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太宗永熙陵

              巩义宋陵之三宋太宗永熙陵


  宋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位于西村到了永熙陵,陪同我们游览的老赵说,永熙陵的石雕保存得很好,不仅因为数量比较全,而且因这些石雕选用的石材的材质好,

所以历经千年而很少风化。永熙陵座落在村庄中间,皇陵前的两排石马、石羊、瑞禽、翁仲已经与这里的人们世代相伴了一千多年,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了。我们仔细观察,在这些石头雕塑的翁仲里,还俦立着几尊大胡子高鼻梁的番邦使者。我想,北宋的皇帝是想这些让桀骜不驯的番人臣服在自己的脚下,却没想到在此一站就是一千多年。

  宋太宗赵光义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践行杜太后“金匮遗言”当了宋朝的第二代皇帝。宋太宗即位后继承太祖遗愿,南攻北伐,先后扫平了南越国,亲率大军攻占太原,灭掉北汉。然后,指挥得胜之师袭取幽州,决心一举攻下


燕云十六州。没有想到高梁河(现北京西直门一带)一仗惨败,太宗皇帝落荒而逃,险些丧命。赵匡胤长子武功郡王德昭随军参战,当时不见了太宗,诸将谋立德昭为帝,虽未成事实,却被太宗得知。太宗还京多日,不见对攻占太原的例赏,诸将多怀怨望。于是,德昭入谒太宗,请论功行赏。太宗却怒目回答:“战败归来,还有什么功劳?”德昭说:“这不可一概而论,征辽虽然失利,北汉究属荡平,”太宗更怒道:“待你为帝,赏亦未迟。”说到这里,德昭只得低着头退出宫廷。回家后越想越气,情不自禁,竟拔剑自刎。一年后,赵匡胤次子德芳也因病去世。这样,赵匡胤就没有儿子出来接替皇位了。赵匡胤还有个三弟赵匡美(为避讳更名为赵廷美)封为秦王,德昭自刎后,廷美说光义有负兄恩,此话传到太宗耳中,加上

近臣挑拨,太宗对廷美起了疑心,罢廷美开封尹,出为西京留守。另外,“陈桥兵变”功臣赵普与太宗朝宰相卢多逊有矛盾。赵普通过明查暗访,得知卢多逊曾派心腹向秦王表态:“愿宫车晏驾,尽力事大王。”廷美亦私赠卢多逊弓箭等物。赵普将此事一一奏报,太宗说:“兄终弟及,本有金匮遗言,但朕尚强壮,廷美何性急乃尔?”赵普趁机说:“自夏禹至今,只有传子的先例。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太宗不禁点首,遂颁诏责卢多逊不忠,降为兵部尚书。没过几天,又下多逊于狱。太宗又召集文武百官公开此事,太子太傅王溥等74人联名奏议卢多逊罪,要求将秦王廷美亦同处分。卢多逊被流放海南崖州,赵廷美被贬涪陵公,移居房州(今湖北房县),并派地方官监视廷美一举一动。雍熙元年(985年)涪陵公赵廷美忧郁而死。宋初订立的“兄终弟及”誓约至此终结。

  幽州高梁河战役7年之后,赵光义又想再度北伐,企图扭转在北方频频挨打的被动局面。初期作战宋军进展顺利,接连小胜。但由于刚愎自用的赵光义将指挥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由后方遥控军队作战,造成军令不能及时传达,加上各路兵马缺少配合,纷纷败下阵来。只有杨业率领残兵在陈家峪奋力死战,辽兵漫山遍野而


来,宋军大部战死,杨业身负重伤,为辽军所获,绝食三日而死。杨业死后,北宋边境大震。云、应、朔三州兵将弃城而逃,辽军乘胜进入宋境,深(河北深县)、德(山东德州)、邢(河北邢台)等州均被抢劫一空,边民蒙受重大损失。赵光义先是刚愎自信,在两次北伐失败后,又陷入战与和的两难境地。到了晚年,赵光义“守内虚外”的思想形成,致使后来的两宋皇帝都只想偏安一隅,从不主动进攻。

  几次伐辽失败后,赵光义便将注意力转移到文治上来。在文治方面,他确有很多


独到之处。他完善了宋朝的各项典章制度,使之基本成为定制,使宋王朝避免了像五代各朝一样短命夭折。两宋之人多言“祖宗之法”。即指宋太祖、宋太宗定的制度而言。其中,宋太祖制订的法度主要在于军事、政治方面,而宋太宗则着重在文化、经济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治国法度。赵光义还促进科举制度的日趋严密、完整。在赵匡胤确定的殿试基础上,赵光义规定殿试后在殿前“唱名”,由皇帝分别赐易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功名。并规定科举向文人广泛开放,只要文章、诗赋合格,都可录取。所以在宋代涌现了一大批名留青史的文人大儒。赵光义还非常重视文化事业,他为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建造规模宏大的新馆,合并为崇文院,收集了大量藏书。赵光义还组织文人编纂《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等书,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宝贵资料。

  史书记载,赵光义为政勤俭,不喜声色游猎,只是喜欢读书和书法。对宗教也比较宽容,不过是重道教,轻佛教。

  赵光义到晚年,皇位继承问题是困扰他的一大难题。本来赵光义想立长子赵元佐为皇嗣。但元佐听说叔父廷美死后,悲愤不已,精神失常。后来赵光义命太医诊


治,稍有好转,遂大喜而设宴,然而没有邀赵元佐参加。赵元佐知道后,竞大怒而纵火烧自己的楚王宫。于是,赵光义大怒,将元佐削去封号,废为庶人。遂于公元995年,立赵元侃为太子。赵元侃即后来的宋真宗。自宋真宗至南宋高宗,六代八个皇帝都是太宗一系子孙。直到高宗赵构,因无子,领养太祖七世孙为太子,即宋孝宗,以后的八个皇帝又转入太祖一系。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并称“祖宗”。他们的后代各有八个皇帝。兄弟二人轮流当皇帝,其后代也轮流往复,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北宋亡在太宗一系手里,南宋亡在太祖一系手里,真可谓平分秋色。

  公元997年,赵光义去世,在位21年,享年59岁。葬巩义永熙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太祖时期的宋辽关系
2宋太宗赵光义(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976-997年在位21年,终年59岁)
历史上的今天——939年11月20日,饱受争议的宋太宗赵光义出生
【历史人物】北宋第二位皇帝: 赵光义
宋太宗赵光义跟他哥哥宋太祖赵匡胤相比,差在哪里?
“斧声烛影”的真相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