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噱说上海30】一张“江海大关”的老照片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选自《三才图会》)

元末明初,朱元璋抢在其他农民军之前登基做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引起了其他农民军的不满和反对。于是,朱元璋调集精兵强将镇压农民军。不堪一击的农民军被迫向沿海和边境逃窜,继续反对和骚扰大明王朝。朱元璋遂下令封锁沿海地区,禁止开展海上运输和贸易,围困和镇压农民军,称之为“海禁”。有明一朝,海禁政策时张时弛,以张为主。清兵入关后,倒台的明王朝旧臣拥戴福王朱由崧南下南海,建立“南明王朝”,并不断地沿近海北上,继续与清王朝作战。由是,清王朝继续实行海禁政策。

清《三姑嬉弈图》,左边是黄浦江,右边是上海城墙,建在城墙上的楼就是天后宫的丹凤楼,滨江的建筑就是上海最早的江海关(原图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收复台湾,标志着沿海反清武装全部被肃清。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下“弛海禁令”,结束了中国长达几百年的海禁政策。中国沿海又重新活跃起来,近海的港口中兴。两年后,清政府分别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和江海关,史称“四大海关”。这也是“海关”作为政府对沿海和边境地区进行管理和贸易征税机构名称的最早出现。所以,千万记住——“江海关”是江苏海关的简称。

光绪《松江府续志》中“漴缺”位置示意和记载

中国实行海禁政策几百年,不知道海运船只会停靠在哪里,就把江海关设在了杭州湾北岸的漴阙(今金山、奉贤两区交界)。后来发现这个地方并不适宜停靠海船,不久就迁到了上海。同治《上海县志》说:

大关,在小东门外东北,面浦。咸丰三年,寇毁。五年,巡道赵德辙重建。十年,粤逆犯境,又毁。今暂移东大门外老白渡救生公局。关未建。

同治《上海县志》关于江海关以及新关(即江海北关)的记载

文字表述的很清楚:“大关”在小东门外东北,面临黄浦江。省去繁琐的考证,就是在现在新开河的黄浦江边。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据记载,海关里有200万两尚未解运的银子。小刀会抢走了银子,海关也被毁了。待小刀会被镇压后,即1855年,上海道台赵德辙在原址进行重建。但好景不长,1860年太平军打到了上海,这个海关又被毁了。于是只能把海关暂时迁到东大门外老白渡救生公局,临时办公,没有建设海关。

肇嘉浜是黄浦江西岸的支流,肇嘉浜通过东大门水门进入城里,也是流经上海县城最大的河流。东大门外滨黄浦江的码头叫做“大码头”

光绪《上海县续志》中说:

江海常关。前志称“大关”,其题额曰“江海大关”。《辛丑和约》成,定今名。本假(借)设于老白渡同仁辅元堂之救生局。同治十年,巡道涂宗灜给发官价,改建关屋。嗣,出浦续有涨地,光绪二十七年十月,巡道袁树勋以旧址变售,移建关屋于外马路。计办事室两进,连厢楼、平屋三十七间。

清末《图画日报》根据老照片画的江海大关

江海大关旧影

这就更清楚了:江海常关是就是江苏海关。其迁到老白渡救生局后,并没有立即建造关址。到了同治十年,即1871年,才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关址,门额上写有“江海大关”四个字。黄浦江的滩地不断向外涨,遂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上海地方政府填涨滩修筑了一条滨江道路。这条路初名黄浦滩马路,就是现在的“外马路”。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由上海道台袁树勋拨款在外马路建造海关关址。这一年清政府与多国签订《辛丑条约》,根据条约的规定,“江海大关”改名为“江海常关”。

1884 年地图(上图):江海大关在里马路(今中山南路)的西侧。江海大关门口跨肇嘉浜的桥叫做“关桥”

1918年地图(下图):江海南关(即江海常关)的位置在肇嘉浜(白渡路)北岸外马路

江海常关迁外马路黄浦滩重建后,外马路跨肇嘉浜(白渡路)桥也被叫做“南关大桥”,简称“关桥”

这样就可以知道,这张门额上有“江海大关”的老照片的拍摄时间是在1871—1901年之间。照片中横向的河是黄浦江,纵向的河是肇嘉浜,也就是现在的白渡路。肇嘉浜上隐约可见的桥就是“关桥”,即以江海大关门口跨肇嘉浜的桥而得名。当然,当“江海常关”建成后,原来的“江海大关”拆了,具体位置大概在现在的白渡路与中山南路的西北转角。

许多水果在关桥码头上岸,上年纪的人大多知道,“关桥”曾经是上海的水果批发市场

1843年上海开埠后,上海于1846年在现在外滩13号建立了负责对外贸易管理和征税的海关,称之为“新关”。因其在新开河江海关的北面,又叫做“江海北关”或“北关”。据统计,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江海关的年征收额不及江海北关的千分之五。两者相比,差距之大,可想而知。进入民国后,这个差距继续扩大,江海常关成为江海北关的一个部门。

外马路348号南市海关(1949年《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下册)

1922年,在现在的外马路348号重新建造“南市关桥海关”,占地面积1434平方米,二层洋房,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底层为办公室,二层作为验货员和稽查员宿舍。该建筑如今还在,已经被公布为优秀历史建筑。

南市关桥海关今貌(陈寒松 摄)

撰文·供图

薛理勇

排版·配图

张渊源

摄影

陈寒松


精彩回顾




请多多关注上海门牌研究所

我们将会竭尽所能做得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Ta说建筑】白渡路故事交关
外滩13号|回响百年的钟声——江海关大楼
1857年的上海海关
法国人找水獭,水獭没找到,竟挖出了一条河浜——新开河
华界大马路
【听Ta说建筑】肇嘉浜与复兴东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