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夏阳虚宜壮阳,秋冬阴虚宜养阴
【春夏阳虚宜壮阳,秋冬阴虚宜养阴】
饮食养生方法-养生必备的标尺
识度与守度——养生必备的标尺
养生贵在识度与守度。度,是衡量一切事物轻重、长短、多少的统称,后人引申为处理事物最适当时为适度。度,包括理度、法度、制度、气度、节度等,做人的一切,都得有个度,养生也不例外。
——摘自《名师与高徒(一)》
【国医释读】
裘老认为,养生最重要的在于识度与守度,不识度自然不能守度,识度而不守度,与不识度无异。关于养生之度,他说:  “孙思邈提倡饮食应'饥中饱、饱中饥’,就是饮食之度;汉代华佗主张'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就是劳逸之度;《内经》载'起居有常,不竭不妄’,就是房事之度;《论语》日'惟酒无量不及乱’,就是饮酒之度;另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悲欢之度;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理财之度;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精神文明之度;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就是做人之度。”
除此之外,裘老还认为,人之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也要有一个度,即“七情之发贵乎中节”,就是注意不要超过精神活动的“临界度”。孙思邈在((千金要方》的“道林养性”篇中就曾指出十二种过度情志变化的危害性: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妄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足,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可见,造成人体伤害的关键在于“多”,  “多”则超过了常度,破坏了人体的自我调节适应能力,从而导致气血逆乱,脏气戕害,形成种种病变。因此,我们对于七情之用一定要保持“中节”,不要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
养生贵在识度与守度,其中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暴饮暴食
如果平时食量很小,偶然间一次食量过大,就会使胃的负担骤然加重,从而引起胃痛、呕吐、腹胀、嗳气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急性胃炎、肠炎、胰腺炎、胃穿孔等。
2.大饥勿饱食,大渴勿过饮
药王孙思邈曾说过:  “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一个人在大饥大渴之时,最忌讳一次吃得过饱或饮水太多,这样会使脾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
3.饮食不可勉强
出现厌食的原因有生理性厌食和病理性厌食,另外,种种心理因素也可引起厌食。不论哪种情况,只要没有食欲,就不应“努力加餐饭”,而应通过调整饮食制度,加强体力活动,参加娱乐活动,保持精神愉快,创造轻松的进食环境,烹制色香味形能诱人食欲的饭菜等方法来增加进食。
春夏阳虚宜壮阳,秋冬阴虚宜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要顺应春生以养肝气,夏长以养心气,长夏化以养脾气,秋收以养肺气,冬藏以养肾气的规律,春夏之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保养阴气,以增强人体对外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摘自((长寿有道:名老中医谈养生》
【国医释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语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势,原文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意思是说,一年四季阴阳的变化,是天地万物生命演变过程的根本所需,所以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会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顺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这样顺从了天地自然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正常地运动发展。
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春夏季节天气逐渐热了,为什么还要养阳?那不更热了?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冷,为什么还要养阴?那不更冷了?
事实上,春夏的时节气候转暖而渐热,自然界温热了,会影响人体,人感到暑热难耐时,一则人体的自身调节机制会利用自身机能,即大量消耗阳气,以调低自身温度抗暑热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二则天热出汗也会大量消耗阳气,汗虽为津液所化,其性质为阴,但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如《素问*阴阳别论》所谓之“阳加于阴,谓之汗”,即汗的生成,必须有阳气的参与才行。
同样,秋冬时节气候转冷而渐寒,自然界寒冷了,也会影响人体,人感到寒冷时,一则人体的自身调节机制会利用自身机能,即大量调动阳气,以调高自身温度抵御严寒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二则秋冬季节阳气入里收藏,中焦脾胃烦热,阴液易损。
所以说,春夏之时阳虚于内,秋冬之时阴虚于内,在养生保健上要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正如清代著名医家张志聪所说的“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阳;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阴”。
春夏阳气生发,盛达于外,而胃中虚冷,不要过多贪凉饮冷,如过多地喝冷饮、冰镇啤酒,或过量地吃冰激凌等,就容易造成中寒而伤及脾胃之阳,而引起腹痛、腹泻等病症。秋冬阳气入里收藏,就不要轻易去扰动它。如今,不少女性爱美,在深秋和冬季仍然穿着裙子,很是美丽“冻”人,殊不知此举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麻烦。人体为了保护自身机体不受寒邪的伤害,不得不调动正在闭藏的阳气来抵御寒邪侵袭,久而久之,阳气就无法得以正常的收藏,对健康极为不利。
早上喝淡盐水好吗-晚上睡前喝蜂蜜水好吗
古语有“朝朝盐水,暮暮蜜糖”的说法。按照中医理论,成属水,归肾经,如果早上喝一杯淡盐水,可以保持一天的精神。到了傍晚的时候,再用温开水(不超过60度)冲一杯蜂蜜喝,群可以濡养脾胃,促进健康。
水,老年人的长寿仙丹
老年人常出现津液不足现象,如便秘、小便减少、皮肤干燥、失眠心烦、口舌发干,或舌红少津等。常因为老年人不爱喝水,或因年老记忆力差,或患脑病疾患等忘记饮水,所以老年人要每天保持多次少饮的习惯。
——摘自《李辅仁治疗老年病经验》
早上喝淡盐水好吗-晚上睡前喝蜂蜜水好吗
【国医释读】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说:  “水为万化之源,水去则营竭。水是生命的本原,一个人可以一年不食,但不可以三日无水。”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也说:  “水为命脉也。”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占人体总重量的70%左右,是人体生理代谢的必需物质。
“人是一只行走的水袋。”人体内食物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以及废物排泄等生命过程,都离不开水。因此李辅仁先生也建议老人要多饮水,这样才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减少便秘及皮肤干燥、瘙痒、神经衰弱、口干等症状的出现,并使小便通畅,新陈代谢正常。
同时,水还能预防一些老年常见病,例如缺血性脑梗死所致的中风,这种病占急性脑血管病的半数以上,尤以老年人为多,且常发生于夜间。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夜间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血流减慢,血液变稠,极易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不常饮水及夜尿增多的老人若能在睡前及半夜各饮一杯开水,可降低血黏度,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或减少缺血性中风。
另外,水还可以预防癌症。国外专家研究认为,每日饮水2.5升可减少致癌物与膀胱内壁接触的数量及时间,使膀胱舶发病率降低。此外,每日清晨饮一杯开水可清洁胃肠道,清除残留于消化道黏膜皱襞之间的食糜,促进肠蠕动,软化粪便,加速排泄,减少食觳粪便中有害物质及致癌物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既可通便,防治习惯暇秘,又可预防消化道发生癌变。
李老建议老人要慢慢饮水,避免呛咳。特别勰水肿病、心脏病、肾病、高血压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多次少饮。
喝水是最简单的保养方式,但是喝的水不好,不仅起不到养生保健的作用,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哪些水对身体有利,哪些水对身体有害。
1.水温30℃以下最好
30℃以下的温开水比较符合肠胃道的生理枞,不会过度刺激胃肠道,造成血管收缩或刺激蠕动。
2.早上盐水好,晚上蜜水好
古语有“朝朝盐水,暮暮蜜糖”的说法。按照中医理论,成属水,归肾经,如果早上喝一杯淡盐水,可以保持一天的精神。到了傍晚的时候,再用温开水(不超过60度)冲一杯蜂蜜喝,群可以濡养脾胃,促进健康。
文章来自: 家有妙招(www.jiayoumiaozhao.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教你:如何区分阴虚和阳虚?
中医阴阳学说
史上最强补肾攻略之肾阳虚
揭秘:如何用音乐来调理体质
阴虚有两种
珍贵舌诊:心肾不交、阳虚胃寒、阴虚火旺的舌苔,看完记得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