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展飞:老师到底该不该叫家长?

01

开东老师今天又说了句过头的话:”作为一名老师,我再次呼吁——永远不打小报告,永远不要叫家长。有话好好说。”

我同意有话好好说,但我不同意永远不要叫家长。

我经常说,永远不要说过头话,这句永远不要叫家长,显然就有些过头了。

这是我今天写作的缘起。

02

先讲两个故事,我亲历的。

N年前,我去一个办公室,见到一位班主任正在找一位家长谈话,只见这位家长站在那,一边扭着腰,一边跟那位班主任说:“老师,我进去过……”据说这位家长是刑满释放人员。

这位班主任回了一句:“你这是要吓唬我?”

那家长后来说的是啥我忘了,我能记得的是家长走了后,我就跟那位班主任说,你这话说的太没劲了,如果是我,我就问他一句:“怎么,你还打算再进去次?需要我帮你吗?”

N+1年前,我隔壁班的班主任,班里有个走读的小姑娘,挺着个大肚子,年长一点的女老师都看出这个孩子是怀孕了,于是请其母亲过来,告诉老师们的看法。

其母断然否认:“这不可能!”

老师:“你不看孩子的肚子大了?”

“我年轻的时候肚子也大”

“……”

这俩故事的结果是,第一个的那孩子,一个女孩子,据说已经判了无期,第二个倒是不错,母子平安,孩子现在大概也有十几岁了吧。

03

我一直不赞同,随便叫家长来学校。

其中的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上面我讲的这俩故事里表现出来的,那就是,家长来了后,我们才发现,孩子原来是好孩子,家长更不着调,正所谓“有其子必有其父”,“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是一点不错。

在这种情况下,叫家长过来,没有任何作用,不如不叫。

另外,有些孩子,在学校老师管不了,一般来说,在家里父母早已经管不了了。叫家长过来,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

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习惯于叫家长,本身就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否定,换言之,就是已经承认自己没有办法了,只能使最后的“撒手锏”了,这显然是孤注一掷,如果碰上上面那两种家长,那就意味着最后一招也失灵了。

还有,即使家长能管住学生,我们经常叫家长过来,也会引发很多问题,一来是师生关系的紧张,二来也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三来家校关系也好不到哪去。毕竟,一次两次行,多了,家长也不愿意再配合老师的工作,也会认为老师的工作能力太差。

所以,不光叫家长要谨慎,连打电话也要慎重。有些心事重的家长,如果突然接到老师的电话,指不定要想多少事呢,这小子肯定是在学校犯事了,要不老师好端端地打电话干嘛?回来得好好盘问盘问他!

最终的结果是,亲子关系紧张,学生对老师也是老大意见,认为老师就会“打小报告”。

你看,好心办了坏事。

04

然而,是不是就一定不要叫家长了呢?

当然不是。

有些时候,我们不仅要叫,而且必须要叫。

举个栗子。

学生之间打架了,而且导致了伤害发生,这个时候,老师怎么处理?如果是很简单的,搞清事实经过,是是非非一目了然,该批评就批评,该处理就处理,然后完事,这样处理的老师绝对是一枚没吃过苦头的菜鸟。

有经验的老师怎么做呢?首先让打架双方把事情经过写出来,再找目击同学作佐证,坐实事实,但老师绝对不能表明态度,最后把双方家长叫来,让双方家长明辨是非,让双方家长互相协商。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叫家长,而不能我们做决断。尤其要指出的是,切忌只有一方家长到场,这是大忌。

另外,诸如一些严重错误,即使不叫家长,也必须以电话微信等方式通知家长,并保留好证据,电话要录音,微信要截屏。

这是防止一些家长倒打一耙:我孩子犯了那么大的错误,你们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你要是早告诉我们,我们早就……

你看吧,好心为学生保守一下秘密,最后又办了错事。

这时候怎么办呢?

我的做法是,一方面,要通知家长,事情的经过情况,让家长知道这件事。另一方面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如果需要家长配合教育的,那就让家长教育,如果学生已经认识到错误,并且已经向老师保证不再犯的情况下(此时很多学生是不希望家长知道的),我们可以做家长的工作,让家长假装不知道,看学生以后的表现。

这样,既保证了家长的知情权,也保证了对学生有效的教育,重要的是,从此我们还拽着他一个小辫子不是,有了这个把柄,没准从此就不犯错误了呢,岂不是皆大欢喜。

05

总之,家校沟通,我们要掌握的一个大原则是,一定不要激化矛盾,要抱着治病救人的目的,最终使学生受到教育。

一方面,不要激化亲子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因为家长的一时冲动,或打或骂,引发的悲剧数不胜数,到头来,两败俱伤,家长固然心痛,老师又岂能心安?

另一方面,要设身处地的从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激化家校矛盾,学生犯错,家长依然是我们的战友,是我们要团结的力量,叫家长过来,是配合我们一起教育孩子,而不是把家长叫来陪斗挨批,将家长推到我们的对立面上。

最后,还是那句话,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需要静待花开,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起起伏伏,所以不要想着一下就教育好一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家校密切配合的。

重要的是,彼此都真诚相待,老师对家长,家长对老师,待以诚心,为了共同的目标,形成合力,才能让孩子走好这一程,所以,该叫家长的时候,一定要叫,不该叫的时候,千万别叫。

简而言之:尽量不叫,不是不叫,时候不到……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母亲是否爱打扮,教育出的学生差别大,班主任也发现了规律
班主任30年带班心得:孩子学习有这5种现象,家长要做这些事!
有一种寒冷叫不穿秋裤!河南一中学班主任让学生列队挨个检查秋裤
家长,如果您与老师和学校关系不和谐,还指望孩子成人吗?不可能!
架起亲子沟通的桥梁 | 康老师心育
我是教师我无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