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18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上次课讲了相生相克关系,今晚继续和大家聊聊中医阴阳五行理论的其他内容,五行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两个概念,大家可能难理解一点,这两个概念是什么呢?


相乘:就是指五行之间的相克大过,相克和相乘不是一回事,相克是常态,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关系;相乘是病态,用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关系。引起相乘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因而造成对其克制的“一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例如:木过于强盛,就会造成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称为“木乘土”。

乘和克是两个不同的说法而已,这里的相乘是过度的意思,就是说相克太过叫做“相乘”,我们所谓的生和克,没有所谓的好和坏,所有的生和克都是为了抑制对方不过于严重或者是过于泛滥,抑制它的太过相生相克,就是以前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有生有克才是正常的人生”,如果这个克制的东西克制太过于厉害了,它的另外一个名词就叫做“相乘”。


相乘就是任何中的相克之间的关系,任何一行中的太过或不及都可以导致相乘,相乘跟相克的次序是一样的,是相同的,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理解什么是相乘?什么是相克?两个相克是事物和自然界中的正常的一种现象或者是说事物,但是相乘就会形成不及或太过都会导致相乘。


临床中经常听到一句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里所说的就是木乘土,什么意思呢?就是肝乘脾的意思。肝脏本身是克脾土的,如果克制的太过,木旺乘土,如果太过克制就会导致土的亏虚,这样就是病理性的,不是相克而是相乘了,相乘是表示事物之间太过的意思,就是这样的道理。


所以这时我们当先实脾。实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相乘的现象,导致土更加虚弱,防止出现脾虚。比如病人出现焦虑、忧虑、肝气太过,这种木克土,它会影响到脾胃的功能,影响到脾胃功能的运化,这是我们先要健脾胃,不然肝旺以后更加容易克制脾土,脾土不足的话。


如同我们所说的土克水之间含义一样,我们如果土更加虚,洪水又很大,这时叫做土乘水。


同理既然知道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我们也可以说“见脾之病,知脾传肾,应先实肾”,举一反三。相生相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相乘是异常的病理现象。


大家也可以这样演变,“见肾之病,知肾传心,当先实心”,就是我们所说的水克火,就是肾克心的意思。肾的疾病会克制心,为了防止出现病理的异常,克制过度的现象,使心不过度的克制,我们要先实行先要温补,温煦心阳,大家这样子就很好容易理解了。
另外“见心之病,知心传肺,当先实肺”,”心是克肺的,见肺之病,知肺传肝,当先实肝“这就是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一个木乘土里面所运用到的,如何去理解相乘的关系,这样子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你就明白了何为“相乘”。

五行里面还有另外一个概念叫做相侮。

相侮:就是指五行之间的反相克,就是由原来受制约的地位,反过来去制约对方?例如:金本来是克木的,但在反常的情况下,金不但不能克木。反尔被木所克,这种反向的相克就叫做“木侮金”。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乘和相侮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从而形成病态;后者是发生与五行相克次序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从而形成病态。


本来是金克木,因为木的力量太大了,金的力量太弱了,就反过来了。比如以前举过例子,去砍树,你的斧头不够锋利砍下去之后都钝了,这就是木克你的斧头了,就是因为本身你们是用刀来砍它的,但是因为你自身的问题,反而被你说克制的那个事物反克。

我们家庭之间也容易出现这类问题,本来家庭关系之中男主外,丈夫是克制妻子的,但是很多家庭我们知道,由于现在社会环境发展的变迁,压力的增大,很多家庭出现另外一种现象,男性变成另外一方面,女性非常之强势,有自己的经济收入、地位,然后男性反而不能克制女性,男性太弱了反而被女性所克制,这就是相侮的现象。


同样的道理本来水是克火的,但是如果火很大,水少,杯水车薪,本来你是灭火的,但是你的力量太小了或者是火的力量太大了,反而给他克制了这就叫做“火侮水”,这样一个反克的关系叫做相侮。

同样的道理,比如木侮金,金本身是克木的,如果金气不足不能够克木,就是你斧头太钝了,反而被木所克,就是木侮金。比如说老虎是克狗的,但有句话叫’虎落平原被犬欺”就成了“犬侮虎”这里有点事侮辱的意思,以小欺大,本来被你克制的反过来克你。


我们在临床中经常遇见肝火犯肺的一些咳嗽,正常的情况下肺金是克制肝木的,是金克木,但是当肺气受损的时候,不能够克木反而容易被木所克,如果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你服太多的药也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我们所说中医的一个精髓,想明白了就很简单,想不明白下药就很难起效,我们真正学习中医时,必须要思考五行在我们体内的状况,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到底是相克相侮还是相乘,它是一环扣一环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想清楚,不然就不能提高自己。


整个五行在中医基础理论里面的重要性,通过五行对应五脏讲明了五脏的相生相克相乘和相侮,很多疾病的产生是脏腑之间的关系,而非疾病之间的关系,我们主要是通过五脏病处的状态,来看五脏的虚实盈亏,而不是看疾病的本身。


关于五行的学习大家可以反复看《内经》里面灵兰秘典论篇,六节藏象论篇,五脏生成论篇,还有五脏别论篇,八、九、十、十一,在《内经》里详细讲解了五脏五行之间的关系,然后详细地论述了五行之间的这么一种关系。大家可以好好的看着,我们现在和大家讲主要是让大家有一些层面上的理解,然后能更好的深入学习《内经》,实际上我们讲的阴阳五行理论都是从《内经》里面演变而来的,只不过《内经》有时候大家比较难读懂,我们通过这些课程简单的学习,对《内经》里面的内容,就有了一些了解。

我们这是对相乘和相侮又有了一个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在五行之中是怎么样一个运用,第一它说明了人体的一个组织结构,就和我们上次学习五行那个表,大家再次打开来看一下,看看是如何跟我们的自然界跟我们的人体,跟我们的五脏、六腑、五气、五方、五味、情志等等相合对应起来,我们就要学习一个系统把它记住。
另外它说明了人体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就是说人和自然相生相克的一种关系,就是五行的关系。


还有一个指导五脏之间疾病的诊断,我们还可以通过相生的关系,确定治疗方法,比如“虚则补其母,实者泻其子”,这两句话大家也是很熟悉,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滋水涵木,就是肾虚的,肾阴不足导致肝阴不足,这时我们就要补肾水,来滋养木,叫做“虚则补其母”。


另外一个就是“培土生金”,运用到了相生的关系,比如说反复咳嗽,咳痰,反复不好的,感冒的,这时脾胃虚弱的关系,脾胃不足所导致的咳嗽,我们不是在一味地补肺,还是先通过培土来生金,健脾来让土厚来生金。

还有抑火补土,温肾阳健脾阳,这是我们常用的。

实则泻其子:如肝火泻心法,通过清心火来降肝火,这就是木和火之间的关系,还有火为木之子,这时肝火很旺,我们通过泻心火的方式来实现,用一些芦根、灯心草、淡竹叶,这些都是入心的,清心火的,能够把肝火降下来,这叫做“实则泻其子”。


这是我们临床中的一个运用,另外一个就是相克的规律,我们通过抑强来扶弱,如果是强的抑制,如果是弱的就要扶植它,培土制水法是如果土不足不能够来克水,我们要温运脾阳来治疗水肿,治疗肾虚水泛,就像你不能够克制洪水的泛滥,这时就要大量紧急的沙包要上,要培土,把防洪提水位得降下来,不给洪水泛滥我们的城市,这就是培土制水,我们表现这样的人,水肿最常见的,小便的改变,很多清长,次数多,这些都是肾虚水泛的一种表现,阳不化气的一种表现。

这些不单单要去温养补肾。也要通过温运脾土,能够让他来治水。


还有”泻南补北法“,泻心火以滋肾水,”左肝平木法“,通过泻肝清肺的方法,通过相克的一个规律起来抑强扶弱。

五行之间的运用还能指导我们针灸的治疗,神智、情志致病的治疗,运用相生相克的关系,在临床中也运用非常之广泛,比如说一个病人忧思郁结,情绪低落,这种就是我们所说的肝郁后容易克脾土,我们要让五行之间的思维来调整,你郁制了要用什么来克木?用金的方式来克木,金的五行属性又是什么呢?

金的五行属性就是悲,肝思郁结,肝火怒,这时我们为了让他克制怒,调整怒,我们要让他悲伤,我们通过一个故事塑造一个环境,这就是古代这方面的思路,我们都可以去看一下了解一下,这就是中医最最早的一个心理疗法,现代的一个心理治疗也是。


另外我们学过《范进中举》。范进本来是喜从天降,本来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他过喜就形成了一种病理的现象,这时我们要让他,喜是属于心,心是属火,要用水来克火,用恐来克制喜,把他过于喜的病理状态,把他拉回来,用现在话来说就是精分,疯癫,我们用心理治疗的恐的方法,水来克火。


五行里面的相生相克挺有意思的。大家理解相生相克的关系,理解了相生相克就理解了相乘相侮,对于这个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还有五脏和六腑的内在联系以后,大家就更加容易去理解这个五行,它不是摸不着的,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家庭中,就在我们生活中,就在我们厨房中,时时刻刻你都用到五行,你都能够体验到五行在我们身体里面的,运行的一种完美的状态。


五行,大家好好的去运用和学习一下,我们下次课又进入到另外一个《气血津液理论》章节的学习,何为气?何为血?何为津?何为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我们下节课再见。

注:本课程是2016年中医基础班课程内容,由中医医师佳明主讲,基础班班委辽宁明岩,成都梅泉,南宁黄迎梅,厦门林枝,南宁马奥丁,内蒙李志华,湖南瑞华,济南赵小静,东莞郭菊花,江门陈留笑,河北孙春娥,深圳巧娟,珠海罗夕,江西彭志英,厦门陈君玉,哈尔滨雪婷,全体班委完成,感谢每个人,谢谢你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五行,做自己医生(二)
日积月累话中医--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学会五行养生法,自己变成老中医!
[自学中医]五行学说(续)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
能量与五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