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在敦煌藏文文献中发现中国迄今记载最早的额骨钻孔术

中国西藏网讯 日前,中国藏医学专家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来源于中国敦煌的藏文文献中发现,8-9世纪,占据敦煌的吐蕃王朝的医学水平已经发展到了较高水准,已经出现了给马实施钻额骨开窗术的记载。这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有记载的骨钻孔兽医文献。

图为记载钻额骨开窗术的敦煌藏文文献。图片为刘英华翻拍敦煌本藏文兽医文书写本原藏敦煌藏经洞,后被法国探险家保罗·伯希和带回法国,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长期从事藏医学和梵文研究的刘英华副研究员告诉记者,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当时吐蕃人通过竹管,使用硵砂、烧烙、放血针戳刺等方法治疗马的鼻病,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效的话,则行“额骨钻孔术”。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外科手术,对技术、器械要求比较高,风险也较大。骨钻孔术在敦煌本藏医术中仅见于此,在敦煌汉文文献中也未见相关内容,同时期的《月王药诊》《毕吉黄菡》等存世藏医文献中也未见记述。

刘英华表示,吐蕃占据敦煌时期文献记载的兽医额骨钻孔术,说明当时的外科技术、器械制作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并一直传承至今。据西藏藏医学院教授央嘎介绍,至今兽医学在西藏的实际应用中仍会使用开颅术,他小时候,就看到过西藏牧区的兽医给牛开颅取虫的过程。

据介绍,敦煌文献的发现和释读为古代开颅术的历史、吐蕃时期藏医学历史、金属工艺技术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中国西藏网 记者/赵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藏伯希和敦煌文献精美手稿
王尧先生与敦煌古藏文研究
夏吾拉旦 副教授
霍巍|古代于阗与吐蕃的文化联系(三)
通俗西藏史(九)——咋会有人叫“死于刀下”?
吐蕃王朝的西藏,属不属于中华文化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