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际根:妇好鸮尊,神秘背后的灵性与历史鲜活

1976年,妇好墓被发现,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特别是数量众多的青铜器,都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其中的妇好鸮尊,纹饰精美、造型灵动。随着《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热播,妇好鸮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采访了长期在河南安阳从事发掘和研究工作的考古学家唐际根,请他为我们解读妇好鸮尊背后的故事。

唐际根

妇好鸮尊以鸮作为原型,宽喙高冠,圆眼竖耳,头部略扬,挺胸直立,双翅敛羽,两足粗壮有力,同垂地的宽尾构成一个平面,给人沉稳之感。鸮首后部有一呈半圆形的盖子,其上饰以立鸟及龙形钮。装饰着兽首的鋬(即把手)安在鸮背。两翅前端各有三角形头的长蛇,鋬下、尾上有鸱鸮一只,口下内壁有铭文“妇好”二字。

妇好鸮尊实际有两件。当年发掘妇好墓时,由于地下水位高于墓室,鸮尊出土时表面满是泥水,虽然看上去是站立的动物,但整体模糊不清,只有个大致的轮廓。对器物进行清理之后才确认是鸮尊。

这两件“妇好鸮尊”出土的时候,顶部的后上方有缺口,犹如头部缺半个“脑瓜”。当时有人认为这件器物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因为是酒器,后上方的“缺口”正好可以注酒水。后来对全部发掘品进行整理时, 考古学家发现两个半球冠形器物,其形状、大小刚好与鸮尊后上方的“缺口”相吻合,因而确认为“妇好鸮尊”的器盖。

两件鸮尊的外形、尺寸大小和纹饰形制基本一致,通高45.9厘米,口径16.4厘米,重16.7公斤。器口下方内壁有“妇好”二字的铭文,因此得名“妇好鸮尊”。现一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藏妇好鸮尊

鸮尊放置在妇好墓木椁的东面,南北并列。考古人员通过对妇好墓青铜器位置的研究,发现当时青铜器的陈放是经过一定规划的。带“妇好”铭文的青铜器,大都放置在妇好墓棺、椁之间。这是墓室内最重要的位置,应是重要丧葬观念的表达。

商代发现不少鸮形象的青铜器

商代的鸮形青铜器,并不止妇好墓中的两件。1956年石楼县二郎坡村曾出土一件鸮形铜卣,高19.7厘米,口长径12厘米,短径8.6厘米,现藏于山西博物院。1980年,河南罗山李村也发现一件鸮形铜卣。该器高21厘米。卣盖边沿伸出鸮鸟的勾喙, 卣的腹部展开鸮的两翼,鸮翼以“逆时针”的涡旋纹构成。妇好墓发掘十年之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金田乡月龙村也发现一件鸮形铜卣。该器通高23.5厘米,腹深13厘米,口径20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鸮卣

河南罗山李村出土鸮形卣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出土的商代青铜酒器鸮形铜卣

商代鸮形青铜器主要都出土于贵族墓葬中。

唐际根说道:“3000年前的商王朝,佛教、道教等成熟的宗教尚未出现,但人们仍然有虔诚的信仰。这种信仰表现为‘祖灵崇拜’,即对死去祖先的敬畏。人们想像人死之后灵魂尚存,需要通过祭祀让祖灵得到安慰。包括等级制度在内的社会秩序与祖灵信仰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以葬俗为中心的礼制。为死者准备青铜器是礼制的重要内容。这些青铜器可以是死者生前曾经使用过的器物,也可以是死者去世之后亲人专门为它铸造的铜器。商代随葬青铜器主要有四类,即酒器、饮食器、乐器和兵器。酒器和饮食器始终是主体。鸮形青铜器属酒器一类。商代酒器主要有觚、爵、卣、斝、罍、尊等。一般的中级贵族墓只随葬觚、爵,卣、斝、罍、尊则只有高级贵族墓中才会有。所以这件器物首先应理解为死去的妇好的随葬品,其次应该理解为它是高级贵族的随葬品。”

“但为什么是鸮形的尊呢?”唐际根继续说道,“如果只谈造型不谈纹饰的话,上述青铜酒器通常都是几何形造型。妇好鸮尊作为“动物形礼器”比较特殊,只出现于商代晚期的高等级墓葬。像妇好这样的王室成员,拥有2件套动物形礼器十分罕见。鸮尊在妇好墓中‘成对出现’,这种‘偶数配置’可能有独特的含义。但具体什么含义,目前难以确知。不排除这是妇好生前使用过的一对铜器。至于说这对铜器是不是与妇好当年嫁入王室有关,则更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铸造鸮尊需要高超的铸造水平。唐际根介绍到:“‘动物形礼器’或‘鸮形礼器’工艺复杂,只有铸铜技术发展到晚商时期才铸造出来。”此外他还提到:“有线索表明,商代的动物形铜器,南方(长江流域)多于北方(黄河流域)。”

鸮在商代的意义

鸟兽尊是商周青铜器中最具神采与神秘感的一类器物,数量极少,多数都是极尽所能的加以精雕细刻。这些鸟兽尊形态各异,有作犀形的、虎形的、象形的、牛形的,但还是以作鸮鸟形居多。《周礼·司尊彝》中有一些关于鸟兽尊的记载:“掌六尊六彝之位,诏其酌,辨其用与其实。”六尊六彝有的冠以鸟兽之名,如鸡彝、鸟彝、虎彝、蜼彝、象尊等。这种以不同的动物区分的六尊六彝,用以盛放专供祭祀使用的不同的酒,或用于区分不同的祭祀场合。

为什么商代会出现这么多鸮形象的器物呢?鸮在商代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一些专家曾经做出了自己的解读: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刘敦愿提出,鸮曾经在商代备受尊崇、被誉为神鸟。曾任上海博物馆馆长、青铜研究专家马承源认为,殷商时代青铜容器上鸮的形象应看作是“勇武的战神而被赋予避兵灾的魅力”。我国著名人类学家叶舒宪先生认为《诗经· 商颂·玄鸟》篇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中的“玄鸟”就是鸮。

唐际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化意义来自于鸮(通常认为是猫头鹰)的动物本来属性。它形象特殊、夜晚出现,具有神秘性。‘动物形礼器’或‘鸮形礼器’突破了几何形青铜礼器的“严肃性”,使原本追求“肃穆”的传统青铜礼器具有灵性。两件鸮尊都有‘妇好’铭文,关联着妇好的生前经历与事功。妇好作为一名女子,可能有独特的喜好。她喜欢神秘双鸮背后的动物灵性,正如她曾经喜爱的玉凤。同样出自妇好墓的玉凤,本是石家河文化的产品,年代早于妇好生活的时代至少1000年。有理由相信妇好生前‘收藏’了这件玉凤,曾经爱不惜手。妇好喜欢玉凤的翩跹身姿,当然也可能喜欢双鸮的神秘与灵动。”

妇好鸮尊,神秘的外表下,还藏着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酒具图文说【三】
青铜器欣赏(图3)
岳洪彬:酒尊斑剥探殷商
觥筹交错:青铜器中的酒器
国家宝藏4妇好之珍
简介我国青铜器文化一[130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