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用剪纸的方式展开的当代叙事“日常之诗:乔晓光当代剪纸个展”开幕

12月5日,“日常之诗:乔晓光当代剪纸个展”在北京798艺术区灿艺术画廊开幕。本次展览是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艺术成果展示资助项目,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主办,同时得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民族民间艺术委员会、灿艺术中心的大力支持。此次展览既包含乔晓光近十年当代剪纸艺术的代表作品,也包含艺术家对剪纸艺术语言进行创新探索的最新作品。

开幕式现场

当日下午,展览在灿艺术画廊举行了开幕式。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中国剪纸艺术家学会会长、剪纸艺术研究专家赵玉亮,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朋钊,灿艺术中心董事长李剑光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李军教授代表展览主办方发言。李老师介绍,乔晓光作为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的老教师,三十多年坚持民间剪纸的研究和教学,探索民间剪纸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同时还将剪纸这一传承一千多年的中国传统艺术作为自己的艺术语言进行当代艺术创作。乔晓光的作品把文化遗产、日常生活赋予在这种游走于黑白、正负形之间的最古老艺术中,形成个人的语言和风格。“乔老师的创作题材让我想起自己收藏的欧洲木刻版画,这些版画题材很多讲述的是西方史诗和故事。在今天看来,这些描述史诗题材的版画成为欧洲版画作品中的’黄金时代’,乔老师的作品同样是古老艺术语言和史诗的结合,我想在今后也将成为艺术作品中的‘黄金时代’。”

开幕式现场

邱书记代表中国民协做了发言:“在中国民协开展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乔老师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副主席一直负责《中国民间剪纸集成》的相关工作,将濒危的民间剪纸进行挖掘、整理,为民间剪纸的抢救和保护注入了心血。乔老师不仅是剪纸研究专家,还是一位艺术家;不仅进行剪纸研究,还付诸于实践,将剪纸转化成艺术作品。”赵玉亮老师从剪纸研究的角度肯定了乔老师为剪纸保护和研究作出的贡献。赵老师表示,本次展览中,乔老师用钢铁材料创作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探索剪纸语言的创新和转化做出了尝试和范例。

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乔晓光教授就作品创作谈了感想。“我用剪纸表现文化的对偶观,创作题材既表现日常生活的感受与发现,也表现有历史维度的乡村劳动者传唱的生活史诗,我在不断尝试着’无所不剪’的创作理念。这次作品在形式上做了很大突破,打破二维的剪纸语言,采用金属材质融入了光与影的表现手法,营造新颖的剪纸场域,拓宽剪纸的边界,目的是把时代的气息融入传统的艺术语言中。”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开幕式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观众,他们是正在河北大学参加传承人研培工作的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以及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张朋钊介绍:“河北大学在组织剪纸传承人研培时恰逢乔老师的展览。乔老师作为最早参与非遗传承人研培工作的课程专家,自己也进行艺术创作,对我们的传承人学员来说,能到现场观看当代剪纸艺术展览是绝佳的学习机会。”开幕式上,艺术家与河北大学的传承人、师生现场剪制传统剪纸,把民间剪纸带到了城市、带到了艺术空间。在艺术家、传承人、大学生、观众、儿童的多方互动中,民间剪纸走出乡村进入到公共空间,这是民间与城市的跨越,是传统与当代的融合。

展览现场

“日常之诗:乔晓光当代剪纸个展”将持续展览至2019年1月5日。

展览简介:

第一部分:人民的歌·《苗族古歌》与《卡莱瓦拉》。这部分作品主要围绕着口传史诗文本的剪纸艺术创作,表现中国与芬兰两国以农民普通劳动者为主体的口传史诗主题内容,在创作形式上都选择了横长的篇幅表现,三段式结构表现了史诗的时间感和文化气质,剪纸的画面把人与物、人与事交替并行如复调音乐一般展开,展示出一幅古老神奇而又单纯朴素的图形诗篇。这部分剪纸作品在形式语言表现上,借鉴了北方汉画石及民间剪纸语言符号程式化、重复等手段,以及苗族剪纸三段式形式结构和摩梭人宗教美术的叙事手法。艺术家在创作题材与创作形式上提出“遗产+遗产”的观念,彰显出“比沟通更重要的是融合”的创作主张,用“源自文化遗产的灵感”、用中国的剪纸艺术语言讲述世界的故事。

芬兰之诗 110x89厘米 2008

卡莱瓦拉·万奈摩宁诞生 110x89厘米 2008

卡莱瓦拉之窗 83x63厘米 2008

三宝磨的故事·卡莱瓦拉三英雄 80x90厘米 2008年 1

三宝墨·卡莱瓦拉英雄传 70x90厘米x7 2008年 2

三宝墨·卡莱瓦拉英雄传 70x90厘米x7 2008年 3

三宝墨·卡莱瓦拉英雄传 70x90厘米x7 2008年 4

第二部分:日常之书·2012—2018的故事,这部分作品是以即兴创作方式表现生活片段与灵感的小型作品,把日常感受和生活点滴转化成剪纸语言,这成为艺术家记录生活片段的“剪纸日记”,也是艺术家进行剪纸创作的一种方法。这些作品像一页页打开的故事书,99幅有感而剪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生活气息与作者独有的敏感和想象力。艺术家认为,剪纸是人们身心与手沟通慰藉的重要方式,剪纸这类独特的艺术正在显示出其最靠近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文化魅力,但剪纸这种艺术语言在当代艺术中的位置是边缘的。艺术家希望通过“无所不剪”的实践,拓宽剪纸艺术的表现题材,让观众走近剪纸构建的生活之诗,也能让剪纸走入人们的生活。

《日常之书·2012—2018的故事》1

《日常之书·2012—2018的故事》2

《日常之书·2012—2018的故事》3

《日常之书·2012—2018的故事》4

《日常之书·2012—2018的故事》5

第三部分:生活的谱系。这部分作品是艺术家对剪纸语言和形式的新探索。作品题材为系列人物,表现了创作者对所处时代人与事物的思考。艺术家将剪纸作品转化成非纸材的金属材质,墙面上的作品投射出光与影的映照,改变了观众对剪纸的观看方式,空间中悬挂的剪纸作品让观众与转化过的剪纸语言亲密接触,一改人们以往对剪纸作品的感知。剪纸装置营造了一个新颖的剪纸场域,作者试图以这种灵动的方式传达鲜活的社会生活图像与境像。其中《落花流水》系列装置,将中国传统纹样落花流水纹与现代剪纸形象结合,突破了剪纸图案化的形式语言,既体现出中国古典诗歌“样式化生活”表现的叙事观,也反映了作者运用现代方式的即兴创作能力。

蚕马 90x60厘米 2018

缠绕者 86x52厘米 2018

少年 86x52厘米 2018

端寿 220x130厘米 2018

2·14 200x145厘米 2018

致远方 220x128厘米 2018

小丸子 86x52厘米 2018

男孩 90x60厘米 2018

女性 90x60厘米 2018

青春 110x78厘米 2010

城市之歌 170x75厘米x7 2018

村庄的史诗 186x186厘米 2010

大象席地而坐 63x84厘米 2018

落花流水·缠绕者 240x70厘米 2018

关于艺术家

艺术家工作照

艺术家简历

乔晓光,1957年生于河北邢台。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原主任、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委会委员、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民族民间艺术委员会主任,芬兰《卡莱瓦拉》协会外籍会员。曾任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

1982年河北师范大学艺术系中国画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

近二十多年坚持实践以树立本土文化精神为主旨的艺术探索之路,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并多次参加国家重要展览,探索以人类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剪纸艺术创作与国际间的艺术交流。1986年开始,三十多年持续考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关注民间习俗文化和中国乡村社区非物质文化传承现状。2000年以来,在教育领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学科创建,以及民间美术课程普及,主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社会实践项目。

2002年5月在中央美术学院创建国内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03年元月1日联合北京相关高校策划创立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青年文化遗产日”。2001年至2005年主持中国民间剪纸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06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颁发的“民间文化守望者”提名奖,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2009年-2012年)。

主要个人展览:

1994 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乔晓光油画作品展》

1995 台北文献馆《乔晓光现代剪纸作品展》

1996 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乔晓光油画、国画作品展》

1996 法国巴黎中国城《乔晓光现代剪纸艺术展》

1999 北京世纪艺苑画廊《乔晓光水墨作品展》

1999 北京世纪艺苑画廊《乔晓光现代剪纸展》

2000 台北新竹《乔晓光油画、水墨作品展》

2001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人与灯——乔晓光油画展》

2001 上海艺术博览会《神鸟系列·乔晓光特展》

2001 苏州格多美术馆《永远的飞翔·乔晓光绘画艺术综合展》

2001 北京世纪翰墨画廊《我的太阳·乔晓光水墨、剪纸展》

2004 苏州《吉祥的空间·九宫之城》现代剪纸装置展

2004 上海春季沙龙,乔晓光剪纸装置作品展《空间》

2004 芬兰赫尔辛基dalian画廊《乔晓光现代剪纸与水墨艺术展》

2006 北京世纪艺苑画廊《心灵纸本—北京·赫尔辛基·乔晓光现代纸上作品展》

2008 芬兰《传唱——乔晓光“卡莱瓦拉”剪纸艺术展》

2010 北京一月当代画廊(美国)《空花·乔晓光剪纸艺术展》

2011 美国布卢明顿市印第安纳大学艺术博物馆《“城市”剪纸展览》

2013 北京灿艺术画廊《对偶的世界·乔晓光水墨艺术展》

2016 上海新天地一号会所《蝶·新象——2016乔晓光现代水墨艺术展》

2018北京灿艺术中心《朴素的世界·乔晓光水墨艺术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的诗史——剪花的故事作品展(2016)
“剪不断的乡愁—中国剪纸传统与创新艺术邀请展”参展作品欣赏(五)
在上海,一场剪纸的中西方对话
乔晓光:用剪纸书写“生活之诗”
剪纸艺术花鸟鱼虫
“非遗”与民间美术专业教学的开拓实践者——我院非遗中心乔晓光教授当选“第十二届北京市高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