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文欣赏:母亲,手工布鞋
                  母亲,手工布鞋
                       文 /落梅雪舞
   对于纯手工布鞋,如今已很少见,只因样式不够新颖,再者做起来甚是麻烦,故不如几十元买一双,来的捷便。然对纯布鞋的情愫,一言难尽,絮叨了半生,还要继续半世延绵。
    母亲做手工布鞋,那是行家里手,四邻八舍的人,时不时的去找母亲,剪鞋样子,请教。听母亲讲,她很小的时候,已开始学着做鞋子,因在姥姥家是长女,姥姥要忙着做工,没时间照顾四个舅舅,故舅舅的鞋子,大都是由母亲来做的。白天帮衬着姥姥,照顾家里大大小小事情,洗衣做饭,到了晚上还要做鞋子,这么一大家子人,做了这双,又要做那双,一年四季,总有做不完的鞋子。
   心灵手巧的母亲,做的鞋子不仅合脚耐穿,而且样子还好看。我自小一直穿母亲做的鞋子,直到十几岁。
   提及布鞋,总会想起儿时的情景,记忆里,小时候经常会停电,照明只能用煤油灯,暗淡的灯光下,搓麻线,纳鞋底,是每个夜晚母亲常做的事情。当时,我靠在母亲身旁,拿一根根火麻,经过母亲的手,转来转去,搓成一根根光滑细长的麻线,甚是好奇不已,有时看着挺简单,也去凑凑热闹,但一直也未曾搓出一根完整的线。
   不论是鞋底,还是鞋表,其中的工艺,针针线线全是手工制成,按照脚的大小,剪出鞋样子,照着鞋样缝制鞋表,母亲的针线活,很是细致,线距之间均匀,线的力道大小相同,可与机械活相媲美。而鞋底,用一层层的布叠加,其厚度可想而知,一根根麻线将其纳实,是需要一点时间的。手工纳的鞋底,做起来费时费力,却吸汗透气,很是养脚。
   前几年,母亲又给儿子做了一双,起先不怎舍得穿,谁知第二年,却有点小了,只能搁置一角,每次翻箱倒柜,看到它,都会思绪万千,想起一针针做鞋的母亲……于是匆匆规整一下,又放在储蓄柜里。
   近些年,母亲来看我们,总会捎来做的鞋垫,我一再嘱咐,“不用再做了,做起来这么麻烦。”母亲总是笑着道:“又不知送啥,你们啥都不稀罕,做双鞋,纳双鞋垫,还能用的着”。我都不知,怎样驳了母亲这份心意。
   如今,每逢阴雨天,母亲的手腕或是手指,偶尔会隐隐作痛,可能是以前纳鞋底,种下的老毛病。想想过去的日子,那是做了多少双鞋,是数不尽的,又有多少的暖意,丈量着缕缕的情怀!
   一针一线,串联暖暖的语言,却从来都是,简单到无语,它用朴实无华,穿梭过成长的路。踩着这份阳光,于是从来也不惧怕黑暗。有这双鞋子,载着的牵挂,那便可坚定地,相陪漫长岁月。
   长大后,不再穿布鞋;长大后,又想穿一穿布鞋。望着母亲渐渐花白了头发,瘦小的背影,总是增生许些感慨,想起跟在身后的“小尾巴”,现已成人,也近中年,而岁月沧桑的目光,却模糊了年华的视线,渐渐地老了夜色。阑珊处,我一直遥望着儿时的星空,不时地想起母亲做的布鞋,陪伴我走过的那一程程。
   一双布鞋,一生的牵挂;一针一线,在一朝一夕中,将一页妥妥贴贴,融入生命之树。睹物思人,一再想起,一再心思起伏,从而体会了母亲更多更多,惟愿岁月眷顾,静好安然相伴着!
​                       本文发表于 ​【鲁中晨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冯天军|那年那布鞋
【广场置顶】母亲的棉鞋,温暖了冬天
母亲纳的老布鞋
母亲做的老布鞋
欧阳宗岩:布鞋的思念/“尊前慈母在,浪子脚不寒。”伤心的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