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及其《论语》在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

孔子如来

近几年来,全球掀起了一场场的孔门热,孔子学院(英文:Confucius Institute,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在世界各地相序建立,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而现有的注册学员高达210万人。

司马迁在《史记》中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而今,孔门的弟子早已遍布全球,孔子的思想也传出国界,影响了全世界。

作为千年古人,孔子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我们仍旧孜孜不倦去学习他的思想,甚至我们国家正在实践孔子曾经的理想————小康社会和大同梦想。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位万世师表----儒家学派创始人,了解他“一以贯之”思想体系。

孔子生平: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已经落没的贵族知识分子家庭,所以受过比较好的教育,不幸的是,三岁时父亲去世,十五致于学,十七岁母亲亡故,三十而立。小时候家境艰难时做过一些粗活,后来当过仓库管理员,管理过畜牧,开办私塾,五十岁做官,五十五岁周游列国,游历十三后回到鲁国,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七十三岁去世。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大理想:天下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偷盗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

大同的社会就是:天下是人们共有的,把有才能的人选举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诚信、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还要使老年人都能颐养天年,中年人为国家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者、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事业,女子有归宿,大家都能做到路不拾遗,门不闭户。

孔子在有生之年并没有实现这样的大理想,千年后的今天,这样的社会我们仍然向往,但是却依然做不到,还好,孔子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小目标---小康社会。

孔子的小目标:小康社会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人们只敬爱自己的父母,只疼爱自己的子女,对待财务和出力都是为了自己:天子诸侯把父子相传、兄弟相传作为礼制。城外护城河作为防守设施。礼义作为准则: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用礼义来建立制度,来建立户籍,按照礼义把有勇有谋的人当作贤者(因为当时盗贼并起),按照礼义把自己看作有功。因此奸诈之心由此产生,战乱也由此兴起。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因此成为三代诸王中的杰出任务,(是按照礼义)从中选拔出来的。这六位杰出人物,在礼义上没有不认真对待的。以礼义表彰他们(民众)做对了事,以礼义成全他们讲信用的事,揭露他们有过错的事,把仁爱定为法式,提倡礼让。以礼义指示人们要遵循固定的规范。如果有不遵循礼义的人,在位的就会被罢免,老百姓把这(不按“礼”行事)当作祸害。这可以称为小小的安定。

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可以说已经实现了孔子的小目标,我国现在已经基本实现小康。

孔子的思想核心:内部思想:仁,外部社会规范: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

我们一直把“克己复礼”解释为约束自己的欲望以达到礼仪的标准。其实是不准确的,“克”在古代还有“能够”的意思,“克己复礼”应该是“能够自己做主,去实现礼仪的规范”。

孔子生活的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大家都视礼仪为无物,当时的礼仪规范就像我们现在的社会秩序,混乱无序的社会会让一切变得糟糕不已。比如得势的臣子按照诸侯的规格去祭祀,完全无视礼仪规范,无视上下级制度,更有甚者为了争权夺势和兼并其他国家而发动战争,百姓遭殃。所以孔子希望的是每个人能够自觉的遵守社会秩序和规范,这样才能天下太平。当然,靠自觉是不靠谱的,还要靠教育。因此孔子开办私塾,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

司马迁在《史记》中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

在这七十二人中,最得孔子真传的要数颜渊。孔子曾夸他为贤人,连自己也比不上。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漏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颜渊在德行科排第一,也是最没有欲望的,只要有饭吃,有水喝,住在陋室里,也可以怡然自得,他的快乐发自于内心,而不是被外部所左右。颜渊的一生表面上没有任何成就,没做过官,没钱造桥铺路,自己还穷,只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学生,但无论是孔子还是一百年后的孟子都给他很高的评价,为什么呢?关键就在于他的快乐。古今中外任何好的哲学,学了之后都会觉得快乐,让生活充满了希望。

孔子本想让颜渊传他的道统,只可惜英年早逝,孔子哭的比自己亲儿子去世还要伤心,可见他们师徒的感情之深厚。人类的社会能够进步,就是靠老师教学生,代代相传,而不是靠父子相传,父子相传只是传给自己的孩子,不是传给天下人,真正的儒家理想是要培养人才为天下人服务,老百姓才能够享受到福利。

除了好学的颜渊,还有敢说敢恨、性格直率、敢和孔子顶嘴,摔脸子的子路;勤勉好学终有所成的曾参;通达灵秀,既能从商致富,又能从政,最终扬师名于天下的子贡;也有善于巧言而言行不一的宰我......孔子的学生,无论是年龄还是行业跨度都很大,富、贱、老、少,各行各业,孔子都是“正自身以待来者”,在教学上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方法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孔子的言行都被弟子记录在《论语》中,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经过他弟子们的代代的传播,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时至今日,儒家学派不似如来佛祖创立的佛教,却胜于佛教,因为它已经融入每个中国人的骨血,成为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礼记规范(上)
孔子其人其思想
勇哥也要学《论语》321-330
《论语·泰伯》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万世师表:孔子
素说论语:为政篇(2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