活动给在大地母亲造成了伤害?带来了哪些伤害?

(学生展示资料,汇报)

三、阅读课文,了解我国耕地现状,知道中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善,特别是山东。

对此,你有哪些看法?采取个人或小组排行榜的形式,跳跃发言,最后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写出自已的看法。

四、全国土地日是哪一天?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这家。

五、课下画漫画,开展漫画展览,

 

 

17家乡的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家乡的河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教育学生爱护家乡的河,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增强学生对家乡河流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3、唤起学生爱护河流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以及爱护地球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谁能说说你们家乡的河流?

展示照片等。学生介绍河流的历史发展变化情况,让学生了解河水的过去、现在。

二、讨论是什么造成了河流的污染?

三、汇报资料:河水被污染的原因和对人类的危害,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和建议,

四、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污染水的现象?

自然界的水大多是不干净的,污染的原因很多,有居民生活产生的废物污染、工厂的废水污染、船只航行时的油污染、农村喷洒农药产生的污染……如果水中含有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我们就说水受到污染。

随着生产的发展,工厂生产出的产品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向自然界排放的废水、倾倒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废物通过各种途径使自然水域的水受到污染,不少自然水域的水污染已经很严重,并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对人体健康威胁很大。我们这个地区的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呢?我们必须亲自去看看,进行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活动,是认识自然事物的科学方法。

五、走出校园,设计调查表,调查不文明行为,提出制止不文明行为的措施。

 

 

18做文明的宠物小主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作为宠物小主人,肩负对社会和宠物的双重责任,要守法规,讲公告,做一个文明的宠物主人。

2、让学生反思身边社区的不文明养犬行为,及时制止周围的不文明行为,为文明养犬出谋划策。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你养过宠物吗?你的宠物是哪种小动物呢?

哪些宠物常被 人们当做小宠物来饲养?

二、沉思默想:

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你生活的社区有没有不文明的养犬的行为?

具体表现是什么?(小组排行榜)

三、齐心协力:

爱和责任在一起,养宠物才会有意义。同学们写一封倡议书,对养宠物的朋友发现倡议。

四、走出校园:

学生分小组调查,做环保小督察,制止不文明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年级安全教育教案(8-15课)
美国优秀教师26条守则
昼锦新校之现代教育设施
环保教育主题班会设计
地理课堂提问行为
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英语环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