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京晶 | 永远的家

往期回顾 

·  再唱『团结就是力量』| 我汾阳师范的同学们

·  任志宏讲述“唐太宗孝义治国”| 孝义人说孝义历史

作者:张京晶

收到母校老师让我写一篇回忆文章的邀请,我心里一直感到惴惴然。因为在我们 187班这个人才辈出的集体中,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我来写这篇文章。可能是我的一些侥幸和吃苦耐劳让我比其他同学读书的时间更长些(事实上我们班还有其他同学获得博 士学位),索性就借这个机会回忆一下我与母校的“缘分”,在母校60甲子盛典时留下 自己的一点印迹,留下“187班”的一点印迹。

中考的失误让我差点与母校“绝缘”

母校在我们孝义人民眼中一直是处在“神坛”的学校,而进入孝中学习也是考大 学的必备条件。2000年6月,一贯被认为上孝中很“保险”的我却考得很糟糕,幸运的是,当时中学招考开始“填报志愿”,抱着非孝中不上的我,冒险在第一志愿郑重地 填上了 “孝义中学”四个字,而正是这个决定让我与母校有了一生的缘分。至今我仍 记得我以第264的排名被母校录取,分到了 187班。直到现在,我都一直觉得很幸运。有时想想,如果母校没有录取我,我的人生怕是另一番模样了。

最可爱的人

说起“最可爱的人”,我想每一 位同学都会毫不犹豫地投票给我们敬爱的老师们。母校的老师们都非常优秀而且敬业,我们的班主任刘德茂老师教学水平、写作水平以及管理水平 都堪称一流,他从不要求我们在自习 时间学习语文,反而鼓励我们将更多 的时间花在数理化上。刘老师看似严厉,然而对我们每个人都用心良苦, 他的严厉也只是“怒其不争”(后来 我们聚会时还常常很感激刘老师的严 厉)。我的理综成绩一直不太好,刘老师安排我和一名理综成绩很好的同学成为同桌,那段时间我的理综成绩提高了许多。还有其他几位我们的任课教师,虽然毕业之后联 系并不多,但他们所给予、教会我们的却使我们终身受益。

永远的“187班”

187班是我从小到大经历过的凝聚力最强的班级(没有之一)。刘老师非常注重班级的团队建设,至今我都记得我们班的篮球赛上,刘老师亲自指导,队员们冒雨而战, 啦啦队呼声震天。诸如此类的活动极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在毕业时我们教室的 后墙贴满了奖状,记录着我们班的“光辉岁月”。我想我们班的同学后来大多发展得不错也与这个有关,大家的感觉始终像是一家人,“187班”也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生 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非典”中的备考

我们这一届是第一年开始6月份参加高考,而那一年也非常“幸运”地赶上了 “非典”。当时高一高二年级都放假了,偌大的校园只有高三年级的我们。因为已经进 入了自由复习阶段,学校为了安全起见把一个班的同学分到两个教室,每天都要量体温、洒消毒水。我们就在这消毒水的味道中进行着最后的冲刺,同学之间相互鼓励、 相互督促,那段时间是我经常回忆起的时光,想起临近离别时大家的签名,想起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青春。

关于母校还有很多回忆,我想这些回忆在我们每个孝中人的心里涂上了不同的色 彩,但那都是“家”的色彩。如今,母校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拥有厚重历史的同 时,母校也与日俱新地蓬勃发展着:教学质量、校园环境自不必说,连我从妹妹那看到的校刊《晴霄》,相比我们高二时刚创刊的《初雪草》无论是刊物本身还是印刷质量 都更完美了。我坚信母校将会迎来更辉煌的明天。而我们一一您的儿女们,无论在哪 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母校都将是我们永远的家!

更多人在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学记系列·致137
[往事钩沉]对母校,对当年青春岁月的回忆
感恩母校
甘当雁阵中的排头雁
高三毕业寄语:走自己的路,也让别人有路可走
【征稿特刊】刘博轩:忆青春|致母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