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决课改中的四个关键问题


田保华
   
  发展素质教育、落实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和我们为学生提供的教育不太相符的问题,是教育的供给侧改革问题,我们必须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2018年,我们应该有所作为。

   课堂革命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如今的课堂,正从“双基”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因此,教师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一是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注重营造学习情境的真实性,二是由知识中心转向能力素养中心,培养学生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三是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学习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实现这三个转变的中间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与情境化是紧密相连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境。真实的生活情境,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情境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境。

  当我们的课堂学习能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能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才是落实三维目标的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

   以学定学

  在“教与学”关系重构的新时代,传统的“以教定教”正走向“以学定教”和“以学定学”,这是由学习内容结构决定的。STEM教育的目的是将技术和工程并入常规课程,并以此对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进行彻底革新,试图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典型性课堂模式,鼓励发展一种问题解决式、探索发现式学习的课堂模式。

  在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今天,STEM教育不仅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更是在学习方式的创新中,由学习者共同创造出新学习内容的过程。STEM教育再造了学习流程,变结果导向为关注过程,“以学定教”正在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定学”;它更新了学习内容,变加工模式为创造模式,学习的过程不再是知识的输入与输出过程,而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它改变了思维路径,将目的性思考行为转为伴随性思维品质。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既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着学生的身份。

   思维成长

   未来,在学校中,重要的不再是学知识,而是学思考。

  学习就是塑造大脑,创新教育就是塑造不一样的大脑。因此,学校的创新教育很简单,校长应鼓励教师每节课上得不一样,每位教师上得不一样,这样才会出现创新的新局面。

  在培养学生关键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新时代,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每个学生都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就是增加思维含量,加大思维流量,促进思维发展的过程。

   评价引领

  评价引领发展,评价促进发展,评价实现发展。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一是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二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学校应根据核心素养的目标框架,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必须切实可行,向常态化、科学化、智能化方向推进。学校还要以学生学业评价改革为突破口,既关注学生学业发展水平,也关注学生获得学业发展的方式,更关注学生获得学业发展所付出的成本,促进学生成长方式的转变。

   (作者系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标呼唤怎样的新学习?八大学科落地策略请收好丨头条
教育行思录(3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听评课
如何听课、评课?教师和教研员可以这样做!(全面实用)
【荐读】赵占良: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构建语文有效课堂的实践探索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基于核心素养听课、评课,教师可以这样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