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忠臣于谦被冤斩,一生清贫的他,锦衣卫抄他家时都落泪了

明朝中期,有一位名叫于谦的大臣,他曾经保卫过京城,击退过瓦剌的入侵,还曾经辅佐过代宗朱祁钰,是一位忠心耿耿的民族英雄。但是,他的一生并不顺遂,最后还惨遭冤杀,被斩首示众。他的家产也被锦衣卫抄没,但是抄家时,锦衣卫们都流下了眼泪,为什么呢?

于谦出生于浙江杭州钱塘县一个寒门之家,他从小就刻苦读书,志向高远。永乐十九年(1421年),他考中了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宣德元年(1426年),他以御史的身份随明宣宗平定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因为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到宣宗的赏识。后来,他又巡抚过河南、山西等地,治理有方,深得百姓爱戴。

明英宗时期,因为不向权臣王振送礼而遭到诬陷下狱,后来被两省百姓和藩王力请而复任。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发生,英宗被瓦剌俘虏,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持固守京城,并请郕王朱祁钰即位。于谦整饬兵备,亲自督战,率领二十二万大军,在北京九门外与瓦剌军激战。瓦剌太师也先挟持英宗逼和,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拒绝妥协。也先见无隙可乘,只好释放英宗。朝廷因功加封于谦为少保,总督军务,世称“于少保”。

与瓦剌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为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后,在大将石亨等人的诬陷下,认为于谦谋立襄王之子(其实是代宗之子),下令将其斩首示众,并抄没其家产。当锦衣卫来到于谦的家中时,却发现这里空空荡荡,并没有什么财物可抄。只见一间简陋的书房里摆着几本旧书和一些文稿。锦衣卫们看了看这些书和稿子,都是一些关于国事、军事、民生的奏章和诗文,并没有任何反叛的证据。锦衣卫们不禁感叹,这位忠臣一生为国为民,却遭此不幸,实在令人惋惜。他们纷纷落泪,有的甚至拿出自己的钱财,放在于谦的家中,以示敬意。

于谦被冤杀后,明宪宗时,于谦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为了能够持续收到我们的文章,请您点击下方绿色的“关注”。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第一冤臣,比袁崇焕还冤,铁石心肠的锦衣卫,都被他感动哭了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死得有多冤:抄家的锦衣卫落泪,刽子手自杀陪死
明朝最冤的人不是袁崇焕,而是另有其人
大明“第一忠臣”被冤杀,锦衣卫抄家落泪,刀手自杀青楼停业3天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锦衣卫抄家落泪,太后得知水米不进
明朝第一忠臣被皇帝冤杀,锦衣卫抄家羞愧不已,太后得知水米不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