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豪气长存 风范永在
豪气长存  风范永在

——参观著名莎剧翻译家朱生豪先生纪念馆记事

(2007年11月)姚国祥

 10月21日到22日,嘉兴秀州中学校友会,召开各地校友会会长联谊会。秀州中学北京校友会,委托我代表北京校友会参加这次联谊会。

21日上午,秀州中学校友会名誉会长、原嘉兴市政协主席、现任嘉兴市对外文化协会会长的徐良骥校友,特意派来两台中巴,接我们这些与会者,到南湖瞻仰革命纪念馆和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红船”。接着,又来到了还没有正式开放的朱生豪先生纪念馆。纪念馆设在朱生豪先生的故居。一位嘉兴市文化局的局长在门口迎接我们。朱生豪先生的公子朱尚刚先生亲自为我们讲解。随着朱尚刚先生的讲解,我们走遍了纪念馆的每一个展室。每一幅图片,每一件实物,都向我们展示了朱生豪先生短促而又伟大感人的一生。

朱生豪先生生于1912年2月2日,卒于1944年12月26日,短短的三十二年,却为在中国传播人类文化瑰宝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代文杰 生平简介

朱生豪[1912-1944] 浙江嘉兴人;翻译家,诗人。共译莎剧31部半。   

1912年2月2日,朱生豪出生于嘉兴南门一个没落的小商人家庭,家境贫寒。原名朱文森。兄弟三人,他为长子。不幸10岁丧母,12岁丧父,孤儿三人,由早孀的姑母照顾。入学后改名朱森豪。由于学习勤奋,成绩优秀,1924年7月高小毕业后,插入嘉兴私立秀州中学初中二年级,酷爱国文,英文。1926年升入秀州高中,1929年高中毕业,经校方推荐,保送入杭州之江大学,享受奖学金,主修中国文学,以英文为副科。   

大学二年级时参加“之江诗社”,他的才华深得教师及同学的称赞。“之江诗社”的社长夏承焘老师评价他说“阅朱生豪唐诗人短论七则,多前人未发之论,爽利无比。聪明才力,在余师友间,不当以学生视之。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也。”   

四年级时,在“之江诗社”的活动中,他认识了当时一年级的宋清如, 他后来的女友和妻子。   

1933年7月大学毕业后去上海世界书局工作,任英文编辑。头几年工作是参与编撰《英汉求解,作文,文法,辨义四用辞典》。1935年与世界书局正式签订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合同。1936年第一部译作《暴风雨》脱稿,8月8日写成《译者题记》。这一年将历年诗稿整理成册,共三集。到1937年7月先后译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第十二夜》等喜剧。  

朱生豪译莎剧,如果开始只是出于对莎士比亚的兴趣的话,那么,后来则变成了他的生命。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朱生豪逃出寓所,随身只带有牛津版莎氏全集和部分译稿。寓所被焚,世界书局被占为军营,已交付的全部译稿被焚。8月26日回嘉兴,继续莎译。11月18日嘉兴沦陷后避难乡下。1938年下半年重返世界书局,仍抓紧时间进行翻译。1939年冬去《中美日报》馆任编辑。1941年12月8日日军占领上海,冲入“中美日报”馆,朱生豪混在排字工人中逃出,丢失再次收集的全部资料与译稿,三本诗集及宋清如的诗集两册一并被毁。1942年初成了生活无着落的失业者。然而,他译莎剧的决心却更坚定了,他说:“饭可以不吃,莎剧不能不译。”   

1942年5月1日与宋清如结婚,6月与妻子去常熟岳母家居住,至年底补译出《暴风雨》等9部喜剧。朱生豪宁愿贫穷至死,不愿为敌伪效劳,仅靠微薄稿费维持极困难的生活。因要照顾幼弟,至年底,再返嘉兴定居。他闭门不出,工具书仅有两本字典,继续全心投入翻译工作中,译出莎剧的几部重要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莱特》等。同年秋,健康日衰,但仍握笔不缀,在1943年一年译出莎氏悲剧8种,杂剧10种,成绩惊人!   

1944年初带病译出《约翰王》《理查二世》《理查四世》等4部莎士比亚历史剧,4月写完《译者自叙》,编《莎翁年谱》。其时他一直忍受着长期的病痛,体力日衰,在勉强支撑着译出《亨利五世》第一,二幕后,延至六月,确诊为肺结核,卧床不起。他悲痛地对妻子宋清如说: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命也要把它译完。到12月病情日益严重。1944年12月26日,他把妻子宋清如叫到床前,说了声:“我要去了”,便抛下年轻的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儿子,含恨离开人间,年仅32岁。

 

奋斗不息 浩气长存

朱生豪先生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体弱多病。但他上学后,一贯学习勤奋,成绩优秀。1924年他从小学毕业后,插入嘉兴秀州中学初中二年级,直至1929年秀州中学高中毕业,由学校推荐保送到之江大学,都是依靠学校救助和奖学金,才完成学业。

1933年7月,朱生豪先生从之江大学毕业,到上海世界书局担任英文编辑。1935年,更和世界书局签订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合同,从而将整个生命投入了在中国传播人类文化瑰宝的伟大事业。

抗日战争爆发,几经战乱,他收集到的两百多本莎氏戏剧资料和译稿,两次全部被毁。失业在家,生活无着,但他仍然坚持民族气节,拒绝为日伪效劳,艰难度日,坚持翻译莎氏戏剧,无怨无悔,奋斗终生。从1935年到1944年,短短的九年间,虽然几经挫折和打击,仍然翻译了莎氏戏剧三十一部半(莎士比亚给后世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短促的生命,却永远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朱生豪先生继承了莎氏戏剧中所体现的人类优秀品质,富有正义感,深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必将驱散黑暗。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撤出希腊雅典时,他写了一首名为《雅典颂》的诗。全文如下:

 雅典颂

(英军昨晚十时退出雅典,人民夹道欢呼,谓“不久可与君等再会”——雅典二十六日电)

  黑云堆压在雅典城上,

  侵略者的炮火震撼大地,

悲愤的紧张充满着雅典人的心,

但他们有的是永不消失的勇气。

 

爱自由的希腊永不会沉沦,

他们抵抗,他们失败,但决不屈服。

有一天,不远的一天,他们将用热血

洗净被践踏的祖国的耻辱。

 

——“再会吧,英国的友人!

到处都是保卫民主的广大战场;

我们不用哀泣,我们用欢笑

送你们在星月里赶上前方。”

 

也许在明天,也许在下一点钟,

这美好的古城将套上锁链;

但这是一个永不失去勇气的民族,

他们说:“同志,我们不久将相见!”

                       (4月27日)

朱生豪先生诞辰八十周年的时候,曹禺先生曾经题词:“正气凛然,贡献巨大。”我认为十分确切。在纪念馆里,有一段说明词,也概括了朱生豪先生的贡献:“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剧作,得到了海内外莎学界、翻译界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他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列入的唯一英语翻译家。许多有关他的报道、传记、电视等都获得省部级大奖。人们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他华瞻的译笔所折服。朱生豪的名字,同莎士比亚一起传遍世界。”

 相濡以沫 女中豪杰

朱生豪先生的夫人宋清如女士,也是一位巾帼英雄。

朱生豪先生在之江大学四年级时,在“之江诗社”的活动中,认识了当时一年级的宋清如女士。1942年5月1日,与宋清如女士结为夫妻,从此,宋清如女士就成为朱生豪先生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忠实伴侣。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宋清如女士都同朱生豪先生,共同面对,以全部身心,支持朱生豪先生的事业。

朱生豪先生逝世后,宋清如女士继续承担起朱生豪未完的事业。全国解放后,她为出版全部朱译莎剧多方奔走。在冯雪峰同志的支持下,朱生豪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十二卷本,终于在1954年后陆续出版。宋清如女士收到二亿余元(旧币)稿费后,立即把其中的5000万元捐赠给嘉兴市,助建有线广播站;又向朱生豪先生的母校秀州中学捐资1000万元,购置图书设备。留下的1.2亿元购买了国债,支援国家建设。

1955年,她请假一年,继续翻译朱生豪先生未曾译完的莎剧。一年中译出《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接着又在教学之余译完最后一部《亨利八世》。

使我们感到高兴的是:1946年到1949年,宋清如女士也曾在嘉兴秀州中学任教,是一位语文教学名师。

1997年6月27日上午,宋清如女士走完了她人生道路上的最后路程。一对生死相知的悲情伉俪,合葬在大运河畔的泰石公墓。墓碑上写着:“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中做梦,那境界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有爱妻陪伴的朱生豪先生,不再孤独;他的名字和莎士比亚一起,永远铸刻在朱译莎剧读者的心里。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朱生豪先生伟大而感人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

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崇高品质,他的道德文章,他的奋斗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开辟未来,奋勇前进!

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本保证。

现在不是有人大讲盖茨就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吗?我却认为,我们共产党人,倒是应当向朱生豪先生学习,将全部的生命,奉献给我们的人民,奉献给这一片生育我们、养育我们的热土!

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不朽的丰碑。而朱生豪先生为了在中国传播人类的瑰宝,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朱生豪先生也是不朽的。

 

秀州中学  人才辈出

  朱生豪先生的成长,秀州中学,功不可没。这方面,陆扬烈校友的文章,将会有更多的叙述。

  前面已经说过,朱生豪先生幼年时母亲、父亲先后逝世,家境贫寒,当时秀州中学的校长黄式金(也是秀州中学第一位中国人的校长),慧眼识英雄,给予朱生豪许多帮助。朱生豪身体虚弱,体育课成绩不好,而秀州中学规定,体育课成绩不及格不准毕业,黄式金校长特别给朱生豪开了绿灯。朱生豪高中毕业,黄式金校长又和同一个教会的之江大学联系,保送朱生豪到之江大学上学,终于使朱生豪先生有了深造的机会,有了发展的条件。

后来担任秀州中学校长的顾惠人先生,也是一位爱护学生、尊重人才的爱国教育家。日寇进占嘉兴,他坚决不在日寇占领区办学,到上海租界内办起了华东联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辗转到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同赣州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蔡传智先生合作,办起了江西赣州基督教联合中学,收容了一大批华东联中等从江浙逃难到赣南的流亡学生。后来成为诺贝尔奖金得奖人的李政道,就是顾惠人先生收留的学生之一。李政道从赣州联中高三毕业,才前往西南联大就读。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纪念》中纪念的刘和珍女士的弟弟刘和理先生,著名木刻家荒烟先生等等,都曾被顾惠人先生聘为联中教师。……

 除了朱生豪先生之外,黄源、许国璋、范崇武、陆钦侃等数以百计的知名人士,都曾经在秀州中学就读。这所百年老校的毕业生中,先后产生了十名资深院士,他们是:陈省身、李政道、顾功叙、谭其骧、周廷儒、周建冲、钦俊德、程开甲、方怀时、潘文渊。所有这些出自秀州中学的院士、专家、学者,至今说起母校,还满怀深情,忘不了学校对他们的关怀、爱护和培养。“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期待着更多优秀人才的涌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心清如许 译笔生豪情
知识莎士比亚的中国人,也一定要知道他!
“中国情书王子”,可惜只活了32岁
才高天妒,情深不寿
才女诗魂 文苑流芳--记翻译家朱生豪夫人宋清如
1912年2月2日,一生只为莎士比亚的翻译家朱生豪生于浙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