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平均律,巴赫的泰然自若。
十二平均律,巴赫的泰然自若。

巴赫之于西方古典音乐界的意义,早已不言而喻。他的音乐不仅不留余地的面向平民大众,同样还在创作中追逐、实现人类的理想。作为精神导师,巴赫的音乐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家,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人都在他的作品中获得了滋养,这也成了巴赫的不朽所在。


巴赫 《十二平均律曲集》



一场伟大的实践

十二平均律,即是一种音乐律制,在如今的键盘乐器与交响乐团得到广泛的运用。之所以名为“十二平均律”,是因为这种理论把八度音程按照比例均分为十二个部分,也就成为了钢琴的七个白键与五个黑键。

十二平均律的产生却与一个中国人相关。1584年,明朝皇室后裔朱载堉在其发表的著作《律学新说》中首次阐述了十二平均律。在五十六年后,法国马兰.梅森在《谐声通论》中表达了相似的学说。

然而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里,十二平均律也未获得认可。直至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问世,不朽的理论才触发了伟大的实践。


钢琴曲集与技术革命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曲集》有上下两集,分别在作曲家37岁与59岁时完成。其中每一首作品,都由前奏曲与赋格曲组成。在这部曲集中,巴赫将十二平均律中的二十四个大小调性一一运用到了音乐之中。



十二平均律曲集调性汇总

(每一首作品为一行,左为前奏曲,右为赋格曲)

1.C大调 2.c小调

3.升C大调 4.升c小调

5.D大调 6.d小调

7.降E大调 8.降e小调

9.E大调 10.e小调

11.F大调 12.f小调

13.升F大调 14.升f小调

15.G大调 16.g小调

17.降A大调 18.升g小调

19.A大调 20.a小调

21.降B大调 22.降b小调

23.B大调 24.b小调


从《十二平均律曲集》可以明显看出,巴赫从C大调按照半音次序排列一直创作到了b小调。这样的创作意图已经使得钢琴的演奏方式实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要知道古钢琴受到律制的影响,一般只能够使用在黑键比较少的调上,两个升降号以上便就成了困难。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曲集》,解决了音乐史上不能转调的大问题。因而人类通过音乐表达自我,获得了更高层面的手段。

神色泰然

舒曼曾说:“巴赫之于音乐,胜似创教者之于宗教。”对于巴赫的如此评价,在他对于音乐卓越的贡献之外,显然还在于巴赫音乐中永恒的艺术造诣。

巴赫在《十二平均律曲集》中,展现了他一贯的沉着与哲思,音乐中留有无数令人遐想的篇幅。巴赫的音乐,波澜起伏很少算作主导,取而代之的是平静,神色泰然。



文/Vincent

美/贺成舟


番茄古典音乐

classicalmusic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人一张经典碟——杜蕾克·《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
巴赫《十二平均律》极简欣赏指南
巴赫,传世精品与巴赫家族
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
布索尼改编巴赫《d小调恰空》演奏分析
关于“巴赫和十二平均律”的问答与讨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