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库研究:上海为什么被杭州全面超越?文化服务业分析

作者:刘德良 助理:刘月

上海文化产业资源雄厚,2018年底,文化产业被上海市列为八大重点产业之一;2019年,上海市注力加快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亚洲演艺中心、艺术品交易中心和全球电竞之都建设。2018年,上海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193.0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9%。

浙江省文化资源同样丰富,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了4000亿元,占GDP的比重高达7.5%,远高于全国水平3.2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已然成为浙江省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浙江省高度重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领域包括网络文学、网络阅读、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视频到电竞产业。在A股上市的浙江文化企业已上升至41家,包括浙数文化、华数传媒、宋城演艺、横店影视、华策影视、思美传媒、华谊兄弟、海伦钢琴等等。


对比一下上海和浙江(杭州)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以文化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发现上海市目前已经被浙江省(杭州市)全面超越,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01
产业规模上海市开始落后于浙江省

从文化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来看,2017年至2018年是浙江省超越上海市的关键时间,我们可以来看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三个指标的对比。


2017年上海市文化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1939家,浙江省为1742家,而2018年上海大幅减少为1633家,浙江则保持平稳增长到1756家。


两省市文化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对比可以看出,在2016年之前浙江省落后于上海,但是增长速度大幅度超过上海,到2017年就实现了超越,而2018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上海与之相比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对比一下利润总额,可以看出2015年上海就已经被超越,上海利润总额的增长很平缓,而浙江省利润总额增幅很大,远远超过上海。


浙江省文化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率远远超过上海,显示出浙江省文化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盈利能力强劲。

02
单个企业规模和经营业绩浙江省超越上海

      2017年至2018年,浙江省文化服务业规模以上单个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两个指标超越上海。


    在户均营业收入方面,2016年浙江省落后于上海市,但2017年和2018年大幅度超越。


在户均利润总额方面,2015年至2018年浙江省保持较快速增长,而上海市则基本平稳,2016和2017年度还有所下降。

03
人力产出方面上海市远远落后于浙江省

    从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创造利润两个指标来看,浙江省大幅度超越上海市,且保持较高度增长。
   

上面是上海市和浙江省的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的对比,为了进一步分析上海市和浙江省之间差距产生的原因,我们下面拿上海市、杭州市、宁波市来作分析。

从下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市被浙江省超越,其实是上海市被杭州市全面超越。


从该图可以看出,上海市在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上大幅度超过杭州,但杭州增长速度快,而宁波则基本没什么变化。


从上图可以看到,上海市在2018年文化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被杭州市超越,且杭州市增速很高。
 

从利润总额来看,上海市基本上只有杭州市的50%左右,盈利能力较弱。


从单个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来看,杭州远远领先上海市,说明杭州市文化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平均而言体量更大、经营能力更强。


从人均创造产值和利润来看,杭州市分别是上海市的3倍和5倍,差距显著。

04
分析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2018年是浙江省、杭州市文化服务业全面超越上海市的一年。从产业研究角度我们得出以下分析结论:

1、杭州市文化服务业发展活力强,2015年至2018年保持高速增长,而上海市则发展受阻。

2、杭州市文化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经营体量保持稳步增长,经营能力强,利润水平高。产业整体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较高。

3、杭州市人力产出水平遥遥领先,显示出杭州市文化服务业的附加值更高,创新能力强,同时这将有助于杭州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

哪些因素造成上海市和杭州市文化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之间的差距呢?

可能有以下因素:

1、产业结构的差异:杭州市近年来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新业态发展迅速。

2、商业模式的差异:杭州市文化服务业与实体经济、旅游业的融合程度更深,商业模式方面有可能更容易做大规模并且利润率高。

3、企业管理水平的差异:企业组织形态和管理水平也有可能是差距的原因之一,杭州市的数据背后显示出其创新能力强和运作效率高。

从杭州市文化服务业全面超越上海市的分析来说,也给予了其它地区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和企业一些启示

一是加快发展文化新业态,推动先进科技在文化产业的应用,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机遇;

二是推进文化产业和实体经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把握短视频、直播等发展机遇;

三是提高人才服务能力和吸引力,多种方式培育优秀经营管理人才;

四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经营隐性成本;

五是综合运用文化金融工具满足企业发展资金需求,推动企业提升经营规模。

本文作者:刘德良,新元智库创办人,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家十三五文化体制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评审专家,财政部、商务部文化产业评审专家,著作包括《中国文化投资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参与多年《文化蓝皮书》、《文化金融蓝皮书》编辑和撰稿,曾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建议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规上文化企业十年增长1.9倍达1147家
浙大富,“小巨人”和母基金遍地开花
杭州成各大律所布局新热点!一窥背后的潜在战略与发展前景丨律新观察
中央确定浙江城市规模划分: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24中小城市
“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