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省武汉蛇山抱冰堂

                       武汉蛇山抱冰堂


    参观过纪念武昌起义的“首义园”,再去游览纪念晚清重臣张之洞的“抱冰堂”。张之洞晚年以“抱冰老人”自号,“抱冰堂”由此而得名。

“抱冰堂”位于“首义园”东面的山坡上,踏着石阶登上一片平地,一幢单檐歇山式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仔细看,那是三间粉墙黛瓦的平房,砖木结构,廊式堂屋,廊前悬挂“抱冰堂”匾额,大门上方挂着一条“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展览”的横幅。阶下立有一对石狮,石狮规格较小,并不显得威武。旁边木板上写


有介绍: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任湖广总督,在湖北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并设置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局,开新学,练新兵,筹办卢汉铁路,修筑环绕汉口的堤防﹙张公堤﹚,对近代工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客观上为辛亥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张之洞离鄂进京升任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同年,其门生故吏筹资兴建此堂,以存纪念。

走进“抱冰堂”大门,正面立有一尊张之洞的半身铜像,背景是一幅《武汉三


镇繁华图》,两侧挂有对联:昔贤整顿乾坤,缔造先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这付对联在“黄鹤楼”南大门入口处见过,是张之洞所撰。上联指武汉三镇地理位置之优越,下联讲新时代交通极为方便,中国应紧跟世界之潮流。

走进展览室,首先看到的是张之洞生平简介:张之洞﹙1837—1909﹚,河北南皮人,出身中下等官宦家庭,其曾祖父和祖父都做过知县一类的地方官,其父张鍈早年中举,后被朝廷派往贵州任知县,后升任兴义府知府。道光十七年﹙1837年﹚张之洞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龙安县﹚官舍,是张鍈第四个儿子。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13岁的张之洞回原籍南皮县参加县试,得中第一名秀才,并进入县学。两年后,又以顺天府乡试第一名中举。但到27岁时才中进士,在这11年中,前几年回到贵州帮办父亲军务,对付贵州苗民起义,以及结婚生子,为父亲治丧守制。到23岁参加会试,又因族兄张之万为同考官,循例回避。第二年应恩科会试,又因同样原因又没考成。同治二年﹙1863年﹚他如愿以偿,会考得中第三名探花,入翰林院,授七品编修,从此步入仕途。之后,张之洞历任湖广学政、四川学政、内阁学士、山西巡抚等职,光绪十五年﹙1889年﹚出任湖广总督,直至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入阁拜相,前后近20年时间在以武汉为中心的荆楚大地推行他的“洋务新政”,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使武汉由中古市镇转变为“驾于津门,直追沪上”的近代大都会。

展厅还以大量文字、照片介绍“清末之武汉”。武汉从一个中古市镇变为近代大都会,起于1861年3月的汉口开埠,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掩护下,先后在汉口辟租界,设银行,办工厂,开洋行,建教堂,武汉经济逐步纳入了世界统一的大市场。接着,近代文教设施也在武汉纷纷出现,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那时,汉口


租界的欧式风格的建筑到处可见。1863年俄国商人在汉口设立第一家外资工厂——顺风砖茶厂,随后便有更多的外资工厂出现。

展厅以三个部分介绍张之洞在武汉主持的“湖广新政”。第一是办实业。张之洞就任湖广总督后,即在武汉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当初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枪炮武器,以实现清兵装备的近代化,故其实业先从重工业开始。其中汉阳铁厂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家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湖北兵工厂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陆军武器制


造厂。后来,张之洞逐渐认识到“中国岂能以兵存,乃以商存耳。”于是,开始着力兴办以“求富”为目标的民用工业,其中纱、布、丝、麻“四局”为除上海之外

国内规模最大的纺织工业系列。期间,张之洞聘请了大量外国技术人才,如1890年创办的汉阳铁厂职工人数发展到3000余人,1893年聘用卢森堡人欧仁·吕贝尔担任技术总经理,直至辛亥革命以后的1913年。1895年创办的湖北枪炮厂职工人数一

度达到4540人,1891年创办的湖北织布厂,工人总数达2000余人。当时武汉三镇的长江两岸烟囱林立,到处是现代化的工厂。

第二是练新军。强军是洋务派的基本主张,张之洞以练新军为“身心性命之学”,他在武汉创办武备学堂,还派遣学生赴日本学习军事,以培养新军干部。张之洞暂署两江总督期间,曾主持编练“自强军”,返回湖广本任后即着手编练湖广新军,仿效德、日等国的军事建制、操练方法和武器装备。当时的湖北新军成为清


末与“北洋六镇”并列的新军精锐。

第三是办教育。张之洞在办洋务过程中多次发出“才难”之叹,“尝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因此他把兴办教育作为“洋务新政”的基础工程,大刀阔斧地进行文教兴革,创书院,办学堂,遣游学,十余年间在湖北建立起从幼儿教

育,实业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近代学制体系。当时湖北派遣的留学生数量跃居各省之前列,使武汉崛起为文教昌明之区。展厅陈列了当时湖北流行的一首《学堂歌》:

湖北省,二百堂,武汉学生五千强。

派出洋,学外邦,各省官费数湖广。

湖北省,采众长,四百余人东西洋。

……

  展厅最后陈列了后人对张之洞“湖广新政”的评价。有介绍说,张之洞在武汉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等洋务举措为武汉乃至华中奠定了近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虽然张之洞意在维护清朝统治,但新学堂培养出来的大批知识分子,面对内忧外患,纷纷投身革命,运动新军,实现“抬营主义”,使新军成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主力。这对张之洞之言,是为“种豆得瓜”。然而,其近代化事业对武汉


及全中国遗泽广远。中科院院士张春霆在其《张文襄公治鄂记》中说:张之洞官鄂最久,公视鄂事如家事,昕久经营,思为鄂省公私谋永久之利,苟有利于地方者,不恤竭全力以争之。武昌起义亲历者李廉方在其《辛亥武昌首义记》中写道:自张文襄公督鄂以来,以建设地方,振兴国家,实大有利于辛亥革命,最彰著者,首在作育楚材,以自植势力为务。其所设立武学堂多且优良,冠平各省,湖南少年有志者皆来武昌就学。军事则兵工、钢铁两厂,新军练一镇一协,招收士兵必须识字,后且命题考试,衡文以定去取,有志之士,至有弃举业辍学而入伍者。壬癸之交,多派高材生先后赴东西各国留学,分习文武学科,黄兴即其中派遣之一人。出洋学生惊睹外国之文明,纷纷为文宣传,激励

其乡人,加以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一旦海外新炙,更深信仰,最初赞助先生发起同盟会,大抵皆湖北学生也
。孙中山先生更是在1912年4月15日的《时报》上刊文称:以南皮﹙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说武汉 | 蛇山南麓抱冰堂 新军起义靠“抬营”
武汉老建筑的故事:第4篇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首义公园,南昌起义纪念公园
历史人物 — 张之洞
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如何变成了6所知名大学
吴昌硕与武汉:曾两莅湖北 为张之洞治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