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馆阁体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低谷,是中国书法最后的余辉

清代馆阁体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我在确定这个标题的时候,还是很有顾虑,比较馆阁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但我还是要说,因为馆阁体发展到今天,他没有宋代那个高度而已。确切地说,馆阁体在书法史上是一个低谷,是中国书法最后的余辉。

为什么说是最后的余辉呢?

因为中国书法史是倒退的。除了北宋有超越晋唐之处,宋代以后,特别元、明、清以降至今,一代不如一代。大家都以元代代表书家有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邓文原、杨维桢等人;明代代表书家祝枝山、董其昌、文征明、徐渭、王铎、张瑞图等,清代的都微不足道,一个面目。

将这几个时代的书家做一比较,你就会明白一代不如一代了。现在有人还学徐渭、王铎、张瑞图,其实这些人的书法都不能学的,都是野江湖的路子。这三个人都是画家,成就徐渭最大。但是由于徐渭是花鸟写意画的泰斗,所以其书也太放,没有内涵。

就拿徐渭、王铎来说吧,徐是以书入画,由于他的草书纵横恣意,不拘小节,所以他的花鸟画很具文学性,很淳朴敦厚。王铎是以画入书,他把绘画上的用墨用水之法,在书法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比如铺水、点水、点墨、破墨、泼墨等技法,他都用在了书法上。这就是王铎书法的长处,取法王铎书法的人,大多不明白这些,因为他们不懂画。“以书入画”是对的,古人强调这些,中国绘画史、绘画理论证明了这些。但“以画入书”有待研究,黄宾虹、张大千等都是以画入书,其书藏头藏尾,看着很淳朴,但很难看,没有生趣。

严格说来,从清代开始,书法已经失去了趣味性。清末金石复古虽然波及到现在,但是淳朴敦厚的之风的背后,颇多的是邪狂。主要因素是随着一个时代文化素养的下降,人的耳目口鼻之功下降,判断是非的能力是极低的。

加上,在生存面前,人们大多会随波逐流,不愿意曲高和寡,站在“道”的一边。反而,愚昧、庸俗是时代的主流了。当代根本就没有书法家,像舒同、启功等老先生,虽然德高望重,但是其字不算书法。

舒同学了点颜真卿、何绍基,停留在形上,启功学的是馆阁体一路,但没有馆阁体的雍容华贵。所以说,他们都不算书法家。所谓立家者,必须学贯诸家,一以贯之,自立门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书法,“草草”收场
当代书法 谁敢称“家”
林散之说他“自唐怀素后第一人”,央美书法教授说他草书缠绕过甚
明代:沉滞与反叛的矛盾
论坛 | 由手卷到挂轴:元明书法形式之变
张瑞图:巨轴行草的笔法核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