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拿来主义》教案(转)
8.《拿来主义》
学科:语文            授课班级:                     任课教师:金乾波
课题:《拿来主义》
授课时数:    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熟悉并掌握鲁迅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论证技巧。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
教材分析
《拿来主义》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传统名篇,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影响深远,富有现实意义。这篇文章既有文学性、形象性,又有议论性,在论证的过程中有破有立,线索分明,层次清晰;语言犀利幽默,极富感染力。教学这篇课文,可以采用讲解式、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反复、深入阅读文本,把握全文论证思路,体会鲁迅杂文语言的独特韵味,咀嚼其深刻含义。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前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拿来主义”精神在今天的价值与意义,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教学重点及突出重点的措施
1. 理解比喻论证的方法
2. 理解破与立的关系
问题式教学法。老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几个富有启发性的关键问题,如“作者在论述拿来主义之前是怎样揭露和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后果的?”又如“作者是怎样揭示拿来主义的基本涵义和具体涵义的?”等,这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体会西方思维的条理性。
概念比较法。可与问题式教学方法结合起来,通过概念间的比较,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思维的严密性和形象性。
教学难点及突破难点的方法
1、“送去主义”是难点。因为现在的中学生对文章的背景不熟悉,文章中有些词语比较费解。所以讲解时要适当介绍背景,把费解的词语作重点讲解。
2、反语的运用。
探究拓展法。以学生自行探究研讨为主,力求从课文内容出发向纵横拓展,力求从学习理解向迁移运用转化,从而达到扩大思维含量,提高思维层次,增强学习能力,完善学习素养的目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文章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的。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发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答案吧。
二、了解文章的背景
自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来,反动统治者,尤其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各个方面奉行卖国政策。30年代,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叫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喧嚣一时。左翼文化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混乱,颇多分歧。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这一主张。
三、整体感知
1.围绕题目拟出问题
①为什么要施行拿来主义?
②什么是拿来主义?
③怎样施行拿来主义?
2.听读录音,梳理文章结构
①为什么要施行拿来主义? (分析问题:1-6段)
②什么是拿来主义?(提出问题:7段)
③怎样施行拿来主义?(解决问题:8-10段)
3.正音
自诩(xǔ)给予jǐyǔ  残羹(ɡēnɡ)冷炙 (zhì)  冠冕(ɡuān  miǎn)脑髓(suǐ) 譬如(pì)孱头(càn)蹩进(bié)阿剌là伯
四、诵读鉴赏1~6段
自读第一段至第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边读重点段落,重点句子,再分析文章)
什么是闭关主义?其表现、实质、后果分别是什么?
什么是送去主义?其表现、实质、后果分别是什么?
什么是送来主义?其表现、实质、后果分别是什么?
1.闭关主义
表现: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实质:明清以来奉行的闭关自守的政策(排外)
后果:大门被枪炮打破(鸦片战争),碰了一串钉子(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送去主义
表现:只是送出去,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
实质:国民政府的卖国政策(媚外)
后果:亡国灭种,祸延子孙
3.送来主义
表现: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小东西
实质: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降外)
后果: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的一概排斥
4.小结
闭关主义,丧权辱国;送去主义,沦为乞丐;送来主义,国将不国。所以,我们要拿来!(先破后立)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闭关主义      丧权辱国
送去主义      沦为乞丐
送来主义     国将不国
拿来主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比喻论证。
[教学步骤]
一、鉴赏7~10段
1.本文作者主张的“拿来主义”的内容指什么?
明确: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②占用,挑选。
2.“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如何理解?(提示学生,参看“资料显示”上的资料,根据语境进行分析。)
3.为了阐述这一主张,作者以“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又指出对待这个大宅子可能出现的三种态度。即“孱头”式、“昏蛋”式、“废物”式。试结合语境,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明确:“孱头”—指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人。“昏蛋”—指盲目排外全盘否定的人。“废物”—指崇洋媚外,全盘接受的人。从整段文章看,显然作者是用调侃的笔法幽默风趣,又很有批驳力地借以讥讽“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可笑。
4.第9段中,作者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做法,即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仍用比喻论证法,哪些形象包含着作者细微的体察和揣摩?请指出这些喻体各比喻什么?
明确: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须批判吸收的部分。
烟枪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完全没有价值,但可适当保存以教育后代的部分。
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三、课文最后一段
教师读下面的五句话,学生读相应的内容: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待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继承文化遗产能起什么样的积极作用?④正确继承文化遗产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何在?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半个多世纪了,今天,重读先生的文章,犹在耳边回响。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如何去拿呢?
首先,“拿来”必须爱国。没有爱国心,只能当亡国奴,只能实行送去主义,是没有胆量“拿来”的。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香港就是被腐败的清政府送去的,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国家强大了,才使分割一百多年的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
其次,“拿来”必须有用,要有选择地拿,不要抱着“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偏见,对外国的东西什么都要,把中国变成发达国家的垃圾场,我们要“拿来”的是高科技、先进经验,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东西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担负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再者,“拿来”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只有改革,才能适应发展经济的需要;只有开放,才能扩大市场,国外的高新技术,先进经验,以及优秀的人才才会进来,为我所用,发挥效益。
同学们,鲁迅先生的思想博大精深,尽管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但今天同样能知道我们、激励我们,让我们再次欣赏先生的杰作,聆听先生的教诲吧。
布置作业
运用比喻论证,自选话题,写一段说理文字。
【示例一】中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人不应认为个人力量渺小,而不去承担改造社会的责任。
社会好比一个人的身体,而我们每个人就好比它的一个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发挥了作用,整个身体才会健康,生命才会存在。一个人比之社会是小的,但一个人的作用却是不能忽视的,个人力量是小的,但个人的精神却往往能在社会中折射出夺目的光彩。广大的人民群众、工人、农民、战士……也许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更没有记下他们的功勋,但他们贡献了全部的光和热。正如无数无名的小星才聚成了浩瀚灿烂的星空,没有他们,夜空将是何等暗淡。我们每个人就是社会的一颗无名小星,如果大家都存在那种个人力量太小的思想,而不愿奉献光热,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吗?
【示例二】中心:“自由”谈——自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自由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不受约束的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词中就生动的诠释了自由的相对性。鹰在天空翱翔,鱼在水里畅游,是何等的自由自在。如果反过来,把鹰置于水中,把鱼放在天空,那么,它们非但得不到自由,而且连生存都不可能。它们的自由都受着空间环境的制约呀。风筝只能在长线的牵制下,才能在空中自由飘动,翩翩起舞,倘若它抱怨长线对它的制约,并一味把长线扯断,那么挣断线的风筝,不仅没有得到更多的自由,反而要一头栽进泥潭,再也不能飞了。大至一颗颗行星,一旦脱离了它们的必须遵循的运行轨道,将很快变成一颗流星,在与其它星体碰撞及大气的摩擦中化为乌有。任何事物的自由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便是大自然的法则。
人类也是如此。社会愈向前发展,生产水平愈高。技术愈进步,人们的自由就愈大愈多。但同时,管理也愈科学,纪律法规也愈多愈严。没有路的时候,人们可以到处走,但走起来却很费劲。修路架桥,驶车乘马,走起来自由多了,但跟着就出现了维护交通安全的法则。“红灯停,绿灯行”,“车马行人一律靠右边行走”,否则就予以处罚。有了航海的船舶,人们在海上就自由多了。但航海必须沿着一定的航线行驶,否则就要触礁沉船,葬身海底。同样,火车只有分寸不离地沿着铁轨运行,才有呼啸奔驰的自由。
由此可见,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唯有增强纪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习惯,尊重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以及他人的自由和权利,你才能拥有最大的自由。
板书设计
闭关主义                 使用:鱼翅               精华  取其精华
破  送去主义  立   拿来主义  存放:烟具(少),鸦片    互现
抛给主义                 毁灭:烟具(多),姨太太  糟粕 弃其糟粕
送来主义
教学反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拿来主义》教案4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名师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高中语文试讲】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