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四不讲”
(原载《人民公安报》201268日) 
   1938年,西南联大历史系的一堂课上,一位教授很狂放地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四不讲”是何等的霸气冲天,说这话的就是国学大师陈寅恪。
   “教授的教授”、“太老师”、“盖世奇才”、“最好的教授”、“活字典”、“活辞书”……这都是学界对陈寅恪的评价。1926年,36岁的陈寅恪登上了清华的课堂,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天王”。当时,清华园不论是学生还是教授,凡有搞不清的文史疑难问题,都向他请教,而他每次都让人疑惑而来满意而归。尽管陈寅恪所教的课程如佛经翻译文学、蒙古源流研究、唐诗校释等比较冷门,但他能把无聊的课程讲得极为有趣,引用多种语言,把史料、引文的出处,作者是谁,哪个版本,多少页,都给学生掰开揉碎交代得一清二楚。他上课时,不光学生爆满,就连朱自清、吴宓、冯友兰、浦江清、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名教授都来听讲,陈寅恪由此又被学生称为“太老师”,是名副其实“教授的教授”。
   在20世纪30到40年代的中国学术界,一直有本国培养的“土鳖”学者和有留学经历的“海龟”学者的流派之争,两派互相鄙视,就跟现在的80后骂90后是非主流、脑残,90后贬80后是宅男、腐女、伪小资一样,PK得异常激烈,但不管哪一派,谁都不敢瞧不起学贯中西的陈寅恪,这在学术界简直太不得了了。很多名人都很哈他,吴宓赞他“中国最牛人”,刘文典誉他“真教授”,傅斯年夸他“三百年来首席人才!”梁启超则说:“别看我著作等身,但摞一起也不如陈先生三百字有料。”
   在常人看来,陈寅恪才高气傲、狷介耿直,但他自有风趣和幽默的一面。有一次上课,陈寅恪调侃学生说:“我有个对联送给你们: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当时国学院的导师梁启超是南海圣人康有为的弟子,而另一导师王国维曾做过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这对联的意思是既然你们是梁、王的学生,也就是康有为的徒孙、溥仪的同学了。如此到位而诙谐的马屁,令同学们笑倒。
   有人在谈及他独孤求败般的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我想大致可以这样描述陈寅恪:他没有文凭,却被清华聘为导师;他著作寥寥,却被学者一致推崇,他眼盲腿瘸,却是教授的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散文」:大师陈寅恪
这位大师被誉“三百年来仅一人”,名字经常读错,梁启超自叹不如
清华国学四导师VS北大燕园四老,新学期给孩子定个小目标!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学贯中西,威名赫赫,仅一人善终
清华四大导师,中国人的四种风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