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慧莲 | 回忆我的母校——高阳镇学校


往期回顾 

·  旧城·楼西小学那些年

·  梁镇平 | 走选择的路

作者:赵慧莲
图片:任玉魁
四十一年前,我背着碎布砌成的小书包,牵着姐姐的手,走进高阳镇学校,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涯。从此这里便成了我一生魂牵梦萦的地方。
当时的高阳镇学校设在高阳村,是一所八年制学校,小学5年,初中3年,还有学前班。从学前班到初中毕业,我没有出村就完成了学业。在当时直到现在,这都是我引以为傲的事情。当年周围村里和我同龄的孩子都要起早摸黑走好几里路来我们村上学,而我们是如此幸福,一会儿功夫就可以从家到学校打个来回。现在的孩子更不用说了,因为很多村里没有了学校,小小年纪就得出村上学,父母也得跟着在外村租房。
母校原是一座寺庙,名为关帝庙,破四旧那会儿改成了学校。学校的大门很威严,门前有两根大红柱子,门廊上面是雕刻精美的图案,门槛很高,我记得小时候要把腿抬很高才可以迈进去。
进了大门左手边的偏房是门房,校工爷爷打铃的地方,报纸信件也在这儿放着。门卫室北面有两间上房,那是校长赵应伟住过的地方,后来我的恩师李远琦和王春娥老师也在这儿住过。右边的上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餐厅,住校的师生在这儿自己做饭吃,开水也是在这里打。这四间上房中间是一个拱形的门洞,里面有些黑,从这个门洞可通往里面的小学。进了门洞先走几个台阶,然后是一个平台,再走四五步甬道,出了门洞,就到了小学校区了。
门洞上面其实是个大戏台,左右各有台阶可以上去,戏台两边又各有一间房屋,是老师的办公室。戏台平时没什么用,顶多是重要考试时把同学拉开,避免偷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每年七月初三高阳村赶会的那几天。赶会就要唱大戏,请姑娘,唤女婿,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来看戏,这戏台便被装扮一新,红火热闹起来。小学校园里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还有那顽皮的索性蹲在两边的窗台上看戏。台上演员“唉嗨嗨”唱得尽兴,老人们坐在台下闭着眼睛听得入迷,孩子们在人群里窜来窜去玩得不亦乐乎,这热闹喜庆的场景是那么熟悉,至今想来仍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又有多少次出现在我的梦里,让我笑着醒来!
小学校区左右各有五间大房间,正好是一到五年级十个班。中间院子很大,所有的小学生在这里升国旗、做课间操、跳皮筋、丢沙包、滚铁环、碰拐、摔宝……玩得不亦乐乎。

戏台对面是一个大殿,记得过六一时,里面展览着同学们的优秀作业、手工制作、书法作品、美术作品,校长会给所有获奖的同学发铅笔、橡皮、作业本,领到奖的同学走起路来胸脯挺得老高,好多天都乐得偷笑呢。我们那时手工制作的积极性特别高,我记得我们姐妹们用胶泥做了桃子、孙悟空、猪八戒等,涂上颜色,活灵活现的,都得了奖呢!
上完小学,就转到大殿后面靠东的一排平房了。这里是初中部,一个年级三个班,一共九个班。每三个教室中间有一个办公室,一共是十二间。教室前面有四五米宽的场地,平时下课同学们就在这儿玩。教室对面的围墙上间隔着制有九块大黑板,每班一块,每月出一次黑板报。为了得到出黑板报的资格,同学们一下课就在教室黑板上练习粉笔字,没少祸祸学校的粉笔。虽然学校并没有评比黑板报的优劣,但各班都在暗暗较劲,决不能丢丑,输给别的班。所以同学们都毫不吝啬,大显身手,把黑板报出得异彩纷呈,美轮美奂。可惜当时没有照像机,只能从记忆中寻找了。
围墙正中是一个铁栅栏大门,大门外是一个大操场,每年春秋会开两次运动会。全校师生围坐在操场的环形跑道外,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广播站不停的播报着一条条振奋人心的激励文字、一个个刷新记录的比赛成绩。所有人都热血沸腾,荷尔蒙爆表。国庆节会举办歌咏比赛,队列队形比赛,师生齐唱革命歌曲,牢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每天下午有45分钟活动时间,同学们便可以在这里尽情玩耍了。操场是开放的,没有围墙,再往东便是庄稼地了,坐在地头,看着麦浪翻滚,谷子点头,闻着泥土的香味,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学习的疲惫瞬间消散,一身轻松。这个大操场见证了我们年少时的青春激扬,记录了我们在母校的欢乐时光。
将思绪拉回到初中部。三年学习的成果如何,中考考场见分晓。逐鹿问鼎,王者金榜题名,败者继续补习,来年再战。补习者请移步纯阳宫的玉皇楼。它位于正殿后方,左右各三间偏房,是住校老师的办公室兼宿舍,上房有三间,两间也是办公室,中间一间是会议室,补习班就在上房的二层,从左右两边的台阶都可以上去。把补习班放在这里,一是安静,二是出入不方便,除了上厕所,一般不想上下楼。老师的安排不可谓不妙,真是用心良苦啊!
在补习班下了课,同学们一般会走出教室站在齐胸高的花栏前,低头看看进出的老师,抬头望望远处的村庄,远远眺望对面的南垣山,好无聊啊,还是去房顶背会书吧!就是这种被束之高阁的滋味,逼着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终于改变了命运,不用像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了。有多少少年郎从这个补习楼走出孝义,实现了自己的求学梦啊!
说到母校,不得不说我们的老校长赵应伟。他身材高挑,精神矍铄,两只眼睛非常有神,现在他该有八十多岁了吧,前几年我还在孝义街上见过他,骑着自行车,仙风道骨的。高阳镇学校的发展,赵校长厥功甚伟。他开设音体美课程,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展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给予学生物质精神双重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在乡镇名列前茅。

我们上小学那会儿是不收费的,学校的开支呢,都是自给自足。在通往学校的路西边,是一条沟,就在沟边,赵校长带领师生种了一排排的花椒树,每年秋天花椒成熟的季节,沟里火红的一大片,全体师生一起摘花椒,回来晒在小学校院里,也是一个绝美的画面呢。
收完秋,同学们还要去拾柴,为冬天生火做准备。核桃树、柿子树下的干树枝是最好的柴火,每人一个笼儿,拾满为止。那天是同学们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辛苦,更多的是游玩带来的乐趣。有时会碰到野兔、刺猬,还遇到过狼,但也说不定能碰到黑枣之类的果子,收获意外的惊喜呢!
冬天到了,学校拉回一大车煤,同学们就往教室搬。大块的直接用手搬,小块的先用铁锹铲到笼儿里,再抬回教室,一个个弄的像个小包公。别看同学们人小,活干得有模有样,柴啊、煤啊都摞的整整齐齐,方方正正。老师是一百个放心。
西北风呼呼地刮开了,就该生火取暖了。同学们两个一组,轮流值日生火。值日的要赶在上课之前生好火,这样教室里暖和了,也不耽误上课。农村的孩子就是能干,小小年纪,生火这样的事也难不倒他们,为了一份责任,黑灯瞎火就顶着严寒去学校生火,被烟呛得直咳嗽,被火薰得迷了眼,这都不是事,只要把火生得旺旺的,被老师摸摸头就是最暖心的回馈了。

前面说过,六一儿童节校长会给获奖同学亲自发奖品。还有一个保留节目是上街游行。同学们穿上深浅不一、样式各异的白衬衫,黑裤子,白球鞋,雄赳赳、气昂昂地绕村一周,大人们则会在门前翘首张望,看见自家孩子过来了,忍不住评价一番,孩子则挺直了小腰板为大人长脸。游行完毕,校长还会给每人发一根冰棍,拿到冰棍的孩子们像拿到金牌一样高兴。
印象中,赵校长总是笑眯眯的,非常和蔼可亲,同学们都不怕他,但都很敬重他。他给我们创造了那么好的学习环境,鼓励我们读书上进,还教会了我们勤劳勇敢、五讲四美三热爱,这些都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财富啊!
如今的母校早就回归了它的本性,成为一座真正的庙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几年前我曾回去过一次,亲自触摸倾听我的母校,虽然经过修缮,雕栏彩绘重新油漆过,但终究过去了三十年,房屋看起来很旧了,也没有记忆中那么高大了。但在我的记忆中,母校永远是那么雄伟壮观,它留住了我年少时最纯真的时光,记载了我十年的学习生涯,是我启蒙心智,扬帆远航的起点,也是我洞察世事,回归平静的落脚点。我的母校,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一方教育圣地,灵魂净土!

更多人在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出校门形同弃子,“常回家看看”成为空谈
卷耳 || 高阳中学:辉煌七十载,情怀三十年(重回母校拾忆)
感恩母校散文
惠师记忆
消失了的母校
我的母校我的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