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说的究竟是什么?

《论语,八佾篇》

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专家译文: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形容:忍无可忍。

我的译文:孔著从不明言,没有说明“于朝”是怎么操作的,只说了“自古以来美好是可以承受的,而不美好则是无法忍受的”

《论语-学而》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专家译文: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我的译文:古籍有言,尊祖守规,千古留名,功罪千秋,后世评说!

《论语-子路》

原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专家译文:原指在名分上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否则道理上就讲不通。

我的译文:再有理的说法,也不会成为祖法。再可信的野史,也不能成为执政之策。

      以上是我们在之前文章中翻译解读过的《论语》中的三句话,从这三句话的内容来看,都和祖规祖法有关。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句话说明了祖法的性质,就是只记录美好的内容,而不记录不美好的内容。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说明了祖法的作用,就是千古留名!后世评说!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句话说明了进入祖法的标准和严格的门槛限制,不是有理就能进入祖法,野史再可信也不能成为(祖法中的)执政之策。

      今天,就让我们再来解读几句《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述而》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专家译文: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我的译文:执政者的著作谈的都是如何进入祖规祖法和如何在祖规祖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问题。民间的记事谈的都是对于执政政权好坏的议论。

注释:君子,执政者的著作。小人,民间的记事。

《论语·子路篇》

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专家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我的译文:执政者的著作谈的都是美好记入和不记入祖法区别。民间的记事谈的都是和记入祖法无关的琐事。

注释:和,美好,指的是可以记入祖法的美好。

《论语·学而》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专家译文: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我的译文:不违背祖规祖法的,不一定就是漂亮的真理。违背祖规祖法的一定不是真理!

注释:患,违背祖规祖法的意思。

《论语·里仁篇》

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专家译文: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我的译文:执政者的著作谈论的是以美德为主,民间的记事谈论的是以圣人为主。执政者追求的是无错的完美,民间追求的是美好的传言和虚幻。

注释:怀,以美好为主的意思。

《论语十二章》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专家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我的译文:祖法中记载的都是先圣们创造的美好真理,但是什么时候创造的,已经无法知道了。

注释:温,祖法中的记载内容。

      因时间有限 , 今天我们暂时翻译解读了《论语》中的五句话,其意思简评如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的核心意思就是:地位不同、角度不同,看法和观点也就自然不同。执政者想的是国家如何发展之事,老百姓则是对国家政权施政好坏的议论和评价。这个道理自古至今都是如此,例如:公司老板想的是如何发展壮大,员工想的是如何获得稳定的收入。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的核心意思就是:依然反映的是不同地位的不同看法和观点,执政者追求的是如何将美好记入祖法,老百姓热议的都是和记入祖法无关的事情。地位不同,目标就会不同,目标不同,思想也就不同,千古以来,无不如此。例如:写文章的和看文章的,想法一定不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的核心意思就是:不违法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违法的则一定是错的。往深里理解就是“混日子的不一定就是好的,瞎捣乱的就一定是坏的”!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句话的核心意思就是:地位不同的人,世界观就不相同,追求的目标也就不会相同。执政者唯有对美德的最大追求,才能够将自己的政绩记入祖法,而老百姓关心和议论的都是以往圣人的传言和对未来美好的虚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核心意思就是:说明了祖法中记录的都是什么样的内容,都是以往先圣先祖们创造的丰功伟绩,但都是什么时候创造的,已经无法知晓了。

      结合之前翻译解读过的三句《论语》名言,和今天解读的五句《论语》名言,总共八句,出处各不相同,但没有一句话不和祖规祖法无关,几乎谈论的所有内容都是以祖规祖法为核心的论述。由此,我认为《论语》中记录的孔子思想都是谈论如何记入祖法、以及如何进入祖法核心的问题,当然也会谈到许多有关祖规祖法内容架构的问题。

      虽然孔子的言论都是有关祖规祖法的论述,但其论述的方式方法和字里行间无不向我们揭示出了很多人间的真理和道理,这些真理和道理不仅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我们的今天!地位不同,观点看法就会不同,这就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执政者和百姓之间的差别,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差别,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差别……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能印证这个真理的普遍存在。

      君子,不是有德之人,而是执政的著作。小人,不是心胸狭窄之人,而是民间的记事!同样,孔子也不是哪个历史人物之名,而是孔的著作!孔子之言,就是孔的著作中的言论,就是《论语》中处处可见的“子曰”!

     “君子”与“小人”的错误理解出现在汉代或之后,因为只有在汉代或之后的汉语词汇中才有了现在汉字意义上的“君子和小人”,而在西汉之前的古汉字中,“君子”从来都不是君子,“小人”也不是小人,一个表示的是著作,一个表示的是民间记事。“君子和小人”两个词汇的重新解读,有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孔子的思想,因为孔子的思想所反映的是执政者和民间百姓思想之间的巨大差异。虽然在孔子关于地位不同,看法不同的说法中有着很强的歧视性,但确实不无道理,甚至于可以说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通过对《道德经》的逆推解读,我们知道黄帝的思想核心就是“争”和“民”,但在对《论语》中八句话的解读时,我们丝毫没有发现关于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由此说明,黄帝和孔子不是同一时代或同一朝代的人物。

      在《道德经》已经解读过的内容中,黄帝的思想是如何抬高人民百姓的地位,如何使人民百姓在合理竞争的情况下参政议政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在对《论语》的解读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孔子对于民间百姓的歧视,这样的歧视性说法在《道德经》黄帝的语言中从未出现过,由此更加证明黄帝与孔子不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人物。

     《道德经》中黄帝的思想,秦朝时期众多的青铜器铭文,都一致的体现出了“争”的思想理念和“天下为公”的思想理念。由此说明,黄帝的思想就是秦朝时期的主体思想,也就是说,自黄帝改革了祖规祖法之后,黄帝的思想一直延续到了秦朝的灭亡,在黄帝与秦朝灭亡期间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时期里,我们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始终没有变过,由此说明《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不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思想体现!也就是说,孔子既不是春秋时代的人物,也不是战国时期的人物,孔子所处的年代应该是在黄帝思想尚未产生的年代!

道经,第二十一章(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状哉以此。

      这是《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中黄帝对于孔子思想理论的专门论述,开篇第一句话“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的意思是:孔子之德的关键所在,就是惟祖规祖法是从的道的发展理论。这句话的意思体现与我们已经解读过的八句《论语》名言的意思完全相符,因为这八句话句句不离祖规祖法。黄帝对于孔子思想理论的专门评价,首先说明的是孔子远在黄帝之前,次之说明的是孔子的思想理论就是对祖规祖法的专门论述,再之说明的是孔子的思想理论是黄帝之前一个非常著名的思想理论,否则就不会得到黄帝的评价。

      思想上的巨大差异,理念上的截然不同,黄帝对于孔子思想的评价,无一不说明孔子的思想是以黄帝改革前的祖规祖法为主的思想理论,孔子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孔子也不是人物的名称,而是著作的名称。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其核心内容和核心思想就是孔子的思想理论,孔子的思想理论就是惟祖规祖法是从的道的发展理论,所以《论语》的核心内容就是黄帝改革前的祖规祖法!就是风祖以来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祖规祖法!

      孔子,就是孔的著作!

      孔子,是黄帝之前的思想巨著!

    《论语》,是专门谈论祖规祖法的论著!

      祖规祖法,就是我们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和根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经典3
《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通译 (八)
《道德经》:夫兵者,不祥之器
论语的主要思想
《论语》习题1——为政以德的解读和练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