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能遗忘的家训文化

家训家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和全国各地一样,宁波象山历史上的家训文化也是一座富矿,可以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值得人们去发掘、传承、发扬光大。

《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古代家训文化的思想核心,就是为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中国传统社会,其实就是一个家国同构的社会,那种家国情怀,渗透在家训的方方面面。

象山县家训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其主要方面表现在修身、勉学、齐家、处世、治国等五个方面。

【修身】

家训、家规都是面向一族一家的人生道德教育,人怎样成为一个有完美人格的人?儒家认为在于“修身”。要修德于己,淡泊明志,自强自立,慎独自省,促进美好品德内心修养。

修德于己关头史氏家族《八行重训》:孝、友、睦、姻、任、恤、中、和,其实就是八种操行品德。其中“中”字,就是讲中庸之道,“吾人受中以生,性体浑然,及动而应事,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君子之时中也。”这是一种很高境界。闻岙《夏氏宗谱》族规第一条就讲到“德业相劝,如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要求人们以道德为先,把道德与专业相结合做到“德业相劝”,这种修德的要求,在家训中比比皆是。

淡泊明志唐翰朱氏家训思唐公训言:“文公小学云:‘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此二言虽浅近,味实无穷。浅言之,不过为贪口腹者下一针砭;细思之,即淡泊可以明志。汝曹欲立志有为,要能咬得菜根,切莫贪图口腹。”井水《俞氏族规诗章》云:“读书奚但猎虚名,有志无虞业不成。”就是讲立志,志存高远,则人生有定向。

自强自立家训要求自强有为,以天下为己任。关头史氏八行垂训“任”字:“任之时义大矣哉!隐居养晦,为圣贤之任;肩论道经邦,为君民所倚籍。无恢宏之量不能任,无刚大之气不能任,无坚忍之心不能任,惟不为私屈,不为欲蔽身体而力行者,克胜任而愉快也。”

训言要求人要有勇于赴义的精神,担当天下大任。

慎独自省要求独自一人时注意自己一言一行合乎规范,自觉追求道德上的自求自律。唐翰朱氏家训云:“心为人一身之主,如树之根,如果之蒂,不可先坏了心。”“宁让人,毋使人让我;宁容人,毋使人容我。”等,不胜枚举。

【勉学】

家训强调通过学习,提高人的品德素养。《颜氏家训》云:“‘积财干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养正于蒙昌国《秦氏宗规》第一条就是“蒙养当豫”,“族中各父兄须知子弟之当教,又须知教之当正,又须知养正之当豫。”岸上峰唐氏祖训:“子孙年届学龄,宜送入学,不可规避。”

勤于课读象山《孙氏家谱》:“勤课读”,“如子弟能读书晓理,义通文墨,便觉不俗。”石浦陈氏祖训:“于孝经、小学二书,令其口诵心维而准行之就传,或一年一经,或三年一经六经,明斯为通。”毓兰轩训语:“凡古人著作,不看则不知,不读则不能。”

因材施教县前街《冯氏宗谱》祖训:“子孙稍长,或士或农,当因人予业,因材施教,勿致游荡。”

知行合一泗洲头《朱氏宗谱》云:“务将圣人之言刻刻留在心中,摹拟效果,身体力行,自有无限妙境。”

耕读传家黄埠潘氏家规:“耕读以务本业”。龙峰顾氏族规:“忠孝勤俭,耕读传家。”陈隘陈氏祖训:“非耕读无以厚生,非读书无以明理。既教之耕,耕必勃;既教之读,读必敏。”

【齐家】

齐家是治国的基础,如把家治好了,就可以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到治国之道。

孝悌之道孝悌是齐家基础,几乎所有家训都讲到孝父母、谨祭祀、友兄弟、端嗣续等。

夫德妻贤婚姻是家庭关系基石,主要强调义夫顺妇,家训中对夫妻双方各自道德进行了规范。

谨慎嫁娶家训中强调嫁娶先择门户相当,后择婿妇贤德,勿索厚聘,勿贪厚妆。

勤俭持家象山家训强调治家以勤俭为本。认为:“勤与俭,是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

努力稼穑象山古代是农业社会,家训提倡勤于劳作。《孙氏宗谱》云:“凡我子弟务农者,当拮据治田,惟三时不失其勤。斯千仓可保其庆。若使旷土度时,秋收失望,恐举家嗷嗷待哺。”

【处世】

指人生活在社会上各种关系的处理,象山家训处世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诚信待人,谦逊为人,慎择朋友,以礼待人,戒斗戒讼等等。昌国施氏戒律:“家为孝子,国为良民。规行矩步,不犯非分。”就凝聚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表现了处世的基本原则。

诚信待人象山朱氏家训:“忠孝要出于诚,言行毋流于伪。”田洋湖胡氏家训:“信之为道,首戒虚花,言不由衷,尚口徒嗟。”

谦虚为人陈隘陈氏祖训:“必须谦逊辞让。少莫凌长,卑莫凌尊。为尊长者,亦宜怀爱幼少,导以正路,勿使长其勃傲之习。”

宽以待人西周赖氏祖训:“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不是。须平心一想,施恩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常留余地,得意不能再往。”

谨慎交友象山家训强调“慎交”,与贤者为友。西周赖氏祖训规定:“凡不肖子孙有为不法之事及交游匪类者,无论已发觉未发觉,一有风声,即唤入祠堂,考敷虚实,呜鼓其攻。大则送官,小则黜族,毋得轻贷。”

【治国】

子孙处世,最后以修养治平为人生目标,进入官场,必须严守官箴,坚守为官之道。

清廉为官昌国秦氏宗规云:“仕官不得以贿败官,贻辱祖宗。”田洋湖《胡氏八德训族》中有“廉训”云:“廉以励操,毋恣其欲。贪夫罔厌,希图饱饫。多利多怨,为祸迅速。”

勤以职守溧阳史氏家范云:“政有惠岗济民也。”古人云:“居官者宜晚眠早起。”泗洲头朱氏昭之公训言云:“即使偶拾一介功名,便觉志得意满,自暴自弃,上之不能为邦国之良材,下之不能完闾里之完士。甚至舞文弄墨,欺嚼乡愚,必至身改名裂,祖宗积德,被他败尽,不如不读书为愈也。”史氏“八行垂训”提出“以天下为己任,而勇于赴义。”

精忠报国岸上峰唐氏祖训:“子孙有入仕者,须忠于国、忠于职、忠于事。若有祸国殃民而污名节,非特族人所不容,亦法所不容。”石浦卢氏家训:“人臣事君,以忠为则。忘私忘家,奉公报国。何以立朝,昌言正色。何以治民,慈溪恺侧。黼黻太平,宣献效积。六事尚廉,端兹臣极。”

象山历代家训内容包容万象,上述五个方面可见其一斑而知全豹。实在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是不能遗忘的精神财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应可军|祖训或族规
高春平:耕读传家风 清廉是根本
書法考(640) 曾氏家训 | 耕读传家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四十七)】山西吕梁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 清俭家风传世
《邬氏族规家训》
家谱的体例(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