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跑友进阶:如何缩短触地时间?

『跑你』,RunYouRunMe,给跑步亲们带来各种实用Tips,新人血泪教训&老鸟亲身体验。诸多从入门到进阶各种原创实用大全,让亲们更健康不受伤。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触地时间,正好看到RQ上有篇关于缩短触地时间文章,就直接转发出来分享给进阶的跑友亲们。后续会再做一些实际跑友的案例分析来讨论触地时间。

有跑友会问,我跑步的触地时间怎么才能知道呢?两种办法:

1、用一些专门的测量工具。如佳明的RUN-HRM4心率带,就可以直接测出触地时间数据来。(注意,不是所有佳明跑表都支持HRM4心率带,比如FR235就不能连)

2、拍下自己跑步的视频(起码每秒30帧以上,越高越好,30fps+),用视频分析工具逐帧来看,算一下自己脚脚从落地瞬间到离开地面瞬间的时间差值——这个时间差就是你的触地时间。视频分析工具以前老Q介绍过,看这儿。

文章来源:https://www.runningquotient.com/article/single/60

作者:罗誉寅

在目前各种跑步技术数据当中,让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触地时间,它的定义是「单脚从接触地面的瞬间,到完全离开地面所花的时间」。从世界最顶尖的跑者中发现,他/她们的触地时间都非常短,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人在全马比赛中的平均触地时间只有162毫秒。而大部分业余或休闲跑者的触地时间却普遍都落在240毫秒以上,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全马要进步,触地时间就一定要够短;研究人员也发现跑者的触地时间与运动表现之间有明显的关联性,触地时间愈短的跑者,跑步速度会愈快。

因此,很多跑者纷纷提出了这个问题:该如何缩短触地时间?

改变跑步技术是关键

造成触地时间过长的最主要原因是:跑步技术不良。无论是往前跨步、往地面推蹬,或是没有把脚掌上拉的意识,都必定会让脚掌停留在地面的时间变长。因此,如果想要缩短触地时间,就必须要具备正确的跑步技术观念,例如:

1. 脚掌要落在身体重心(屁股)的正下方,而非往前跨。

2. 脚掌落地后,就要马上往屁股方向拉起,避免不必要的推蹬动作。

不过,跑步技术的观念并不难懂,很多跑者也「觉得」自己做到了,但触地时间依然没有变短,然后就放弃对跑步技术的追求了。不过,其实除了学习与练习跑步技术外,还有很多细节是经常受到跑者忽略的:

  • 请教练拍摄并分析自己的跑步技术因为自己的「知觉」经常跟「现实」会有一段落差,很多时候跑者会觉得自己是用前掌先落地,但事实却是用落脚跟先落地,这样触地时间是不可能缩短的。

  • 透过增强式训练与肌力训练,改善双腿的弹性与刚性,将有助于发展更优异的跑步技术,降低脚掌黏在地面上的时间。

  • 换一双轻薄一点的跑鞋,避免鞋底太软的鞋子,可以帮助减少跨步动作,也有助于增加脚掌反弹与拉起的速度。

训练双腿的弹性与刚性

在小腿的后侧,有一条粗壮的肌腱——阿基利斯腱(跟腱),它连接着小腿与脚掌,是人类在跑步时其中一个动力来源之一。当脚掌落到地面时,阿基利斯腱会被伸展开来,这时候就会像被拉长的橡皮筋一样充满能量,当脚掌离开地地面时,这条肌腱就会自动释放出能量让身体前进,我们把这个动能称为「弹性能」(Elasticity);如果跑者懂得善用这种能力,将可以为自己省下不少体力。


透过增强式训练(Plyometric training),可以有效地强化阿基利斯腱的弹性,脚掌在落地时就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弹离地面,而且由于有更多的前进动能来自于肌腱,所以也有助于提高跑步的经济性(减少在同样配速下所消耗的能量)最基本的增强式训练动作就是很多人都会的跳绳,透过不断重复且轻快的跳跃,可以大大地改善阿基利斯腱吸收与释放地面反作用力的能力。接着可以改用单脚进行,这样将会更符合跑步时只用一只脚触地的动作,同时也会增加对肌腱所施加的压力。

另一个重点,就是要增强双腿的「刚性」(Stiffness),下肢的「刚性」是由双腿的肌肉、肌腱与韧带等所构成;高刚性的双腿就像一颗高尔夫球,在落地时球体的变形量很低,所以可以很快地回弹到空中;另外,研究也发现双腿刚性较佳的跑者,对跑步经济性也会带来正面的影响。简单来说,下肢肌力愈强(刚性愈好)的跑者,脚掌就愈不容易黏在地上,跑起来就愈省力。

自由负重式的肌力训练(Free-weight Training)是最能有效锻炼全身肌力的方式,透过杠铃、哑铃或壶铃等器材为身体提供额外负荷,可以加强全身肌肉——包括下肢——在支撑重量时抵抗变形的能力(跑步时身体需要承受至少2~3倍的体重);同时也有助于在脚掌落地时增加对阿基利斯腱的压力,为身体带来更大的弹性能,降低体能消耗。

另外,要提高刚性必须要循序渐进地增加负荷,例如使用更重的杠铃或哑铃进行动作;一直进行徒手肌力训练并不会持续让肌力进步。

高脚杯深蹲

训练的顺序

我们可以先从徒手沐蹲或高脚杯深蹲(Goblet Squat)等的肌耐力训练(50~70% 1RM)开始,建立正确的动作模式以及基础的下肢肌力,同时可以在跑步或肌力训练前,加入一些跳绳或弹跳训练动作。第二个阶段可以利用杠铃或哑铃等负重器材增加肌力训练的强度,进行最大肌力训练(>85% 1RM);想增加动作困难度的话,可以进行弓步蹲或是后脚抬高蹲,训练身体单脚支撑重量的能力。最后,可以将肌力与弹跳训练结合起来,变成负重式弓步跳跃或后脚抬高蹲跳,锻炼单脚快速支撑的刚性,以及迅速反弹的能力。

另外,将增强式训练与肌力训练的效益转移到跑步动作是同样重要的;就算你可以在健身房里面举得很重、跳得很高,但如果没有转移到跑步表现上面的话,就是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因此,我会建议在平常练跑前,可以整合更多跑步技术的训练动作,也可以安排3~6周、每周2~3次的R配速训练,让身体学习与习惯更有效率的跑步姿势。当然,在每次训练过后,我们都可以到RQ上检视「各强度触地时间」,看看自己在不同速度下的触地时间有没有实质的进步。

以下增强式训练与肌力训练的动作示范视频需要爬个墙才能看到。

可以帮助跑者缩短触地时间的增强式训练包括:双脚弹跳、双脚跳绳、单脚跳绳、交替单脚跳绳、单脚弹跳 + 拉起。

https://youtu.be/MWElryz9N0I

可以帮助跑者提升下肢刚性的肌力训练包括:高脚杯深蹲、背蹲举、弓步蹲、后脚抬高蹲举。

https://youtu.be/CMwRktW-8bk

可以帮助跑者缩短触地时间的负重增强式训练包括:关键跑姿弹跳、深蹲跳跃、弓步跳跃、后脚抬高蹲跳。

https://youtu.be/cjT0NG3F5j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进阶分析:触地时间为那么长
想提升配速,先缩短触地时间
哈佛大学跑步笔记—越轻盈,越无伤
每天跑步6-7公里,40分钟,已跑两周,小腿越来越硬是为什么?
13个经典跑步技术训练方法,提高跑步运动表现!
如何跑起来又轻又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