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翰墨缘》著名画家孙佩杰

孙佩杰,1963年生于北京。师从著名画家何镜涵先生数十年,以中国古典园林为研创方向,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职工书画协会第一届副秘书长。

《柳桥寒翠》

《仙阁云亭望松泉》

《谐趣淡翠》

《景明春荫》

《扇面亭》

《双环亭》

《退谷秋韵》

《松石牌坊》

《涵虚春寂》

《帘卷烟霞》

《致远斋》

《听法松》

《古榴园》

《峡雪琴音》

砚边有感

孙佩杰

中国的楼阁山水画起源很早,晋代已有。顾恺之在《论画》中谈到:“台榭一足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隋唐时,楼阁山水画在国画中已发展到很高水平。到了明代,楼阁山水画成为专一门类。陶宗仪所著《辍耕录》中载有“画家十三科”,其中设有“界画楼台”一科。

千余年来,楼阁山水画艺术在中国画传统画科中独具特色,价值特殊。古人一直延续授课传统、师徒相因的方式,鲜有本质的突破和发展。到了近现代,著名画家何镜涵先生经过几十年对传统楼阁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研究,在吸收西方绘画透视、明暗等特点的同时,凭借扎实的传统水墨写实功力,从绘画形式方面变革了传统楼阁界画画法,以现代的写意创作方式,替代了呆板的工细界画旧貌,将写实的古典园林艺术再现,取代了楼阁陈旧格式的粉本相传。恩师何镜涵先生在改革传统界画楼阁山水画法方面取得了成功,树立了现代写意楼阁山水画派的旗帜,在当代开启了“写意楼阁山水画派”。

中国的古典园林和建筑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文化价值。运用中国水墨艺术来表现中国古典园林,不仅能记录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时代风貌、历史印记,还能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然而,站在传统中国画发展的视角来看,近代传统楼阁山水画几近衰微,而当代楼阁山水艺术的创作也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与我国当代蓬勃发展的文化趋势不相适应,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楼阁山水画主要表现我国独有的古典园林景致,不仅要生动准确勾勒古建的结构和样式,还要以精练的笔墨表现出园林“叠山、理水”的营造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其造园环境要达到“可望”、“可居”、“可游”的标准,追求“生境”、“画境”、“意境”的境界。楼阁山水画的创作,其笔墨、设色、章法等,如同古典园林的营造,不仅描绘庄严富丽的皇家宫苑气派,还有意写林泉丘壑式的文人意境。画面讲求层次丰富,小中见大,宁静优雅,给人以意境悠远,空间无限之感。这符合民族传统的审美,也与人文精神的追求一致。

多年来,我以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主要创作方向,无论在艺术语言表现还是主题内容选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当代写意楼阁山水艺术的表现空间,感悟探寻传统艺术的文脉,呈现对楼阁山水艺术的理解和表达。近些年来,我尝试着创作了一些表现北京皇家园林的画作,如《太庙垂荫》《潭柘寺览胜》《戒台拥翠》《颐和园佛香阁》《陶然幽荫》《淡宁秋韵》《谐趣幽深》《文昌倚翠》等楼阁山水作品。同时,进一步探究我国南北不同区域具有代表性特色的古典私家园林,通过写生和采风,结合有关文史的研究,收集了大量创作素材,为以后进行中国古典园林为主题的系列当代写意楼阁山水画创作积累了经验。

(丁酉秋末于听雨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树一帜的写意楼阁“山水画”技法全面,功力深厚
北京.孙佩杰的楼阁山水画欣赏
何镜涵:开创“写意楼阁”山水画,为现代山水画提供了新的范本
紫竹院公园行宫文化展
天地有大美 楼阁藏烟翠——著名画家孙佩杰的楼阁山水世界
画家孙佩杰的写意楼阁山水画:波澜不兴中,境已千万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