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语 译

孔子说:当一个人的父亲在世时,要看他的志向;当一个人的父亲去世后,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三年没有违背父亲的教诲,就可以称得上有孝心了。

解 析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孔子认为,看一个人是不是有孝心要分成两段来看: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是怎么想的;父亲过世以后要看他是怎么做的。通俗一点来解释,就是父亲在世的时候,一切都得听父亲的,不能忤逆;父亲去世三年以后,才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年,指服丧三年,不是虚数。

这一则主要是讲从大的方面讲孝心,就是要听爸爸的话。爸爸活着,一切得听爸爸的,有不同意见可以想想,但不能干。要想干,得等爸爸死了,服丧三年期满以后才能干。

引 申

这样的孝道在现代社会看起来是有点荒诞的,其它的不说,脱离生产生活去服孝三年就很不切现实了。但放在古代封建社会,非常正常。比如结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缺一不可。孔子提倡这样的孝道,主要在于教化人心、安定社会。从天子到庶民,一代一代,如果大家听爸爸的话,就不会惹生非、犯上作乱。

这样当儿子有点像做官,没有主政一方的时候,尽量不要有什么想法,上头让你怎么干你就怎么干。如果有想法,也要等到你手握一支笔的时候再说。而且,不能新官上任,就去推翻前任的施政策略,至少也要稳个三年。

相关句: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阳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之“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里仁篇》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背景是什么?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孝”的内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