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亦风清:对于中国画的艺术感言 ·梅亦风清书画作品赏析
原创2022-01-21 13:39·梅亦风清画家

《对于中国画的艺术感言》

作者:梅亦风清

每个人的笔墨运用都是不同的,学习技法与画风,学也只能是似与不似,笔法各有千秋,意有千别。艺术不是完美的,我们只能尽可能的最大幅度的展现我们感知的和创作的内心的美。我不轻易评价他人的作品或者说不评论,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因为艺术以百花齐放的形式存在,也因为大家都是用心创作。一个艺术展现形式的存在,总有作者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理由,是一种探寻。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懂得了什么,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追索的路上。

对于一件完成的艺术作品,我不想听取甲某说你应该砍掉些什么,又听取乙某说,你可以再增添些什么,这样你的那件作品就会变得残破不全,失去了或者改变了你内心的意义。听取他人的建议,失去本义和灵魂,我不觉得是什么谦虚和学习,创作还是应该遵从自我内心,应该独立。

其次是“以性格,定画风”,什么样的性格就选择什么样的画风,主张:“水墨丹青,随性而为”,根据自己的本性来作画,尊重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强调:“不做作,真性情”。画质的高低也取决于画者的主观情愫,画者选择其喜欢的画风可以浑然天成,否则适得其反。譬如,你喜欢豪放恣肆的画风,却选择绘画工致谨细的画风,正所谓“强其志则不成其志”。

即使你专业系统的学习过绘画知识,我们也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和举一反三的应变能力。我们应当:“循门而入,破门而出”,避免教条;艺术作品应该有自己的灵魂和生命,艺术作品是美和丑兼具的;社会的审美标准千差万别,艺术作品既是有缺点的,也是有特点的。

在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探寻美、抒发美,是每个艺术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本分。

中国画传统创造要求形神一致情景交融的意境。实现“画外意”与“意外妙”之妙。以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画就艺术流派而言,从古至今,由于地域和所处的人文环境的影响,中国美术史上产生过众多的美术流派,如中国古代美术中的浙派、吴门派、华亭派;相同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语言,采取相似的题材和材料,形成相近的美术风格和艺术流派。

中国山水画的独立时期始于魏晋南北朝之间,南朝的宗炳与王微完成了两篇最早的山水画论《画山水序》与《叙画》。这一时期的山水画特点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具有夸张变形和装饰趣味。有东晋画家顾恺之的《雪霁望五老峰图》。

中国山水画成熟于隋唐时代,代表作为展子虔《游春图》,是隋代初唐青绿山水画的杰作,具有写实和抒情性。盛唐的吴道子的山水画发挥出简练、写实的特色,即“怪石崩滩,若可扪酌”。王维提倡的破墨法,晚唐时期,中国山水画出现“皴法”。中晚唐画家创造了水墨山水、没骨山水技法,体现于敦煌壁画。

五代至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在写实和审美认识上达到一个新高度。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创造了三点透视法,沿袭至今,他们开创发展了南北山水画派,董源《潇湘图》为江南派系山水画代表作;北宋关仝、李成、范宽的画风风靡齐、鲁,影响关、陕,实为开北方山水画派之鼻祖。

五代后梁荆浩的山水画论《笔法记》,南齐谢赫六法论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现于《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构架。谢赫“六法”移于山水,以“真”为主,强调以树木体现一定道德观念。

北宋的郭熙父子的《林泉高致》总结了中国山水画创造的核心意境的经验,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南宋画家擅长使用“马一角、夏半边”(即“马远、夏圭”)的边角构图技巧,具有侘寂之美。五代两宋以后山水画的发展,完备了中国画理论著作《笔法记》的著述。

元代画家元四家即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重视主观个性的抒发与创新风格,山水画达到了诗书画为一体的文人画风格。

明末董其昌简化古画的山水形象,用书法开合起伏之法,构置平面化的山水意境。清代国画,一个艺术流派沿董其昌画风变化古法,谋求笔墨风格的新意;另一艺术流派则笔墨传情,独抒性灵。《苦瓜和尚画语录》清代画家石涛所著,主张“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主张画家发挥个性和创作自由。从而出现了近现代中国山水画大家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李可染等。

中国的花鸟画起源新石器时代,在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37年至唐朝300三百多年的时光里,花鸟画、人物画也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幕后至台前,发生了耳目一新的变化。石刻画,壁画,帛画,漆器画都有花鸟的图像。

花鸟画家边鸾,鞍马画家曹霸,韩干都自成体系,人物画家阎立本,吴道子,周昉。在仕女图兴盛的唐代,张萱的代表作有《虢国夫人游春图》与《捣练图》,周昉的代表作有《挥扇仕女图卷》和《簪花仕女图》宋人的花鸟画单纯而富有情趣,如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宋代的院体画强调规范与法度,工整细致,完美无缺,画风带有刻板和局限性。苏轼提出了”文人画“的概念,推崇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一时期的写意人物画线条粗犷流畅,起承转合自如,梁凯代表作《李白行吟图》《布袋图》。宋元以后,厚葬之风衰颓,墓室里画作渐简。至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提倡“复古”。主张:作画贵有古意,诺无古意,虽工无益。

明清写意花鸟画是在继承五代“黄筌富贵,徐熙野逸”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而达到新的高峰。明清时期的花鸟分为三个时期,初期有边景昭,工笔重彩《双雀图》;吕纪工写结合,《桂菊山禽图》;孙隆专攻没骨法,代表作《《花石游鹅图》;中期徐渭作品《墨葡萄图》;“写生正派”恽寿平,四僧之一石涛,朱耷,以及扬州八怪。后期花鸟画代表是“鸳湖派”张雄和“岭南派”居氏兄弟。

明清花鸟画是一个承前启后过渡的重要阶段,对近现代画家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张大千,吴湖帆、陈半丁、谢稚柳、江寒汀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梅亦风清书画作品赏析:

梅亦风清国画·百虾图·五米

文书画作者:梅亦风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频道专访】孙成忠山水作品欣赏(全国书画名家展2616期)
美术社团与地域美术发展——以20世纪潍坊画家群体为例
国画常识大全《二》
海上画派
老画家梁文尧,难得的海派丹青大家
大师绘画作品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