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根深才能叶茂——曹德旺的家风和文化传承

编者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家族的发展,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家风的传承,而家风的传承,归根结底在于文化血脉的继承和发展。值此清明,与大家分享曹德旺先生的家风和文化传承。在曹德旺先生身上,不难看到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炬。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义务与责任,让这精神火炬继续传递下去,照亮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前行之路。

文字 | 何致颖

摄影 | 东方生命研究院

图片| 网络

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曹德旺,被誉为中国首善,个人捐款累计已超过110亿元。2016年底,因为美国建厂一事,令他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网上甚至一度传言:“曹德旺跑了。”对此,曹德旺回应:“我今年72岁了,从小到现在,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社会和国家的事。所以我不会跑。”在曹德旺身上,人们极易看到传统文化的品质和力量,比如勤劳、朴实、勇敢、坚韧、尽责、正直、平和、善良、慈悲、豁达等。这些品质概括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道德操守。可以说,曹德旺的一生,就是这种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生发与舒展的一生。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一切还要从他的家族说起。

曹家世代经商。曹德旺的曾祖父曾是福清首富,而曹德旺的曾祖母在世时却许愿子孙逢赌必输,子孙有钱被别人借、被别人骗。吃亏是福,是老辈人理解“善”的一种方式。

到了父亲曹河仁这一辈,曹家已经中落。为了寻找出路,曹河仁年轻时就跟着自己的舅舅远赴日本,在一家日本人开的布店当了三年学徒。第一年,老板让父亲做粗活杂活,吃剩饭剩菜。下班后,老板还要求他对着镜子练习礼仪举止,直到满意为止。第二年,老板让父亲挑着货担下乡叫卖。第三年,父亲才被叫回店里,学习接待客人、进货出货。父亲经常对曹德旺说,他非常感谢日本布店老板对他的磨练。“第一年炼我身骨,第二年教我吃苦,第三年才授我真技。”

回到上海,父亲成为上海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因时局动荡,父母亲决定举家迁回老家。离开上海时,父亲带全家坐邮轮,把所有家产全部放在另一艘运输船上。结果,运输船因为风暴而沉没了。顿时,曹家变得一贫如洗。但即使贫困,食不果腹,他们的衣服却总是保持干净整洁,他们的家也总是一尘不染。母亲总是对他们说:

“出门要抬起头来微笑,不要说肚子饿,要有骨气,有志气!”

“穷不可怕,最怕的是没有志气!”

“要做到穷要穷得清,富要富得明。”

“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

这些话,从小就深深地刻在了曹德旺的脑海里。

曹德旺父亲常说:“有福先有量,福从量中求。”“男人有没有本事,关键要看做了什么事,以及怎么做事。”在曹德旺父亲心中,道德与诚信,是生意成功的永恒基石。因此,他吩咐曹德旺做人做生意一定要正心正念。除此之外,父亲也立了严格的家规,如吃饭时不能说话,18岁前不能留长头发和胡子。后来曹德旺回忆说,自己最初做生意的理念,都来自父亲,很多人生信念,也是受父亲启蒙。

2010年,曹德旺捐出价值35.49亿元的公司股权成立了河仁慈善基金会。这个基金会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意为“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以父亲名字命名基金会也表现出曹德旺对父亲的感恩和怀念。可以说,父母对曹德旺的言传身教,奠定了曹德旺的人生境界和格局。

除了生意上的成功,曹德旺也很看重对子女的教育。而以身作则是曹德旺教育子女之道。父母希望子女做到的,父母自己先做到。为了磨炼儿子,他曾经不顾儿子曹晖的意愿,强势地数次让儿子从零开始。然而,面对“强势”的父亲,曹晖始终孝顺低调,默默接受父亲的“安排”,做着父亲让他做的事,在原则问题上从未有过与父亲不同的观点或举动。曹晖表示,他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不会像他爸爸那样再培养出第二个曹晖。这句话深深地表现出儿子对父亲教育的认同。同时,曹德旺对儿子也相当满意,说儿子是我最好的作品。

曹德旺不但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同时还是一位对社会有重要贡献的公民。从曹德旺的一生可以看出,曹德旺在经商、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上的成功,其智慧之源头在于优秀家风的熏陶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曾祖母开始,清廉自律、干净做人就一直是曹家的家风。因此,曹德旺能说出“我今年72岁了,从小到现在,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社会和国家的事”这种有底气和光明磊落的话。在美国投资办厂的事,后来被美国两位导演做成了一部纪录长片。曹德旺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始终诚实坦然,对两位导演始终开放透明,给予他们拍摄的自由。2020年2月10日,这部长片获得第9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曹德旺和他的福耀玻璃,再次受到国际关注。《美国工厂》的获奖,绝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的成功,它是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用中国智慧走向全球的缩影。

人一旦有了根,人的精神就能成长,就像树一样。树有了根才会成长,我们的精神也是如此。......只有我们的精神有了根,我们的人格、心灵才能茁壮成长,我们才能成长为一个杰出的人、一个君子、一个圣贤。
——潘麟先生《敬重祖先的深刻含义》

2015年,曹德旺出版了自传《心若菩提》,他在序中讲到,父亲问过他:“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你数一数,有多少个心啊?”

“用心、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他掰着手指数,有那么多心吗?

“当然有。”父亲说,“但当你悟到爸爸讲的道理时,爸爸或许已经不在人世了。”

“以后我的确知道了。随着我事业的发展,我能数出来的心,已经不是一双手能够容得下的了。”

家族的发展,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家风的传承。家风,是无数代先辈积累、沉淀和总结其生活实践而形成的经验结晶,是经过每一代先辈去粗取精过滤而得的人生智慧。在每天的洒扫应对、待人接物中,先辈们的品德教养,或通过直接的言传身教,或通过间接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子孙后代。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千万万的家。“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家领导人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之所在。中华民族是一个讲求孝义和道德的民族。孝不只是为家族传宗接代,更重要的是遵循圣贤教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家风的发扬,归根结底在于文化血脉的继承和发展。在清明时节,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慎终追远,追思我们的祖先和先贤,体会他们身上的高尚品德,这是一种意义更为深远的孝。我们要通过对先人们创造的优秀家风的继承和发扬,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之落实于现实生活之中,让祖先和先贤之精神在我们身上“活过来”,使中华民族的真骨血得以彰显于世世代代。

   本文部分摘自以下资料:

1.曹德旺:《心若菩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2.《曹德旺:一棵大树的养成》,《记者观察》,2018年第31期。

以上作品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东方生命研究院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谱,家族文化传承的根
「中医中药黄山行」“张一帖”的传承与发展
​打开生活的一个窗口,寻找照亮人生的那束光
《羿想天开》之一百二四传承家风
植根于血脉中的“耕读”家风传承
题中国家谱文化楹联集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