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盆地双珠之重庆的战略地位

重庆简称“渝”,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其地处四川盆地东部,是长江中上游的经济中心之一,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的战略支点。重庆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存在着一个叫“巴”的古国。巴国对处于其下游江汉平原的楚国构成巨大威胁,巴楚之间常常爆发大战,并各有胜负。在秦灭巴国后,秦在重庆设巴郡,并筑巴郡城。自秦设巴郡后,巴郡遂成为四川盆地东部的核心,和成都并称为四川盆地的“双核心”。历史时期,重庆的地位甚至超过成都,成为四川盆地、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政治中心。如南宋时期,南宋朝廷便是以重庆为抵抗蒙古的战略核心,并曾在此重创蒙古军。元末明初,明玉珍曾占据巴蜀,并以重庆为都城而建立大夏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甚至将重庆设为陪都,誓死抗击日寇。

成都和重庆

由此,我们不禁会问,重庆到底有何优越的特征,以至于其地位如此重要。究其原因,无外乎重庆为长江水运的枢纽。

四川盆地到江汉平原穿越三峡断长江

四川盆地处于群山的包围中,自古以来,出入四川盆地是非常艰难的,李白就曾留下过“蜀道难于上青天”的诗句。但是,由四川盆地东出江汉平原以至于东南地区却是非常便捷,是四川盆地外出的一个例外,这主要得益于一条我国著名的大江—长江。长江水道虽要穿越险峻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等山峡,但其汇聚青海、川、黔、滇各省的河流,水量充沛,河道深广,为重要的交通水道。在古代时,长江是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间最为便捷的通道,如《舆程记》载:“自泸州以东,长川巨浸,悉委于岷江,而波流益以浩衍,百石大船,止于泸州”。而李白也曾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诗句。由此可见长江水道之便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今重庆附近的巴国就利用长江水道进攻处于江汉平原的楚国,秦国吞并巴国后,也由长江威胁下游的楚国郢都。后世以来,无论是由四川盆地攻江汉平原,或者由江汉平原攻四川盆地,长江水道是一条重要的用兵通道,如汉灭公孙述,晋灭东吴,隋灭陈等等。

外水和内水

从江汉平原溯江而上,穿越三峡,到达重庆后,长江水道便分为两条重要的水道,即著名的“内水”和“外水”:

一、“外水”水道

在现代,我们知道,长江的正源是金沙江,但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限于科学技术,岷江被认为是长江的正源。所谓岷江,即长江的一条重要的支流,在古代时,岷江又叫外水,都江等,其源于松潘北部的岷山,流经茂县、汶川,而在都江堰流入成都平原,然后经眉山、乐山而达宜宾,是川东和川西的交通大动脉。在四川盆地范围内,岷江水势虽然平缓,但在大渡河口处却是非常凶险的。大渡河水势非常汹涌,江水直捣长江对岸山壁而回涌,惊涛拍岸,尤其在夏汛时期,舟船到此,常常船翻人亡,极大的威胁了这条交通大动脉。唐代时,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遂招集人力,物力修凿大佛。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直到信奉佛教的西川节度使韦皋镇守巴蜀时,在韦皋的大力支持下,才将大佛修成,前后共历时90余年,这就是现在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岷江水道为便捷的商旅通道,自然也是重要的用兵通道。在东汉初期,岑彭进攻割据于巴蜀的公孙述,就是溯岷江而上,拔武阳(今眉山彭山)。东汉末年,刘备攻取益州,诸葛亮自荆州来会,克巴东(今奉节),破巴郡(重庆),遣赵云从外水攻占犍为。晋桓温伐李势,也是取道外水。义熙初,毛璩自益州东讨桓振于江陵,便派其弟毛瑾等率军出外水。义熙四年,刘裕派刘敬宣讨伐谯纵,刘敬宣遣别将温雅出外水。义熙八年,又派朱龄石讨之,也是直接从外水取成都。

外水和中水

在外水水道,还有一条重要的支线沱江水道。由于处于内水和外水之间,故这条水道又叫中水。沱江源于绵竹西北,流经金堂后,横穿金堂峡,经简阳、资阳、内江等地,在泸州汇入长江。在古代时,也是一条重要的用兵孔道,如朱龄石讨伐谯纵,分遣臧熹从中水取广汉。因此,沈约曰:资江为中水,今由泸州以北,直抵汉州(今广汉),固出奇之所矣。

长江沿线的交通动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长江-岷江这条大动脉沿线,还有多条通道通往云贵高原,如石门道,是由宜宾溯横江河谷而上,经盐津、豆沙关、昭通,而达曲靖、昆明;由泸州沿永宁河谷而上,经叙永,渡赤水,再经毕节、七星关等,就可达曲靖、昆明等。而这些通往云贵高原的大动脉和长江水道的连接处的宜宾、泸州等地,就是著名的军事重镇,同时,在古代时,四川盆地为中原王朝经营云贵高原的大本营,这些交通动脉和军事重镇又通过长江水道,归集于重庆。

二、内水水道

重庆扼守的另外一条川东和川西的交通大动脉,为嘉陵江-涪江水道,即内水水道。所谓涪江,是嘉陵江的一条支流,其源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在江油流入四川盆地,往东南经绵阳、遂宁等地,在合川汇入嘉陵江,嘉陵江又南流至重庆汇入长江。由于涪江水流充沛,水势平缓,是一条优良的水运通道,在古代时,由长江转入嘉陵江,再入涪江,而到达绵阳,是四川盆地内东西运输的大动脉。由于由内水水道可以直达绵阳,而在绵阳和成都之间,为广阔的平原,故由内水入绵阳,则已夺成都之险,故古代的军事家常将重兵驻守涪城(绵阳),所以保涪江的上游。在历史上,这条水运通道常成为古代军事家们的重要的用兵通道,其首见军事上的运用,是在东汉初期,刘秀为灭掉割据于巴蜀的公孙述,于建武十一年,发两路大军讨公孙述,其中一路,便是由长江水路攻巴蜀,进抵江州(重庆)后,由于江州(重庆)城固粮多,不易攻破,汉军便绕城而过,从嘉陵江、涪江进军,大破延岑之兵后,进拔涪城(今绵阳),与吴汉会于成都。到了东汉末期,天下大乱,群雄纷起,刘备入蜀,则是至巴郡(重庆),由内水直抵涪城(绵阳)。

内水道

在东晋时期,义熙初(405年),益州刺史毛璩讨桓振于江陵,分遣参军谯纵等出涪水,但蜀兵不愿东出,遂拥护谯纵为盟主,发动叛乱,攻占巴蜀。义熙四年,刘裕使刘敬宣讨之,到了巴郡后,兵分两路,遣巴东太守温祚等由岷江而前,自帅大军垫江转战而前。九年,又遣朱龄石伐之,密敕龄石从岷江取成都,而以别将从沱江取广汉,以疑兵从内水。谯纵果重兵守涪城(绵阳)以备内道,朱龄石出其不意,而纵败亡。

合川所扼守的水道

在内水水道上,最著名的军事要点为合川。合川地当涪江、嘉陵江、渠江三条水道,是为重庆北部的枢纽,也是重庆北部的屏蔽。而合川又以钓鱼城最为险固。钓鱼城地处涪江,嘉陵江,渠江三条水道交汇处,其三面环水,沿岸峭壁悬崖,只有东面和陆地相连,非常的险峻。在南宋时期,名将余玠以重庆为核心抗击蒙古,时四川盆地已为蒙古所残破,余玠力谋完复。冉氏兄弟向余玠建议,“蜀口形胜之地,莫如钓鱼山”。若任用合适的将领来驻守,在城内积粟以守之,“胜于十万师远矣”。余玠从之,遂城钓鱼以备内水。又于利(广元)、阆(阆中)诸州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列,为诸郡治所。而南宋终以钓鱼城扼制蒙古长逾40年。

钓鱼城的形势

综上所述,在古代时,由于川东川西交通大动脉长江-岷江、长江-沱江、嘉陵江-涪江等重要水道皆会于重庆,故重庆为四川盆地东部的交通枢纽,军事重镇。自古以来,由江汉平原经长江水道进攻四川盆地的,无不以重庆为首要目标,而由四川盆地经过江汉平原,也是要以重庆为大本营。如晋桓温讨李势,朱龄石平谯纵,都是要先夺取重庆。在五代时期,孟知祥遣将张武取蜀,渝州一降,则巴蜀望风而溃。在南宋时期,南宋抵挡蒙古铁蹄,就是以重庆为根据地,盖因重庆为长江三峡的屏蔽,巴蜀之根柢。

重庆所扼守的重要水运通道

以上是从宏观上来看重庆的战略地位,从微观上来看,重庆更是完固。古代重庆城在今渝中半岛上,其三面临江,江水滔滔,一望弥漫,难以涉渡,只能由重庆城西部的佛图关进出,故佛图关为重庆的咽喉。

重庆城和佛图关

铜锣峡,明月峡和佛图关

而在重庆东部,长江横断铜锣、明月等山脉,形成了险峻的峡口铜锣峡、明月峡等,是溯江进入重庆城区的水路门户,战时素有“东陲屏障”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说长江》解说词(上)
长江五大城市,哪个潜力更大?
成都与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口水战”硝烟弥漫的同胞兄弟
七、众水会涪万
风水大师莫亚首度揭秘重庆第一风水
重庆独具特色。静卧四川盆地之中,栖息于长江与嘉陵江交合之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