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草堂情(图)

       1999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从浙中出发,先到武汉游览东湖、黄鹤楼、长江大桥,接着探道武当山,然后到四川,先后游览了成都城内的武侯祠、青羊宫、和杜甫草堂,接着经过都江堰,上了青城山,一呆十来天,最后转道乐山大佛、峨眉山。

       时隔十一年,2010年暑假,从7月26日到8月2日,与同事们一道双飞八日游,我携妻子再次来到四川,先后又游览了都江堰、九寨沟、黄龙、蜀南竹海等世界遗产、中国名胜,在陶醉之余,又想起来十一年前在杜甫草堂的见闻,联想诗圣的杰作,今引悠然自在 的 杜甫草堂  图片,再作回味——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公元 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写诗240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留下诗歌一千四百五十多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诗史”,后人尊之为“诗圣”。

       昔日坐落于浣花溪畔的风雨茅屋,现已成为享誉中外的成都杜甫草堂。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厅、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沿中轴线依序而立。工部祠东侧即是著名的“少陵草堂”碑亭和茅屋景观。其间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幽深谥静、秀丽清朗。在庄严肃静、古朴典雅中透出浓浓的文化色彩。

       “人日游草堂”亦成为成都人的习俗。每年正月初七,从学前孩童到白发老翁,齐聚草堂,抚琴弄墨、赋诗抒怀,乃为成都诗坛一年一度的盛事。如今,成都杜甫草堂已成为海内外旅游者,来成都品传统文化,享清心乐趣而不能不到的地方。

        杜甫草堂,承载着诗圣的无限情感,有喜,更有忧。

        喜如《客至》——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译文】

  房前屋后都环绕着春水,只见成群的鸥鸟天天来。花径因为客人少没有打扫过,柴门今天为了你的到来才打开。因为离市集远,盘中的菜品种少,由于家贫,酒杯中只有旧年的陈酒。如果你愿意和邻居的老翁对饮,隔着篱笆喊他一起过来干杯。

【赏析】

诗人叙述了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场面,表现了诗人坦率的性格和宴客的喜悦,也表现出两人之间诚挚的友情。全诗描写细腻传神,充满人情味,富有生活情趣。

《客至》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这首诗是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诗歌自然浑成,一线相接,如话家常。这首诗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忧如《茅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题本身就很有趣。茅屋为秋风所破,为什么还要歌诗一首?是什么牵动了诗人的诗情呢?

诗以描述开篇,完全是写实的手法。先写秋风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战绩;再写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面对这大自然的强者,只好任其所为,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高飞的挂在了树梢,低徊的沉到了塘坳。

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表现得较为平静,甚至还有几分耐心去欣赏它。但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他却真的动了肝火。它如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失态,是那样率真。与其说他是在和孩子们生气,不如说他是在和自己生气。他恨自己老迈年高,生活无依,一事无成,于国于家都没什么用了。也许还深责自己缺乏修养,和小孩子们一般计较。总之,焦灼之后,他转为沉静,渐而苦苦地思索。

大风过后,黑云涌来,不用说,秋雨是不请自来的了。诗人收回自己的视线,不再关注大自然的风云变化,而把心神集中在自己赖以生存的茅屋里。多年的贫困,多年的流离失所,他甚至做不起一床被子,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铁的被子,也让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蹬破了。满屋漏雨,没有干爽的地方,可是秋雨却不管不顾地下个不停。这是怎样的生活啊!长夜漫漫,诗人失眠了。而自经丧乱,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什么用呢?

突然,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时,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虽然他现在缺少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突现这样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一次无奈的“置业”却成后人瞻仰他的绝妙去处
一个诗人给成都刻下的文化气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杜甫的标签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