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旅游行程计划安排 普救寺、永乐宫、黄河小浪底游玩攻略

  二、西厢普救寺

  早晨七点半,车至永济。永济位于山西西南端,古称蒲坂,为大舜建都之地,北周始称蒲州,清代始有永济建制,在山西历代均为富庶繁华的名城巨镇。除了物华天宝、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经济,令永济引以为豪的还有发达的文化,柳宗元、王维、卢纶、司空图等文化精英均生于斯长于斯,“一巷三阁老,对门九尚书”就是昔日永济的真实写照。

  此次永济之行的第一站是普救寺,永济火车站广场即有开往普救寺的三路公交小巴。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西北12公里蒲州镇的峨嵋塬上。普救寺始建于隋朝初年,五代时期,后汉大将郭威兵困蒲州数年而无法攻克,这个后来的后周太祖向寺僧问计,高僧道: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城破后不杀百姓一人,蒲州翌日即克,全城百姓得救,寺名遂由西永清院改为普救寺。

  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得益于家喻户晓的《西厢记》故事,普救寺所在的坡底村,也因此而改名为西厢村。《西厢记》的原型为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自传体爱情悲剧《莺莺传》,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到金代董解元的《弦索西厢》再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这一传奇故事由悲剧变为喜剧,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美好愿望,并最终成为元曲的代表作品而蜚声海内外。山西的年画和晋北的炕围画极富地域风格与民族特色,在这些以普通农民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民间美术作品中,“惊艳”、“逾垣”、“拷红”、“宝黛读《西厢》”都是其常见的题材。

  近些年来,《西厢记》又先后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令人遗憾的是,它们拍摄得都不太成功。电视连续剧《西厢记》拍摄于普救寺,但观众反映莺莺与红娘有风尘感,邵峰版的张生更象是一个花花公子。电影《红娘》为迎合潮流甚至加入了武打场面,娃娃脸的苏有朋版的张生在戏中就象是被两位大姐姐领着玩过家家,王馥丽在剧中第一次出演了反面角色:相国夫人,莺莺的饰演者后来就是央视版《笑傲江湖》中的仪琳小师妹陈丽峰。

  普救寺在元、明之际曾是中国北方的著名寺庙之一,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在被称为“天塌蒲州”的强烈地震中,寺内建筑全部毁坏,八年后才得以重修。上世纪初,普救寺先后遭受火灾和日寇战火破坏,寺内唯一保留下的建筑只有莺莺塔。尽管如此,由于与《西厢记》紧密相联,普救寺早在1965年就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又得到全面复建,成为集戏剧情节和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普救寺内最为醒目的建筑是莺莺塔,莺莺塔其实是一座舍利塔,初建于唐代,复建于明代,平面呈方形,共13层,高36米,保留有唐代风格,与西安大小雁塔有相似之处。莺莺可以上到第九层,登高远眺,广袤的晋南平原尽收眼底。

  莺莺塔既是一座佛塔,同时也是一座奇塔,它与法国巴黎钟塔、意大利比萨斜塔等同称“世界八大奇塔”。莺莺塔奇就奇在特殊的回音效果,它与北京的回音壁、河南郏县的蛤蟆塔、四川潼南大佛寺的古琴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

  几乎所有的游客在参观前就知道莺莺塔的回音效果,他们因而以石击塔,以期听到传说中的蛙鸣声,以至于莺莺塔一层的塔壁伤痕累累,管理部门不得不竖牌禁止击塔。

  因为是双休日的缘故,今天游客很多,我为了得到免费的导游服务而跟随几位运城游客一同游览。导游美眉告诉我们,其实直接击塔是听不到蛙鸣声的,在她的带领下,我们绕到莺莺塔西侧墙外,走过“莺莺小径”,站在土坡的台阶中段,导游美眉在台阶顶端用石块击打一尊石雕青蛙,我们首先听到的是清脆的击石声,与击石声紧紧相连的便是一阵阵略微沉闷的回音,果然如同蛙鸣一般,使你仿佛置身于暮色中的池塘之畔。这一奇特的回音效果,是由于莺莺塔独特的造型与游客所处的特殊位置而形成的音波层层反射造成的。

  我不知道其它旅游者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基本每到一处历史名胜,总要倾听导游的介绍,即使此前已经阅读了详细的景点介绍也不例外,因为她们总能告诉你许多书籍中没有或不屑涉及的而又很有必要知道的内容,她们还可以解答许多你只有在光临景点后才会提出的问题。此次普救寺之行,再一次说明了导游的必要性,否则,我可能也会象许多游客一样拿着石头躲过管理员的目光去击打塔壁,那种因为听不到蛙鸣声而困惑地摇着头执着地击打塔壁的愚昧样子一定非常搞笑。

  1986年在复建普救寺时,有关部门对遗址进行挖掘清理,出土了唐宋寺宇基址、唐宋砖瓦、经幢和古钱币等物。在莺莺塔西侧,挖掘出一段唐代竖瓦铺地的小径,当时一位戏剧家正在这里考察,他目睹小径出土而暇思万千,遥想当年莺莺小姐曾碎步从这里走过,“莺莺小径”因此而得名。那次挖掘最珍贵的出土文物是三尊释迦牟尼三身石雕佛像,一佛三身,是指中间的本身、东侧的报身和西侧的应身。释迦牟尼佛像一般为坐像,而这三尊佛像为比较少见的立像,高达三点九米,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目前供奉于大雄宝殿内。

  普救寺建筑群分为三条轴线,共有数十座建筑,其中最富情趣、最受游人青睐的是“梨花深院”。梨花深院为三合院建筑,正房为老夫人的住处,西厢为莺莺和红娘的住处,《西厢记》中的“请宴”、“赖婚”、“逾垣”、“拷红”等情节都发生在这里。修复普救寺时曾出土金代大定年间《普救寺莺莺故居》诗碣,碑上的七言律诗表明早在金代章宗年间董解元《弦索西厢》问世之前,普救寺内就建有供人游人凭吊抒怀的“梨花深院”,也许那时的“梨花深院”本身就是唐代遗物,名副其实的莺莺故居?

  梨花深院大门内的木制照壁上,题写着《西厢记》中莺莺写给张生的约会信,“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里的导游美眉都会站在照壁前落落大方地逐句向游客解释这封信的含义和来龙去脉,此时我才发现,永济美眉原来也是如此娇媚动人。虽然从隶属关系上也归运城,但永济话明显比运城话动听,永济美眉也比运城美眉可爱得多,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梨花深院东厢房一侧,为《西厢记》中的张生逾垣处,院外种有可以攀爬的一株杏树,院内是落脚下墙的假山。张生逾垣处是游客留影比较集中的地方,这其中还包括一些调皮的美眉。等这些冒牌张生离去后,我也上树留影一张,爬上墙头,前度张生今又来,只是不知昔日莺莺归何处?

  寺庙内是不设后花园的,但普救寺却是个例外,导游美眉说这是因为普救寺是莺莺父亲捐建的,莺莺父亲特意为女儿留下了一处游玩之处。后花园内,建有“情侣园”,都是独门独院的包房,听说这里每年九、十月份都要举行集体婚礼,不错,我大婚之后的蜜月不如就选择在这里,不仅环境幽雅,还能感受流传千年的爱情传奇,更重要的是——省钱,呵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寺庙不谈情,唯有山西普救寺
山西永济:普救寺-古代著名爱情故事《西厢记》发生地
(91)山西永济普救寺游记(上)
运城永济普救寺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人说山西好风光(21)
【河南】《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散文《麦积山探宝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