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究竟在追寻什么样的教育

每年高考、中考一揭榜,各种喜报闪亮登场。街谈巷议,高考、中考“状元”(今年提法换成了“第一名”、“最高分”)成了最火热的谈资,犹如阿Q口中念念不忘的“革命”。成绩好的,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抑或是校长、教师,仿佛眼前尽是灿烂前程、锦绣河山,学生成绩平平或马失前蹄没有发挥好,连校长、教师、家长都是一脸子晦气,躲躲闪闪,“没脸见人”似的,生怕那个问起考试成绩来,无言以对。

的确,在仍然“一考论英雄”,考试成绩仍然是评判学校优劣、评价学生成败、考核教师绩效“主要标尺”的地方,可怜莘莘学子及其家长都难过考试关!由此引发的如何加快改革基础教育,加快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生共长的良好教育生态,切实树立学校立德树人为本、家庭言传身教为范、社会成人成才为荣的风向,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究竟在追寻什么样的教育?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自己都是迷茫的、彷徨的,作为有良知良能的教育工作者,内心更是焦虑不安的,因为现实和理性无法统一,格物无法致知。考试成绩、高考中考升学率,成为评判教育是否优质、评价校长教师绩效主要甚至唯一依据,有其深厚的社会土壤,培植这个土壤的核心要素就是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异化的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是慢工细活,来不得半点偷懒取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把教育功利化,把学校工厂化,要求学校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如果纯粹从技能型人才培养角度而言,无可厚非。但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绝非如此,也不在此。中西方教育的两大源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生孜孜以求,诲人不倦,阐述的教育原旨就是开启山林、开辟鸿蒙,消除愚昧、创造文明,究天人之际、问苍茫宇宙。现代教育更是直指人本人心,明确提出教育的职责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反观现实,不少地方的学校成了名利场、考试工厂,一些地方的教育越来越忽视对人的精神塑造、品格培养,教育越来越迎合社会和家长的功利需求,这就是教育浮躁不安的本源。

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是什么?自然是教育资源公平、共享,尤其是普通家长,希望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的学校。但好的学校究竟是什么标准,大部分家长眼里评判的依据就是升学率。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自己就没啥子事了。孩子出了事,或者成绩上不去,不管青红皂白,码定了就是学校的责任。殊不知,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无法取代家长的言传身教,学校教育同样无法代替家庭教育。家长对教育价值的模糊认识,对非理性教育的过度追求,直接推波助澜产生了大量的学区房,催生了择校热,和形形色色的培训班、补课辅导班,填补了家长的焦虑和社会的“胃口”,家长、社会各取所需,至于孩子是否具备身心健康、感恩意识、勤奋上进、怜悯之心、抗压能力等等品质,那就是其次甚至再次的事了。

政府对教育的期望是什么?长远而言,教育是为国家发展、为民族振兴、为人类进步培养人才,近而言之,教育是为当下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劳动者。由于功利性的因素太多太杂,使得教育重技能轻人文、重实用轻精神、重显绩轻潜能,使得我们的教育见物不见人、见物质不见精神。如果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门重启,人们饥不择食,滋生了一个精神浮躁的年代,教育也未能置之度外,那么这些年教育价值观念的异化,让教育蒙上了浓重的功利色彩,并由此衍生了长长的教育产业链条和庞大的教育利益集团,考试成绩、高考中考升学率自然成了获取家长钱包青睐、回报政府投入的“答卷”。

政府和社会对教育光有需求,教育价值观必然会被扭曲,教育就无法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最近,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教育要“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应该是给当下教育的一记猛掌!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在今年复旦毕业生毕业典礼上警示“所有大学,而不是某一所大学,越来越像培训学校”,发人深省,震耳发聩。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承担如何来服务教育落实“四个回归”的使命,教育才能正本朔源,才能回归正道,教育才能让普通百姓看明白,办一流的教育才不会是空中楼阁、痴人说梦。

“吾令羲和弥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片灿烂的星空之下,我们对教育价值的不懈追寻,就是让更多的人们懂得教育的真义,进而促进教育良好生态的形成,培养具有爱国、诚信、正义、勇敢、勤劳、友善等等良好品格的现代公民,建设一个“将对人类有更大贡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作者单位:会昌县文广新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的人文性和功利性
于漪:尊重教育规律为孩子和教育松绑
当下的中学校长对教育的伤害有多大?现任命的校长收入主要有几项
教育反思
高素质与高成绩之成绩唯一论
如何正确看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