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明“第一忠臣”被冤杀,锦衣卫抄家落泪,刀手自杀青楼停业3天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学过一首诗《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大图模式

此诗通篇用象征手法,以物比人,把物的性格和人的性格熔铸成一体,诗人托物言志,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自己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大明第一忠臣于谦,而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于谦(公元1398年5月13日-公元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自幼饱读诗书,喜欢钻研历史,他的人生偶像就是宋朝的文天祥,他敬佩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精神。

于谦从小便立志高远,心怀天下,将来要匡君扶国,以黎民百姓为重。于谦发奋苦读,孜孜不倦,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于谦考取进士,从此踏上仕途。

于谦决定要一展鸿鹄之志,实现人生抱负。于谦为官期间,两袖清风,刚正不阿。有一次于谦进京奏事,他的朋友说“你进京怎么能空手而去呢?”

于谦笑了笑说“我可不是空手而去,我是带着两袖清风去的。”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于谦任兵部左侍郎,他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元朝被朱元璋推翻之后,蒙古人又回到草原上,他们逐渐的分化为瓦剌和鞑靼两个部落。瓦剌和鞑靼对明朝是虎视眈眈,时不时的侵犯明朝边疆,成了明朝的隐患。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首领绰罗斯·也先大举进犯明朝边境,边疆告急。明英宗朱祁镇接到消息之后,便赶紧派兵抵御。本来明军是可以打败瓦剌的,但是太监王振劝说明英宗亲征,鼓舞士气,以壮军威。

明英宗觉得自己像太祖朱元璋一样能征善战,于是领兵五十万亲自御敌。朱祁镇不仅亲征,并且还亲自指挥明军打仗,他哪里是打仗的料,视打仗如同儿戏一般,朝令夕改,明军都不知道怎么打了。

朱祁镇来到土木堡之后,瓦剌便包围了土木堡,掐断水源,让朱祁镇陷入死地。经过几天的包围,朱祁镇被俘虏,明军损失惨重,史称“土木堡之变”。

大明的皇帝都被俘虏了,这个消息传回明朝之后,直接炸开了锅。瓦剌进攻京城,向明朝索要金银财宝,但是于谦不同意。国不可一日无君,一个皇帝没了,还能立一个皇帝,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皇帝。

于是,于谦等群臣拥戴朱祁钰为帝,史称明代宗。京城的军队都被朱祁镇带走了,只剩下少许的兵丁,瓦剌不断的进攻京城,于谦组织兵力抵御瓦剌,保卫了京城的和平,守护了明朝的稳定。

朱祁镇被俘虏后,瓦剌没有杀他,而是将他囚禁了起来。几年之后,瓦剌把朱祁镇放了回去。朱祁镇回到大明之后,非常的尴尬,自己已经不是皇帝了。

朱祁钰尽管是被逼当皇帝的,但是当了几年的皇帝,感觉皇位还不错,就不愿意退位,把朱祁镇囚禁了起来,继续当皇帝。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朱祁钰病重,徐有贞等人发动政变,拥戴朱祁镇复辟。

朱祁镇重登皇位之后,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于谦。这个连皇帝都抛弃的人,简直是大逆不道!朱祁镇下令把于谦逮捕下狱,随后收集各项罪名,判于谦斩立决。

于谦入狱之后,锦衣卫抄他的家,但是于谦的家中没有多余的金银,只能日常生活用品,锦衣卫看到此情此景,不禁纷纷落泪。

于谦行刑的当天,百姓纷纷为他送行,都知道于谦冤枉的,但是皇帝要杀他,谁也拦不住。为于谦行刑的刀斧手,不忍心杀害于谦,就自杀陪葬。换了几个刀斧手后,于谦才被冤杀。

于谦死后,皇太后三天吃不下饭,为于谦默哀。青楼都知道于谦是被冤杀的,为他感到惋惜,便停止营业三天,禁止娱乐活动,祭奠于谦。

于谦浩然正气,铁骨铮铮,德才兼备,他的人生就像他写的那样“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是民族英雄,是一代忠臣,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应当向于谦一样顶天立地,志存高远,有所为,有所不为,方不失英雄本色,男儿本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第一冤臣,比袁崇焕还冤,铁石心肠的锦衣卫,都被他感动哭了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锦衣卫抄家落泪,太后得知水米不进
明朝忠臣于谦被冤斩,一生清贫的他,锦衣卫抄他家时都落泪了
朱祁镇为什么要杀于谦?皇帝的心思,真的很复杂,却也符合人性
明朝忠臣于谦被冤斩,锦衣卫抄家时落泪,太后得知后水米不进
1457年,大明忠臣于谦被斩首街头 此后,刽子手愧疚地自尽谢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