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高考模拟题目 | “换位思考” 和 “别为孩子设计未来”

1

作文题目

20.提炼材料的信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谐社会需要健康的人际关系。那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呢?有人说需要“微笑”,有人说需要“赞美”,有人说是“共情”,有人说是“倾听”,有人说应当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有人说生活中应多作换位思考。

【优秀作文】

以换位思考为桨,扬人际和谐之帆

我们来到这世间,总要与人擦肩而过,总离不开由人构成的社会,处理好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活得快乐、从容、幸福的前提条件。如何让和谐人际这条大船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在我看来要以换位思考为桨。

社会中人际关系是复杂的,每个人的性格特质,所处环境,身负角色都可能影响他对事情的认知与理解,矛盾也就由此显现,对同一事物,站在不同角度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这时,若我们再以自我为主体,不会换位思考,就也许会造成误会与不快,简单举个例子:兔子每天都去钓鱼,但总是钓不到鱼。到了第三天,鱼实在忍不住了,跳出水面对兔子说:“你再拿胡萝卜当饵我就砍死你。”虽是个段子,但也能折射出社会中那些只认自我,而不会推己及人之人的愚蠢。我们应当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学会换位思考。

因为没有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的习惯,人们往往会因小事而产生隔膜或冲突,最近,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学生顶撞老师,老师掌掴学生,家长暴打老师等怪事层出不穷。本其原因,还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意识的缺失。学生若能站在老师的角度,感受老师批评自己的良苦用心,顶撞之心自会平静。老师若能理解学生的自尊和叛逆,不要“出手”而是疏导,师生关系自会和谐。家长若是能体谅老师管教学生的不易,也就不会因老师的几句责备式批评就大动肝火。换位思考,还人际一股清风,一股清流。

有人的地方,就可能有摩擦,而换位思考便像是一支润滑剂,润滑了粗糙,抹平了棱角,让人际关系更为和谐。地铁上,靠近栏杆的人不要把整个身子靠上去,让其他人有个抓处;公园里,把自己制造的垃圾尽数带走,给环卫工减轻一点负担;影院里,起身时弯腰行走;宿舍午休时小声交谈。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只有那些会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意识。每个人做一件小事,千万人就是千万件和谐之事。无数和谐的音符,构成一曲和谐的社会主旋律,如此这般,人际何愁不和谐,社会又何愁不安定?

愿,人人拿起换位思考之桨,齐力而划,哪怕只是微小的一推,和谐人际,和谐社会这艘大船,定能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平稳前进,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作文材料提供的是一段关于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众人说法各异。

但提供的建议都有道理。因此写作时,要围绕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谈,必须着眼于构建人际关系谈,而不要直接泛谈和谐社会,和谐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可以由构建人际和谐谈到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人际”是核心,是关键,是议论的重心。作文不可脱离这个重心。如何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既可用材料中现成的说法,比如,“微笑”,“赞美”,“共情”,“倾听”。

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谈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自己与别人,秉持信义,待人诚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原谅宽容,谦虚低调,尊重别人,将心比心,沟通理解,消除误会,学会感恩,学习别人,见贤思齐,给予关爱和帮助,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其他立意,只要从材料出发,言之有理,亦可。考生写作时,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对材料分析到位准确。要结合社会现状从不同角度谈自己对这个事件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可以提供,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问题。分析问题,层次要清晰,分析要有逻辑性。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谈论自己想法。

【点睛】

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2

三 写作 7

28.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现在还在中小学念书的孩子,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约有六成还未被发明。现在成人们帮孩子准备的工作能力,其对应的工作在这些孩子25岁时可能已经消失。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优秀例文】

别为孩子设计未来

当今社会,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非常迫切,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已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一位学生连续两年没有考上名牌大学,弄得孩子疲惫不堪,家长非要孩子考上名牌大学!

几乎每个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和美好的想象。他们期望孩子上最好的学校,什么都比别人好,成为最优秀的孩子。

家长声称很早就为孩子设计好了未来。为了孩子小学中学送到私立学校。希望孩子将来上最好的高中,为孩子考上北大、清华创造条件。将来到国外留学,读硕士,读博士学位。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把孩子成功的希望全部交给大学,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就应运而生,什么英语复习班、数学补习班......应有尽有。父母不成功者,就寄希望于孩子获得成功,送孩子去学这,学那并施加压力,使之不落后于其他孩子。

为了能让孩子成功,花钱不皱眉头。花去多少钱,一点不心疼。过多的学习内容占据了孩子休息的时间,搞得孩子疲惫不堪,反而什么也学不好。

家长认为为孩子设计人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孩子上哪个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结婚找对象等都由家长设计!

上好学、上大学、上好大学,父母对子女期待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期待过高,不顾孩子自身素质的实际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就可能造成失望。

父母盼望孩子成材、盼望孩子出人头地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在孩子身上寄托着太多的功名期待,将高回报当作教育的终极目的、唯一目标,非要孩子成龙、成凤、当大官、挣大钱,才说是成功。

多数父母只会按照自以为是对的思维习惯和方法去教育孩子,他们想把孩子塑造成自己心目中想要的那种形象,这些父母关注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希望和没能在自己身上实现的愿望。

家长对孩子所定的目标一定要符合实际,顺其自然。孩子做不到的事,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应当尽量少安排他们参加补习和培训。使很多孩子失去了自己的兴趣,做着自己并不想做的事。

对家长而言,教育孩子的过程应该是个不断调整家长愿望的过程,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也该随时修正。正如一个人上大学,上不了清华、北大,上其它学校一样。

无论做工程师还是工人,只要适合自己,人生都会是成功的、幸福的。因此给孩子一片自由飞翔的天空,按照他们的特点个性化发展,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成功的未来。家长要做的,只是在孩子背后默默地支持,而不是逼着孩子走本来不属于他们的人生道路。

目前青少年适应问题已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家长过高的期望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还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的内心有着许多困扰,如果家长再对其施加过大的期望,孩子适应不了就很容易造成身心失衡。

父母要改变观念,改变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要有平和的心态,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给孩子减少压力,不要让孩子失去最美好快乐的时光。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材料说的是“现在还在中小学念书的孩子,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约有六成还未被发明。现在成人们帮孩子准备的工作能力,其对应的工作在这些孩子25岁时可能已经消失。”

表明时代在发展变化,会有很多行业消失,也会出现很多新行业,未来的行业和需要的工作能力会与以往不同,有些家长早早为孩子们所准备的工作能力,将来可能根本用不上。当代社会,科技推陈出新,知识的生产与淘汰,以十倍于过往的速度前进;媒体网络信息爆炸,价值多元而混乱……全世界都在寻找,传统教育体系该如何教导下一代,面对一个完全无法“准备”的未来。

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才?现代教育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有哪些能力没必要为孩子准备? 有哪些能力必须从小培养?这些都可以引发人的思考。因此可以立意,家长不能预设孩子的未来;成人要有见识和前瞻性思维;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其他立意,只要符合材料内涵,在材料范围之内即可。

【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多了。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材料作文“家长的冤枉”导写与例文
不会换位思考的家长对孩子而言有多可怕
高考作文:2015年高考材料作文试题精编(一)
【作文365】陪读之风盛行,是爱还是伤害?
【作文365】成都七中零诊漫画作文:谁才是最好的老师?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某校初三的班主任王老师在上班路上偶遇学生刘三黑的母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