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榆荚”古诗趣谈

春天来临,万花争艳,古诗人笔下写不尽姹紫嫣红。生长在北方广大原野上的榆树,特别是它那在春风中摇曳、形同古钱似的榆荚,逗引起不少诗人的诗兴,吟出一些独具风味的“榆荚”诗。

首先,古诗人将榆荚人诗,多抓住它似“钱”的特点。北周庚信的乐府《燕歌行》:“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桃花颜色好如马,榆荚新开巧似钱。”就是说新绽开的榆荚如同枚枚细巧的古钱。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诗云:“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以榆荚当钱沽酒,不过是和酒家翁开个玩笑罢了。宋人孔平仲《榆钱》诗:“镂雪裁绡个个圆,日钭风定稳如穿。凭谁细与东君说,买住青春费几钱?”萌生了用钱买住春光的奇想。清代人周亮工的《榆钱》诗:“苇屋萧条别样贫,交情偏见雨痕新。莫惭逋券谁相答,点点榆钱浪掷人。”以拟人化手法写榆钱,形态如在目前。

榆荚可食,特別是荒年,农民就以榆皮、榆叶、榆荚充饥。宋代诗人晁补之的《流民》诗:“生涯不复种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写了宋朝农民流离颠沛的贫困生活,反映出他们对钱粮富足生活的一种憧憬和渴求。

其二,古诗人咏榆荚,有时还赋予它很强的代表性,比如代表春天、春雨等。唐代诗人李商隐《一片》诗的后四句:“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遣佳期更后期。”作者选用榆荚作为春天的代表,与秋季开花的“桂花”相对,在此,榆荚可说是压倒春日众芳了。

宋代诗人余靖《暮春》诗:“莫带全铺翠,花房半坠红。农家榆荚雨,江国鲤鱼风。”春雨不称“桃花雨”、“杏花雨”偏称“榆荚雨”,点出了暮春之雨的特点,给人一种忙耕忙种的农桑之感。

也有视榆荚为春天花木中的下品者的。唐代韩愈《晚春》诗:“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位以倡导古文反对浮艳文风而著称的大作家,竟一时被某些草木花卉的红紫烂漫、争芳斗艳所迷惑,视榆荚、杨花“无才思”,看不到它们涂黄披绿的朴素美及“争春”的独特风韵。相反,大诗人李白游成都,赋《春感》诗:有“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之句,同是写榆荚、杨花,就下笔稳健,评价公允,使神采生动的榆荚、杨花,透出一种春的美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岑参调戏老头子的一首诗
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
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戏问花门酒家翁》 赏析
用古诗形容花钱,什么诗句比较合适?
十首关于榆钱的诗词,让你瞬间找回,小时候的味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