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苏苏州蒯祥墓祠

                       苏州胥口蒯祥墓祠

   到过北京天安门的人数以亿计,但是知道造天安门的人则寥寥无几。我们参观过东山雕花楼,便驱车前往苏州胥口寻访主持建造天安门的明朝侍郎蒯祥的墓祠。

我们沿着环太湖公路向西北行驶,不一会就到了胥口渔帆村。公路右侧是一条河道,对岸立有一座石坊。那里我原来路过多次,也听说过石坊后面是负责建造天安门的蒯祥的墓,只是原来公务在身,从来没有停车进去参观过。这次是专程寻访,一定要进去看个仔细。

我们在公路边停好车,下车走过“仰贤桥”,便是售票处。沿河有几幢粉墙黛瓦的

民居,看门前挂的店招,方知是方便游客的餐馆。

蒯祥墓园四周围着河,象一个长条形岛屿。进入景区,还要走过一座石桥才到达岛上。我们先参观前端的石坊。那是一座四柱三门冲天石坊,坊额刻的是“蒯侍郎墓”,柱联是“宫阙巍巍共仰香山鼻祖;园林处处不忘吴水良师”。柱联点明蒯祥是

苏州“香山帮”工匠鼻祖。

石坊后面是飨堂。走近看,门前立有两块石埤,一块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蒯祥墓”。落款是1982325日。另一块石碑上刻的是《蒯鲁班园简介》,“蒯祥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能工巧匠,自永乐十五年起,他在北京先后主持奉天殿(太和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乾清宫、南宫、西苑(北海、中南海)、承天门(天安门)及五府六部、文武衙署、景陵、裕陵等营造工程,对继承和发展我国

传统建筑文化有重大贡献。蒯祥既能绘画、设计,又精通操作技术,被授工部左侍郎。”看着这一连串宫殿的名称,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

抬起头来,见飨堂大门紧闭着。只看见屋檐下挂着一块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题写“飨堂”匾额。前廊柱联“燕京宫阙风范誉五洲,青史垂名,万国衣冠瞻祠墓;建筑泰斗桃李遍华夏,丰碑在口,千秋技艺数香山”。大门柱联“技艺精湛,二品钦工

部;蜚声遐迩,千秋继鲁班”。

进不了飨堂,只得从窗户中窥看。从玻璃窗格看进去,见飨堂后梁高悬“蒯鲁班”盘龙金匾。堂上立有一尊蒯祥头像。但见蒯祥头戴锦冠,胸飘长须,面容威仪。庭柱上有幅对联“名匠古鲁班,一代攷工营紫禁;声暨大瀛海,千秋传法重香山”。墙上

挂有一首徐祖农作的《咏蒯祥》诗:

双手画双龙,巧思营帝宫。

帝王俱往矣,宫阙笑春风。

再看,飨堂内别无他物。

走过飨堂,后面是一条长长的神道。神道两侧立有石羊、石马、石像生。神道尽头是蒯祥墓,苍翠的柏树下是花岗岩砌筑的半圆形罗城,罗城同是石块围砌的封土堆,圆形墓堆约二三米直径。墓前立一块墓碑,上刻“明工部侍郎蒯祥之墓”。罗城前另

有一块石碑,是1964年江苏省文化局拨款整修蒯祥墓时立的,上刻“蒯祥之墓”四个字。另一件是青石雕刻的小石屋,是原来墓园的祭祀用品,看上去是明代制品。

走过蒯祥墓,后面是一座碑亭。亭中立有一块石碑。走近仔细辨认,碑文字迹虽已

模糊,但大致能看出“皇帝制曰,人臣能修其职业,朝廷必推恩荣其先世……”、“天顺二年五月二十五日”等字样。这是明英宗御赐的“奉天诰命”碑。蒯祥因修建北京宫殿有功,被擢升为工部左侍郎,于是皇帝诏封蒯祥祖父蒯思明,祖母顾氏。这便古代皇帝的用人之道。再看碑亭正面刻的柱联“襄阳家声荣百世;香山胜迹共千秋”;背面刻的柱联“开天图画五湖里;人吊古冢锦绣中”。那是说,蒯氏原是从襄阳迁来姑苏定居。

站有碑亭中,向后能看到一组古典建筑。因有河道阻隔,只得返回到前面,走过石桥,再步行后面参观。走到近前看,门头挂着一块横匾“苏州传统建筑展示馆”,但

见大门关着,无法进去参观,只得原路返回。刚走几步,见河边立有一亭。走近看,亭额为“计成亭”。这让我想起在吴江松陵镇游览垂虹桥时看到的“计成纪念馆”介绍,计成,吴江人,明末造园家,字无否,号否道人。少年时以善画山水知名,师承五代画家荆浩、关同笔意,属写实派画家。年轻时喜好游历各地风景名胜。明天启三年(1623年)应常州吴玄邀请,营造了一座面积五亩的园林,随后声名鹊起。崇祯五年(1632年)在仪征为汪士蘅修窹园;不久在南京为阮大铖修石巢园;后来又在扬州
为郑之勋改建影园等。崇祯七年(1634年)写成中国最早、最系统的造园专著《园冶》,为世界级造园名著。“计成亭”柱上有幅对联“无否大师留园冶;造园艺术有规矩”。说是是计成留给后世的造园艺术遗产。

在返出景区的路上,又看到一块指示牌,上写“姚承祖墓”。我不知姚承祖何许人。但既然是蒯祥墓园景点,不妨前去看看。走到“仰贤桥”西北侧,见绿树丛中藏着一座墓葬。走近看,草地上立有一块石碑,上刻“吴县文物保护单位:姚承祖墓”。再看石碑背面,刻着姚承祖简介及其墓葬的变迁。碑文说,“墓在胥口墅里村

阴山,前立姚承祖墓碑。墓原葬法华山南麓涧桥旁,1971年被毁。后由其子孙将遗骸迁此。姚承祖(1866—1939),字汉亭,号补云,吴县人,一生设计建造厅堂馆院、亭台楼阁、寺庙殿宇不下千幢。生前著有《营造法源》、《姚承祖营造法源图》等书。李渊芳先生撰写的《一代宗匠姚承祖》载:姚承祖在近代工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营造法源》一书,系姚承祖受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校长邓邦逖邀请,到该校讲授建筑学时描绘的课本,1956年由张至刚增编,1979年由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作序,叶圣陶先生题签出版,全文计24章,图版52幅,插图71张,12余万字。书中按各部做法,系统阐述了江南传统建筑的形制、构造、配料、工艺等内容,兼及江南园林建筑的布局和构造,素材十分丰富,是唯一记叙江南地区传统建筑施工的专著,被誉为中国南方建筑宝典。民国元年(1921年)苏州成立鲁班协会,姚承祖被推为会长,曾于玄妙观创办梓义小学,在家乡墅里村创办墅峰小学,免费招收建筑工匠子弟入学,曾任教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其代表作品有木渎严家花园、苏州怡园藕香榭、光福乡吾家山梅花亭、灵岩寺大雄宝殿等。

朝前看,一座直径不足三米的圆形石砌墓堆静静的藏于绿树之中。墓碑上刻着

“姚承祖之墓”上款为:1992年7月,下款为:胥口镇人民政府、墅里村民委员会立。

离开景区时我想,一区三景,这是苏州城建与文物部门的良苦用心啊。把苏州三位营造大师的墓园和纪念亭放在一起,不仅可让他们在地下继续切磋技艺,更让各地游客到此景区,便可对苏州传统建筑技艺之渊源一目了然。景点虽小,收获颇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蒯祥园
蒯侍郎墓园
故宫总建筑师是谁? 一名基层“业务干部”的逆袭之旅
[非遗]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北京天安门是谁建设的
蒯祥与香山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