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君斯特赖克旅编制、装备、实力、发展与实战运用

很多朋友甚至长者,对小组能够在当前这种无偿的情况下,保持持续蓬勃发展很不理解,并且认为小组不会长远的存在下去。那么,今天,我们用一位小组大神的留言来回答各位的疑问:

我们如同美剧《失落的房间》(the Lost Room),这个房间的所有物品都有奇特的功能(如眼镜能防弹和灭火),传说这个房间的主人是上帝。有一天这些物品都失散了。但只要有一件物品出现在房间,其余的物品都会神使鬼差般循踪而来。

做人当知,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行事要为善

治学应晓,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开卷必有益

●作者/蔡宗佑(T)
●整理/Nangwa
●取材/T《陆君学术》杂志

提要


一、1999年美陆军提出以2032年为目标的转型规划,其重点在建立「1支更具战略运用能力的陆军」,具备「96小时内可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完成1个旅的兵力部署,120小时内部署1个师,30天内部署5个师」的能力,可迅速完成部署,执行作战任务的战略需求。
二、转型后的重型装甲车辆和装甲步兵战斗车辆完全被更轻、更快、更省油的斯特赖克步战车所取代,斯特赖克旅因车而得名。
三、美国陆军依据军事转型规划,将拥有9个斯特赖克旅,并陆续提升相关单位的火力、吓阻能力及增加其在战斗中的灵活性。
四、针对美军斯特赖克旅编装调整研究后,提出依据防卫作战需求,完成装备整备及人员训练;建构网状化作战环境,建立共同作战图像;建立整体后勤观念,重视机动保修能力;强化部队情报侦搜能力及工兵部队的有效运用等5点刍议。
 

前 言


冷战结束后,全球局势因苏联瓦解形成权力真空,导致民族与宗教意识兴起,情势更趋混乱。武装冲突可能在任何时间、地点爆发,而美军地面部队却因缺乏前进基地而难以迅速介入。1991年海湾战争和1999年科索沃战斗的经验,使美国陆军重新检讨其部队编制以满足21世纪地面作战的需要,并明确指导陆军军事变革的目标是能够运用「整合式的系统」集中长程火力,来打击敌重要枢纽,用兵主要强调速度与信息。
1999年美陆军提出以2032年为目标的转型规划,其重点在建立「1支更具战略运用能力的陆军」,具备「飞机起飞后, 96小时内可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完成1个旅的兵力部署,120小时内部署1个师,30天内部署5个师」, 达成短时间内全球到达(Global Reach)迅速完成部署,执行作战任务的战略需求。斯特赖克旅级战斗队(Stryker Brigade Combat Teams,SBCT)(以下简称斯特赖克旅)的组建正是美国陆军朝向未来部队转型发展的试验部队。
本文研究方法系以文献探讨法将搜集的斯特赖克旅编成缘起与车型简介实施说明,接续探究其2010年编装在经过伊拉克与阿富汗实战经验后,与2015年编装修正后的差异性与特点,将研究发现与XX军机步部队现况比对后(如表1),对X机步部队未来发展研提刍议,俾供参考。
 

斯特赖克旅编成缘起与车型简介


一、缘起
美陆军战略转型原因是希望建立满足21世纪地面作战的需要,使其能达成快速介入、快速抵达、快速展开却又高度信息科技化的地面轻型装甲部队。其目的是在部队转型的过渡期间发展成一支身兼重型部队和轻型部队之长的目标部队,这一过程需要持续30年左右。
美军在2008 年之前已组建6 个斯特赖克旅,历经实战验证后,2011至2013年改编第1装甲师第1旅为第7个斯特赖克旅;2012至2014年改编第3装甲骑兵团为第8个斯特赖克旅。然而在2015年7月间,美陆军计划将整体兵力缩减至45万人,遂裁减旅级战斗队规模,其中将一个斯特赖克旅改为步兵旅级战斗队,而在2019年6月20日开始将第1装甲师第1斯特赖克旅改编为装甲旅级战斗队,预计2020年开始将第4步兵师的第2步兵旅级战斗队改编为1个斯特赖克旅,之后将编成7个斯特赖克旅。
 
表1  美军斯特赖克装甲车与XX云豹八轮甲车诸元对照表
车型
美军斯特赖克装甲车
XX云豹装甲车
 
 
车体

 

车长
6.95
7.5
车宽
2.72
2.7
车高
2.64
2.3
车重
16.47吨
22吨
最高速度
100公里/小时
100公里/小时
乘员数
车员2
步兵9
车员3
步兵6
 
车载武器
105榴炮
30机炮
50重机枪
40榴弹机枪
30机炮T74排用机枪40榴弹机枪
二、车型
转型后的重型战车和步战车完全被更轻、更快、更省油的斯特赖克步战车所取代,斯特赖克旅因车得名。而斯特赖克步战车的命名源自两名美国斯特赖克家族成员,分别为斯图亚特.斯特赖克(Stuart S. Stryker)和罗伯特.斯特赖克(Robert F.Stryker),两人英勇为美国陆军战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时期,均获得美国荣誉勋章。斯特赖克步战车是加拿大通用动力陆地系统(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s, Canada)以瑞士食人鱼步战车为基础所研制发展而成的。
斯特赖克步战车最大特点与创新在于几乎所有的延伸车型都可以用实时套件升级方式从基础改装而来,改装可以在战场前线上完成,因此提供了极大的运用弹性。若有某一型车战损不必再等待从后运补,可以抽调另一台较不重要的车型改装。
(一)M1 126 装甲输送车(M1 126 InfantryCarrier Vehicle, ICV)(如图1)
M1126装甲输送车重16.47吨,能搭载1个步兵班9员,配置有M151遥控枪塔,可在车内操作武器。M1126装甲输送车武器有:M2 12.7毫米重机枪、Mk-19 40毫米榴弹机枪、M 240 7.62毫米机枪等。
(二)M1127侦察车(M1127ReconnaissanceVehicle, RV)(如图2)
M1127侦察车提供了目标侦察、监测暨搜索(Reconnaissance, surveillance, and targetacquisition, RSTA)小队及侦察部队一个完整的载台来进行侦察及监视等任务,可载运7名乘员(含驾驶及车长在内)。配置武器为12.7毫米M2HB重机枪或40毫米Mk19榴弹机枪;安装1套长程先进侦搜系统(Long range advance scoutsurveillance system)。

图1  M1126装甲输送车

图2  M1127侦察车
 
(三)M1128机动炮车(M1128 Mobile GunSystem, MGS)(如图3)
M1128机动炮车乘员有3员,主要装备1门105毫米M68A2线膛炮,具备炮口稳定系统及自动装弹机,通常用于支持步兵作战任务。该车可携带18发105炮弹,备弹皆储存于炮塔的弹舱中,射击速率约为每分钟6发。
(四)M1129迫击炮车(M1129 MortarCarrier,MC)(如图4)
M1129迫击炮车,乘员有5员。机步营的M1129装有1门120毫米M121迫击炮,并可另外携带1门拆卸式81毫米M252 迫击炮。装甲步兵连的M1129 亦使用M121迫击炮作为主要武装,并可另行携带一门拆卸式60毫米M224迫击炮以便于车外使用。装甲骑兵营使用的M1129则仅有120毫米固定座迫击炮。
(五)M1130指挥车(M1130 CommanderVehicle,CV)(如图5) 

图3  M1128机动炮车

图4 M1129迫击炮车
 
M1130指挥车主要任务为替部队接收、分析及传送信息,并实施战场控制。该车内装有战场指挥、控制、通信、信息、情报、监视及侦察设备供各级指挥官使用,可以直接透过M1130请求空中或炮兵火力支援。
(六)M1131炮兵观测车(M1131 Fire Support Vehicle, FSV)(如图6)
M1131炮兵观测车的功能为提供对目标的监视、搜索、辨识,并实时提供有效火力支援。装有M707斯特赖克任务装备套件,可为火力支持部队提供自动指挥控制功能,并能规划火力支持,引导及控制火力涵盖区域。
(七)M1132工兵车(M1132 Engineer Squad Vehicle, ESV)(如图7)
M1132工兵车的主要功能是将战斗工兵运送至战场,并提供支持。最大的特征在车前的扫雷装置,能够于道路上清除地雷,而且时常拖着一辆装满额外设备的轮式拖车,战地工程作业皆可由车内的战斗工兵班完成。
(八)M1 133 野战救护车(M1 133 Medical Evacuation Vehicle, MEV)( 如图8、9)
主要分配于营级救护站,并为营级规模的部队提供野战医疗援助。M1133 拥有基本的医疗设备,可以为重伤伤员以及重大创伤伤员提供临时的紧急医疗,亦可将伤员后送。

图5 M1130指挥车

图6 M1131炮兵观测车

图7M1132工兵车
  

图8M1133野战救护车
 
(九)M1134反装甲导弹车(M1134 Anti- Tank Guided Missile Vehicle, ATGM)( 如图10)
M1134反装甲导弹车是斯特赖克旅主要的反装甲武器系统,能够以BGM-71 拖式导弹系统摧毁4公里外的目标。通常被指派协同营级步兵单位作战,或是支持旅级侦察部队的侦察行动,并提供长程火力支持。
(十)M1135化生放核侦检车(M1135 Nuclear , Biological, Chemical Reconnaissance Vehicle,NBCRV)(如图11)
能够侦测核能及生化等有害物质,并能进入受核生化污染的战区执行侦察搜索任务。内建1具化生放核侦检器,以及1套整合式气象系统,并装有1具正向加压系统,以确保车内压力随时高于车外压力,避免有毒气体渗入车内,来保护乘员。能够以生物化学光谱仪(Chemical Biological Mass Spectrometer, CBMS)以及联合生物定点侦测系统(Joint Biological Point Detection System , JBPDS)侦测并搜集核生化污染程度的信息。当搜集到足够信息后,M1135能自动将所有信息整合并自动透过任务式指挥系统(Mission CommandSystem) 发出核生化污染警报。

图9  M1133野战救护车内部设置

图10 M1134反装甲导弹车
 

斯特赖克旅编装与能力


一、编装
美国陆军依据军事转型规划组建了7个斯特赖克旅,并陆续提升相关单位的火力、吓阻能力及增加其在战斗中的灵活性。斯特赖克旅在2010年编装总兵力为3,614人,下辖旅部及旅部连、3个步兵营、1个装甲骑兵营、1个炮兵营和1个支援营;直属部队有反装甲、通信、工兵及军事情报连(如图12)。

图11 M1135化生放核侦检车
 
(一) 步兵营编制兵力691人,是旅的基本战斗部队,可遂行所有战斗与支持任务。下辖营部、营部连和3个装甲步兵连。营部连辖侦察排、迫炮排、卫生排和狙击班。侦察排编4辆斯特赖克1127侦察车,迫炮排编4门M286-120毫米迫击炮和4门60毫米迫击炮。装甲步兵连辖3个机械化步兵排和1个火力支持排(MGS×3)、迫炮班、狙击组、前进观测组和卫生组。各营火力配置为65辆斯特赖克M1126装甲输送车、27具标枪反装甲导弹发射器、12辆装有MGS105毫米主炮的斯特赖克M1128机动炮车、10门120毫米迫炮、4门81毫米迫炮、6门60毫米迫炮与5支狙击小组使用的M24狙击步枪。
M1128机动炮车的基本车型配备1座全时稳定式低压炮塔,车辆可以在行进间射击,基本武装为1门M68A1E4型105毫米主炮与1挺车长用的M2型50机枪;另外还有1挺M240型7.62毫米同轴机枪,炮塔两侧各装有2具M6型烟雾弹发射器。车上可携带18枚105毫米炮弹、400发50 机枪弹与3,400发7.62毫米机枪弹,车上装置自动装弹机可以自动选择并装填105毫米主炮弹药,因此不需额外增加1名装填手。
(二)装甲骑兵营编制428人,辖3个侦察连及1个搜索连。主要任务为情报支持、搜索目标和战果评估。装甲骑兵营编制火力为53 辆斯特赖克M1127侦察车、36具标枪反装甲导弹发射器、6门120毫米迫炮、3架RQ-7「影子」(Shadow)无人侦察机和4部地面监视雷达(Ground Surveillance Radar)、3 辆狐式(Fox)化生放核侦检车及3套预言者(Prophet)战场电子支持侦监系统。它能够每天24小时不断侦察9条指定路线或对18个指定区域进行监视,是战斗信息的主要来源。

图12 美陆军斯特赖克旅2010年组织系统图
 
(三)炮兵营编制290人,主要任务为火力支援。营辖营部与营部连、2个炮兵连和1个目标获得排。炮兵连辖2个炮兵排,火力配置为12门M777A1先进轻型155 毫米榴炮。目标获得排装备Q-36和Q-37 目标定位雷达。
(四)支持营编制338人,辖营部和营部连、补给连、保修连和卫生连。主要装备配置为22辆运输车、14辆油灌车、6辆运水车及5个战斗维修小组所需的器材。
(五)反装甲连编制53人,辖3个反装甲排和连部组、火力导引组和卫生组。主要火力配置为1辆M1128机动炮车与9辆配备拖式2B型反装甲导弹发射器的M1134反装甲导弹车。
(六)军事情报连编制67人,辖1个情报搜索分析排、1个ISR整合排及1个战术人因情报排。主要装备配置为ASAS/RWS全资源分析系统暨遥控武器站、气象侦测分析装置、通用地面工作站暨自动化反情报工具模块等,每个排负责一条独立的旅作战轴线。
(七)工兵连编制120人,辖连部、3个工兵排和1个工兵支持排。主要装备配置为9辆M1132工兵车、4具标枪反装甲导弹发射器、6辆M58排雷火箭发射拖车、3具M139 VOLCANO布雷系统、6辆重型增程机动战术卡车(Heavy Expanded Mobility Tactical Truck, HEMTT)。
(八)通信连编制74人,下辖1个BSB节点排、1个TOC节点排、1个讯号支持排及1个网络操控小组。主要装备配置为3部SMART-T机动反干扰保密通讯系统、3部NCS-E先进位置回报系统、1部NOC-V网络操控车、3具数字保密式卫星通讯系统、2具旅级通讯节点等,借由这些先进通讯装备的组合,美军甚至可以在野战场所开网络视频会议。
二、能力
(一)斯特赖克旅的能力包括:
1.较高的战略部署能力。
2.能够在作战早期执行空中突击武力投射的能力。
3.合成兵种连型态。
4.增强的战场感知能力,包括共同作战图像,可下达到单车。
5.在城市和复杂地域环境下的下车作战能力。
6.有限的越障能力。
7.使用较少的油料补给。
8.拥有更强的固有防护能力。
9.可以实施连级的空中突击。
(二)特性:
1.机动力
车重必须在20吨以下,最好在17吨左右,可借由C-130运输机实施空运。一架C-130运输机可空运1辆,而一架C-17运输机一次可空运3辆,可以用182架C-17大型运输机在96小时内运送到世界各地(距离在9,260公里以内),有利全球快速部署。在战术机动性方面,斯特赖克步战车能以96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崎岖道路上行驶,最大公路行驶速度达到10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达500公里,越壕宽为2米,爬坡度为31。车上装有自救绞盘, 可在淤陷等紧急情况下实施自救。
2.指挥控制力
要具备先进的C4ISR能力,以满足联合作战需要。所有斯特赖克车型都安装了先进的C4ISR设备(包括FBCB2旅及旅以下部队战斗指挥系统)、单波地道面与车载无线电子系统、ANV/SQ-2Q(V)1增强型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等具有网络化的C4ISR能力,可建构共同作战图像,满足联合作战需求。
3.破坏力
斯特赖克旅的火力,由旅属M777型155毫米榴弹炮兵营、反装甲连,以及营、连级所属迫炮排、机动火炮系统排以及装甲步兵连配置的30机炮及50机枪、40榴弹机枪等火力组成。反装甲火力包括反装甲连反装甲导弹发射车、斯特赖克装甲步兵连所属的M1128机动炮车(MGS)、机步班装备的标枪式反装甲导弹等。压制火力包括旅属榴弹炮兵营火力、机步营属迫击炮火力(81、120迫炮)和连属迫击炮(60、120迫炮)火力。
4.防护力
在满足重量轻的前提下,斯特赖克车型还具有较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其车体用高硬度钢制成并采用全焊接结构,内部有凯夫勒纤维材料防剥落衬层。此外,还可以加装反应式或金属栅式装甲(Slat Armor),以应付RPG高爆穿甲弹头(HEAT 弹)的攻击。车体底部和乘员座椅采取特殊防护处理,可有效防止战车杀伤雷。
5.侦搜力
侦搜力是斯特赖克旅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旅的情报信息力量主要是旅所属侦察营和各机步营所属的侦察排。比如M1127侦察车可以在掩护部队前或警戒监视地域前展开侦察,在使用中继站的情况下,侦察范围可覆盖80公里纵深;如配合3架无人机同时使用,侦察面积可达375平方公里。此外,每个装甲步兵连所属的M1131 炮兵观测车配备的侦察装备,也具有一定信息获取能力。在战场态势完全感知的情况下,可迅速发现敌人,通知空中火力支持。
6.通用性
除M1128机动炮车外,其他车型的零件通用率达到85%,大大降低了使用与维护费用;斯特赖克旅每年的使用与维护费用大约为470万美元,相比之下,一支现役重型装甲旅每年则需要760万美元,可省下不少维持费。
 

实战经验与编装检讨


一、实战运用
在2003年10月,美国决定把第一个斯特赖克旅(第2步兵师第3旅)派往伊拉克来接替第3机械化步兵师,负责执行战后伊北地区的稳定和巡逻工作。这是斯特赖克旅服役后的首次实战任务,希望借此能对其战力进行验证;其良好的作战表现也促使美国陆军将后续编成的第二、三个斯特赖克旅派往伊北和巴格达等地接替当地的巡逻任务。
在2003年12月,1辆斯特赖克M1126装甲输送车被伊军使用RPG击伤。不过由于派至伊拉克的斯特赖克装甲输送车都在车体加装栅式装甲(Slat Armor),因此仅有1名步兵受伤。在2004年2月3日,又有1辆斯特赖克装甲输送车被RPG击中,同样拜栅式装甲之赐,不仅车内乘员毫发无伤,车辆也没有丧失作战能力。不过在2005年1月,1辆配备栅式装甲的斯特赖克装甲输送车在伊拉克遭到民兵RPG火箭击中,引发大火而完全烧毁,推测很可能是车上摆放易燃物品,故被RPG喷流引燃时火势一发不可收拾。
二、经验总结
经过实战洗礼后,斯特赖克在伊拉克战场上暴露的缺失包括:
(一)附加的栅式装甲还未被证明能有效防御RPG战防火箭便冒然投入前线,结果根据斯特赖克装甲输送车在伊拉克遇袭的案例,栅式装甲只能成功提前引爆50%来袭的RPG,明显低于原先预期的效能——遭11枚RPG攻击中至少成功提前引爆8枚。此种状况的主因恐怕是栅式装甲只能防御早期型的RPG,对采用纵列弹头等新技术的后期型则防护效能急转直下;在伊拉克民兵常用的3种RPG中,有2种是栅式装甲无法有效抵挡的。
(二)车上计算机经常因为酷热的沙漠气候而过热当机,或因速度过慢导致传输大量信息时当机。
(三)为了加强防护,驻伊美军为斯特赖克步战车外挂装甲,并将大量的沙包与杂物置于车顶舱盖周边。虽然在外挂装甲后,防护力可抵挡RPG的攻击,但是却因车体增加额外重量,以致轮胎、钢圈损耗增大,甚至每天要进行更换与检查。此外,这些附件重量不仅会使车辆雨天时陷入泥泞,同时也会增加引擎、车轴与差速系统的耗损。
(四)因缺乏稳定装置的遥控枪塔在行进间射击时命中率偏低,且雷射标定、感测装置、稳定系统与炮塔回旋速度等,都须重新设计。
(五)当车内士兵穿着防弹衣时,往往无法迅速扣上安全带,万一发生翻覆等意外将造成严重伤亡。
虽然有这些缺陷,但是斯特赖克在伊拉克的整体表现仍然是相当称职合用的,并没有什么致命的大问题,也多能达成美军要求;而拜斯特赖克步战车良好的基本设计以及斯特赖克旅灵活的组织优势,一些在战地发现的小缺陷或新出现的态势,多半都能以相对应的方法(训练、运用、战术等)加以克服。车上的战场管理系统、加强定位回报装置以及与车载战斗系统整合的数字摄影机等,让美军在进行城镇战时享有许多以前没有的战场搜索、信息传输与陆空协同优势,例如一旦发现目标,只需透过战术网络将目标影像与位置等战术信息传给在空中的待命机,就能迅速地解决目标。而由于伊拉克的作战型态以游击战、城镇战为主,需要更多的步兵进行扫荡廓清,因此美军驻伊地面部队对斯特赖克旅的倚赖日渐加深。
最重要的是,以往美国陆军具有独自遂行战役的编制是师,而斯特赖克旅则是第一种具备独立作业能力的旅级单位,本身就包括完整的战斗及支持单位,能快速地独立执行任务,这是传统的重装旅(只是重装师下辖的一部分组织)所办不到的。以斯特赖克旅的战力投射单位的战略与战术机动力,能在相同的时间内达到与一个机械化师相当的推进距离,故能掌握与传统机械化师一样大的战略空间(虽然火力强度有差别)。由于斯特赖克轮型步战车的行驶速度比战车快得多,而且越野速率与道路速率的落差较小(斯特赖克最大路速超过100公里/小时,且越野速率可达80~90公里/小时,M1A2战车最大路速虽在65公里/小时以上,但越野速率降至48公里/小时以下),在一般的情况下能比配备M-1与M-2的重装师更迅速地赶赴战区。例如,曾有一个部署在伊拉克的斯特赖克旅,在发现敌游击队基地之后1个小时,整个旅就奔袭至95公里外的敌方基地展开猛攻,绝大多数的游击队员都还在基地里来不及逃走,最后被斯特赖克旅全数消灭。如果在过去,即便是101空降师也没办法在发现100公里外的敌军后,于1个小时赶到敌区作战。由于伊拉克的游击队已经发展出1套连络网络,一有威胁通报便能在最短时间内火速撤离,所以斯特赖克旅带来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战术机动速度,对美国陆军而言,是弥足珍贵的。
在2009年9月,美国陆军第2装甲骑兵团首度接收9辆斯特赖克机动炮车(MGS),并于2010年随该单位一同部署至阿富汗,首开斯特赖克MGS的实战部署纪录。在部署前的先期训练阶段,该单位的斯特赖克MGS主要用于偕同步兵进行作战,对敌方的碉堡、建筑物、围墙等坚固建筑工事进行击破,为步兵清出一条安全通道。
三、实战检讨后的编装调整
美军在经历伊拉克及阿富汗实战后,检讨调整编装,在2015年调整后的斯特赖克旅编制,辖旅部及旅部连、军事情报、通信、战斗工兵及反装甲连;营级部队计机步营×3、炮兵营×1、装甲骑兵营×1、工兵营×1及支援营×1(如图13)。
对照斯特赖克旅2010年与2015年编装差异,主要调整内容为(如表2):
(一)增编6个支援连(配属各战斗营遂行伴随支援)
旅支持营(BSB)是惯常支持单位,编制有4个连,分别是营部和营部连、补给连、保修连及卫生连。除此之外,在2015年的编制上,新增6个前方支援连(FSC),主要任务是为每个营提供野战炊事、补给保修、油料、医疗救护及弹药分配作业,确保战力发挥。
(二)增编战斗工兵营
为旅提供工程计划和执行,旅工兵营辖营部及营部连、战斗工兵连×2、军事情报、通信连及反装甲连;通过架桥、破障、道路清理、辨识爆炸物威胁和区域建筑能力来提供机动支持。另为确保工兵作业免于遭致恐怖分子施以化生放核攻击,因此,将化生放核侦检排从装甲骑兵营移编至旅工兵营的营部连。
 

对X机步部队未来发展的建议


美军斯特赖克旅原是地面部队转型期间,为了弥补战力间隙的过渡型部队。在历经演训及实战验证后,美军重新检讨其编装,并因应调整以肆应全球区域冲突。对照斯特赖克旅编装调整的历程,对X机步部队未来发展有5点发现:
一、就编装言
斯特赖克旅的主要特点就是快速机动、立即作战。斯特赖克步战车所延伸的车型无论是人员装载、火力支持、战斗工兵及化生放核侦检功能方面,皆能借由陆地、空中及海上运输,快速抵达所望区域执行任务。

图13    调整后的斯特赖克旅组织系统图
 
要求主战装备斯特赖克步战车全面轮型化,对美军而言,主要可达成以下目标:
(一) 轻量化,减少装备运行的钝重性。
(二)快速机动,快速投入冲突区域。 
(三)火力集中,除旅火力支持外,机步营本身亦有机动炮车及30机炮车,可增加其火力强度及射程。
(四)后勤保障,旅支持营增编6个支持连,可同时配属6个战斗营实施随伴支持。
故就编装言,1个斯特赖克旅的总空运量约为12,000吨,约需39架C-17飞行270架次,且C-17只需1,000米的跑道长度就可起飞;而传统重装旅的总空运量23,000吨,则需要124架C-5/17飞行477架次,而且M-1A2战车只能透过海运或需要2,500米以上跑道长度的C-5运输机载运。因此,斯特赖克旅编装设计是可让任务部队在充裕的空运能量支持下,迅速向任务区展开部署,以符合战场指挥官的用兵需求。
表2  斯特赖克旅编装调整差异对照表
2010年编装
2015年编装
改变原因
旅部暨旅部连
旅部暨旅部连

军事情报连
军事情报连

反装甲连
反装甲连

工兵连
工兵连

通资连
通资连

斯特赖克步兵营×3
斯特赖克步兵营×3

装甲骑兵营
装甲骑兵营
(化生放核侦检排移编工兵营营部连)
工兵部队遂行排雷、道路工程及工兵作业时,预防遭敌施放化生放核毒剂。
炮兵营
(火炮型式M198榴弹炮输具为中型载重车)
炮兵营
(火炮更新M777榴弹炮,输具换装斯特赖克M1126装甲输送车)
火炮重量轻、精度高及射程远;另装甲输送车防护力强,可确保人员免遭敌火攻击。
支援营
支援营
(增编前进支援连×6)
支持6个战斗营遂行作战任务,确保战力发挥。
工兵营
(增编)
支持旅部执行战场工兵作业、担任指挥所警戒派遣及战区复原工程。
 
二、就网状化作战言
斯特赖克旅步战车采用新一代的战斗指挥系统-21世纪武力:旅及旅级以下作战指挥(Force XXI Battle Command,Brigade-and-Below, FBCB2)(如图14),可借由数字化的战场信息传输系统,整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录音、数字数据、影像传输以及战术计算机,可使战斗人员与各节点间快速的讯息传输,以强化战场指挥官的「战况体认」(situation awareness);同时,美军斯特赖克旅采用的「加强型定位与位置回报系统」(Enhanced Position Location Reporting System, EPLRS)可进行各车及友军间的数字联机,并在屏幕上显示友军与敌军作战平台的战场图像,使各友军单位间建立更实时(real time)、全局(comprehensive)的「共同战场影像」(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以降低误击的机会,而斯特赖克甲车内建的「轻量化精确全球卫星导航接收器」(Precision Lightweight GPS Receiver, PLGR)与各式日、夜间观测系统则增进了驾驶在恶劣天候及陌生地域中行驶和路线标定的能力。故就「网状化作战」(network-centric warfare)言,斯特赖克旅借由数字化信息系统的整合运用,可快速投入预想地区,遂行全局、全时及多地形作战。
三、就整体后勤言
整体后勤支持的目的,在以最小的寿期成本确保武器系统妥善,达成运作与维持的最大综效,重点就是既可节省经费,同时战力不受影响。斯特赖克旅全旅主战装备皆为斯特赖克步战车所衍生发展的车种,除机动炮车的维保较为复杂外,其他9种车型的零组件通用率达到85%, 有效降低了使用与维护费用。另各型车款皆有中央胎压控制系统与自X回收救济能力,更可大幅降低战场上的后勤补给压力。
因此就整体后勤言,斯特赖克旅可更快、更有效地维持装备的妥善率,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主战装备通用性高,不致因为车种过多、型式不一及轮履车混编等因素,造成后勤维保的复杂与迟滞性,间接导致拖延作战进程。

图14    旅及旅级以下作战指挥系统

 
四、就情报作业能力言
情报能力是斯特赖克旅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旅的情报侦搜部队主要是旅装甲骑兵营和各步兵营所属的侦察排。比如M1127侦察车可以在掩护部队前或警戒监视地域前展开侦察,在使用中继站信号接力的情况下,侦察范围可覆盖80公里纵深;如配合3架无人机同时使用,侦察面积可达375平方公里。此外,装甲步兵连所属的M1131炮兵观测车配备的侦察组件,也具有一定情报获取能力。在战场态势完全感知的情况下,斯特赖克旅可迅速发现敌人,呼唤空中火力支持。
因此就情报作业能力言,美军着重战场情报准备与战场共同图像的掌握,除了运用斯特赖克步战车上C4ISR系统外,更重视情报研析与作业。
五、就工兵作业言
新增的战斗工兵营能为斯特赖克旅提供完成机动、反机动和生存能力任务。在美军对伊拉克及阿富汗重建工作中,工兵营可完全负责支持已确保的机动、增强防护、支持部队投送和后勤援建,更可为旅长提供工程计划和执行。旅工兵营拥有工兵连,通过架桥、破障、道路清理、辨识爆炸物威胁和区域建筑能力来提供机动支持。
因此就工兵作业言,斯特赖克旅增编工兵营,确实能使斯特赖克旅保持进攻和防御任务的主动权,并且能支持各战区的重建任务,在关键性任务中确保成功公算。
针对上述五点发现,笔者建议如下:
■  依据防卫作战需求,完成装备整备及人员训练
XX四面环海,且城镇密布,遂行防卫作战时势必先面对的是如何经过滨海城镇道路网,抵达所望地点执行反击作战。建议应就轮履战甲车配置有所区别,机动打击以轮型步战车为主,以CM33为基础,衍生火力支持车型。如30机炮车及机动炮车,以增加快速穿越城镇能力及打击力度;而CM11及M60A3战车则于滩岸周边地区重点配置,加强战力防护及伪装措施,俾利反击实施。
■  建构网状化作战环境,建立共同作战图像
美军斯特赖克旅已经全面建构网状化作战能力,将建立共同作战图像落实到单一辆步战车上,以利实时掌握部队动态及标定敌情,避免战场误击。X军除可借部队动态控制系统了解各单位当前位置之外,而要精准掌握到每一车的状况,仅能以通信连络方式,因此,应努力寻找与民间资源合作,开发步战车定位系统,以清楚掌握部队动态。
■  建立整体后勤观念,重视机动保修能力战力发挥与否,取决于后勤维保能否落实。美军斯特赖克旅的主战装备全以斯特赖克轮型步战车为载具实施研改,营、连级单位在后勤维保方面可有很大的通用性,维修人员也不会因装备型式不一而花费更多时间在熟装训练。因此,X军应建立整体后勤观念,首先就装备一致性实施调整;另联兵旅应增编支援营,实践机动保修能力,确维主战装备妥善。
■  强化部队情报侦搜能力
美军建制军事情报连、装甲骑兵营及侦察排等情报部队,能利用各式地面侦察雷达及无人飞行载具等科技侦搜装备来获取敌情,有效提供各级指挥官状况判断及下达决心。XX除应持续借自力研发、与民间科技业合作及采购等方式更新侦搜装备外,在平日更要做好兵要调查,记录汇整可资运用民间侦搜器材,并在战备训练月实兵验证,以获取参数,加大敌情侦获力度。
■  工兵部队的有效运用
工兵部队在防卫作战中的运用,除了确保打击部队机动路线的畅通,同时在敌进袭的道路上设置阻绝,阻敌前进;因此,排雷、架桥、机动阻绝及布雷等课目,应落实在驻地训练实施,以使部队娴熟相关技能。另在工兵部队单独作业期间,除了纳入区域防空掩护下,更应配属反装甲及化生放核部队,确保工兵作业安全。
 

结 语


从研究美陆军军事转型历程中不难发现,斯特赖克旅快速部署、火力强、机动力高的编装及战术运用,无疑是美军为执行其全球干预及反叛乱作战最适宜的部队型态。历次美国陆军海外作战经验也能证明,编组旅级战斗队是必要的转型作为,且已有效提升美国陆军的整体战力。对XX而言,斯特赖克旅的编装调整演进及军事转型,可以帮助X们思考如何落实军事转型,以达到防卫作战「滩岸歼敌」的目标。因此,XX机械化部队未来应持续朝联合作战型态发展,建立机动快速、情资整合、整体后勤及网状化作战方向的现代化钢铁劲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斯特瑞克”退役说起
星条旗下的铁骑——“斯崔克”装甲车
轮?履?现代战争中地面部队该如何机动
美国陆军第一装甲师
纳粹反装甲部队的“及时雨”:化解东线T34危机的反坦克炮
铁幕先锋——四十年后的苏德坦克再较量(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