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全整理:宋词知识大全集(下)

阕与词的分类

你知道“二阕”是什么意思吗?原来,宋朝时把一首词叫做一阕词,韩世忠做了两首词,自然就是“二阕”了。但是,“阕”一般指双调词的段落,分别叫上阕和下阕。

词按照段落分为三类:只有一段的叫做单调,如《望江南》;两段的叫做双调,如《临江仙》;三段的叫做三叠,如《兰陵王》。

另外,词按照字数也可以分为三类:58字以内的叫做小令,59字到90字的叫做中调,91字以上的叫做长调。

藏头体

苏轼回京,路过京口,那里的官员专门办了一场宴会,为他送别。郑容和高莹两名歌妓,想在歌妓名册中除去名字,恢复清白出身,就提前写好文书,在宴会上呈给官府主管,希望得到批准。主管让她们把文书先呈给苏轼,苏轼看过后就在文书后题了一首《减字木兰花》词: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早,莹骨冰肌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两位歌妓把文书拿给主管,主管立刻同意她们的请求。

你知道苏轼词的奥妙在哪里吗?原来,这首词每句话的第一字连在一起,就是“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像这样有意把每句话的首字连成一个完整意思的词,就叫做藏头词。

词与词谱

相传一天夜晚,宋朝的江衍梦到自己站在一座庙门外。他听到里面传来悦耳的歌声,想进去看个究竟,却被拦住了。守门人说:“庙里供奉的仙人是我家主人,正在依照乐谱填词,请您不要打扰。”过了一会儿,仙人请江衍进门,为他演唱了一遍刚做的歌词,告诉他这歌词叫《锦缠绊》。梦醒后,江衍赶紧把听到的歌词记录下来,可是这首词无人能够演唱。

宋朝时,像《锦缠绊》这样不能演唱的词牌已经出现。对于不能或无法演唱的词牌,人们仍旧能填写新词。你知道他们怎么做到的吗?原来,人们把前人创作的、同词牌的词进行排列和比较,得出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等方面的规则,然后按照这些规则填词。编录这些规则的书,就是词谱。

宋词多由歌妓传唱

宋徽宗时,有个朋友来拜访名士李荐,还带了一个歌儿唱得很好的老翁。李荐听了老翁的歌,虽然觉得歌声悦耳动听,但仍旧不喜欢这位老歌手。随后,李荐写了一首《品令》词,嘲笑这位老翁:

唱歌须是,玉人檀口,皓齿冰肤。意传心事,语娇声颤,字如贯珠。 老翁虽是解歌,无奈雪鬓霜须。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宋词多是由歌妓们演唱的,人们也习惯了听女子歌唱,即便有一两个唱歌很好的男子出现,也没人喜欢。

词与方言

南宋孝宗时,有人在垂虹桥上题了一首《洞仙歌》: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叹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惟有江山不老。 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这首词不知道是谁题的,有人见《洞仙歌》清新脱俗,甚至怀疑是天外飞仙写的。这件事传到皇宫,孝宗读了词后,笑着说:“这哪是什么仙人写的,一看就是福建一带的人写的。”后来,经过查证,果真是福建才子林外的词作。

你知道宋孝宗为什么这么说吗?原来,在福建话中,“锁”的读音很像“老”和“扫”,这首词“锁”、老”和“扫”都是押韵字,说明词作者应该是福建人。宋词中,有很多押韵字和平仄字的运用都有方言的特色。

叠字的艺术

古代诗文里,有一种有趣的艺术叫做叠字,就是把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起来应用。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曾在《声声慢》中写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续用了7个叠字,却相当自然地表现出词人凄凉冷清、百无聊赖的心境。

你知道吗?到了元朝,有一个叫乔吉的人,也很巧妙地运用过叠字艺术。他写过一首《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连续使用14个叠字,意思完全、意境完整。

词的地位

王安石的儿子叫王雱,从小聪明伶俐,长大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是他从不作词。有人表扬他志向高远,不作小词,可有人却嘲笑他,说他不会作词。听到别人的嘲笑,王雱就随手作了一首《倦寻芳慢》。人们都觉得这首词情真意切、语言流转,是难得一见的好词。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作过词。

一开始词的地位不如诗,很多人认为词是“小道”,王雱也认为真正有才学的人是不会全力作词的。后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词的创作,词的地位也就上升了。

据说,北宋末年有个叫做朱翌的人,小时候喜欢作词,但不敢呈给父亲看。有一天,父亲知道了他作词的事,不但没生气,心里反而很高兴,觉得这孩子将来肯定会是个文学才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学者怎样填宋词?
鸿雁在云鱼在水:少年游与醉花阴
唐宋词中词牌名的英译(转)
巴蜀学院词一班第十七讲(辛勤)
遇见古风:不看这篇,或许你永远不懂怎么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宋词
宋词要求''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李之仪这首词真的做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